1、下列加点字词书写或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悄然(qiǎo) 镌刻(juān) 标致 油光可鉴
B.诘责(jié) 遁形(dùn) 托辞 摧枯拉朽
C.佃农(diàn) 一绺(liǔ) 景况 深恶痛疾
D.胡髭(cī) 炽热(chì) 篡改 振聋发馈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整个赛场顿时沸腾起来,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B.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他把这件事大肆渲染,描摹得惟妙惟肖。
C.游客正乘车观看一路风景,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游客十分遗憾,个个叹为观止。
D.比起自己冥思苦想的办法,他的计策犹如妙手偶得,成功可期。
3、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qiáo) 振聋发聩(guì) 濒临 重峦叠障
B.不辍(zhuì) 摩肩接踵(zhǒng) 躁热 诚惶诚恐
C.喧嚣(xiāo) 深恶痛疾(wù) 序幕 张目结舌
D.秀颀(qí) 声名狼藉(jiè) 浩瀚 催枯拉朽
4、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A.④⑤①③②
B.⑤④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③①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首爱情诗,标题“关雎”取自该诗第一句,关雎即雎鸠鸟。
B.“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写主人公迎娶佳人的喜悦之情。
C.诗歌开篇运用比兴的手法,营造出男女主人公相见时幽静的氛围。
D.诗歌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增强节奏感、音乐感,委婉悠长。
【2】请结合诗句从人物描写角度,说说主人公的痴情是如何体现的?
6、古诗文默写。
(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 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月下飞天镜, 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 ____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一曲新词酒一杯, 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经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招揽天下士,《雁门太守行》引用这个典故,以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7、名著阅读。
①宋江在《水浒传》中第一次出场,做了一件什么事?他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后,把“聚义厅”改为什么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智取生辰纲》中吴用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麦浪滚滚
逢锦科
①小满过后,我回到故乡,想再看看麦浪翻滚的样子。
②车在蔚蓝的天空下行驶,夏初的葳蕤袒露在阔野上,故乡大地一派生机。看呵,绿树含烟,鸥鸟翩翩;丰草争茂,流水潺潺;田畴如毯,麦浪绵绵。目力所及,皆是一幅线条明快、色彩斑斓的田园图画!
③自从参军入伍,近三十年了,我离故乡与庄稼已渐行渐远。眼前这片一望无边的滚滚麦浪,于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哺育我成长,须臾不可分离;陌生,是因为在拥有它的日子里,几乎从来没有仔仔细细地端详过它的模样。
④往田垄深处走去,小麦的清香和着土地的芬芳沁人心脾。极目远眺,一块块麦田密如绒毡,棋盘般整齐,像是心灵手巧的裁缝修剪过一样。微风吹过,麦叶沙沙作响,麦浪起起伏伏,绸缎般绵延向远方。身前身后,一株株青绿色的麦秆,叶片修长挺拔;一粒粒鼓胀饱满的麦粒,密密匝匝,结成小穗。 每穗有多少颗麦粒就有多少根麦芒,像战士紧握的钢枪。而此时最容易让人遗忘的是那些不起眼的麦花。和其他植物姹紫嫣红的花不同,麦花极简约、极朴素,它们摒弃了花瓣,没有明艳的色彩,只是袒露着雄蕊和雌蕊,半悬半挂在麦穗上,翘首期盼“风媒”的撮合,将“良缘”化为金黄的丰收。批注①
⑤割小麦是庄稼人一年中的重活,但晒麦子并不比割麦子轻松。记得小时候,打完麦子扬完场,把新麦子运回家,父亲又带着哥哥、姐姐急急忙忙回到地里抢墒犁耙,安插好秋作物,才匆匆返回城里的建筑工地。剩下的重担就全落在母亲身上。
⑥新麦子打下来,要经过连续几天的暴晒才能不生虫不发霉,每年三伏天还要倒缸返晒。以前我家院子地面是土的,庭扫后,等太阳把地面晒得灼烫,母亲就把旧草席、旧被单铺在地上。她踩着凳子趴在缸沿上,一瓢一瓢把麦子挖出来,倒在地上均匀摊开,再光着脚板,双脚交替向前挪动,把麦子犁成麦垄,半个钟头的工夫就重复翻拢一遍。烈日下,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双脚奇痒。后来我家院子铺了水泥地面,再晒麦子就方便多了。那时,每到暑假我都要帮母亲晒麦子。太阳直刺得头皮发烫发木,我不情愿地爬到麦缸里,这边一瓢一瓢地挖,母亲就一簸箕一簸箕地接。缸挖空了,母亲给我擦擦身上的汗,炒个鸡蛋,哄着我吃了后到炕上歇着,她又转身去忙。我一觉醒来,已过晌午,窗外烈日当空,只见母亲正在太阳底下端着簸箕娴熟有节奏地颠簸着麦子,稗子、麦糠、秸秆等随之被筛出,留下的是金灿灿的麦粒。母亲满脸通红,汗如雨下……年复一年,母亲白皙的脸庞上渐渐有红褐色的晒斑皲裂,一头乌黑的秀发变得苍白,硬朗挺直的腰板越来越弯曲了……而今天,院子里只剩下那几口空空的麦子缸还孤寂地蹲在那里,炽热的阳光也只能在香椿树和鸟儿身上跳跃了。
⑦新麦子入仓后,一部分置换成家庭开支以及我们的新衣服、书本费,剩下的就成了口粮,这时满屋子开始飘荡甜丝丝的麦香。母亲心灵手巧,善于调剂生活,她用刚磨出来的麦子面制作面老虎、面燕子、面钱龙、面鱼、面荷叶等,一则庆祝丰收,一则解我们的馋。那时发面不像现在用酵母,而是用自制的“老面引子”。母亲制作的各色面食花样,光滑、白皙、香甜、暄软,奥秘除了揉面有技巧,其他全在“老面引子”的发制、存贮。村子里谁家儿女嫁娶、给老人祝寿、小孩过满月等,总是要找母亲帮忙,她制作的大饽户户传看,赞不绝口。母亲总是说:“不就是抚弄个面团嘛,只要邻居乡亲不嫌弃就行!”这对母亲来说,大概是一种朴素的生活艺术吧!参军以后,我在天南海北的很多城市里吃过很多有特色的面食,面粉更精,造型更美,但怎么吃都找不到记忆里的感觉。
⑧布谷——布谷——在一阵清脆的布谷声中,我缓过神来。哦,望着眼前这片哺育我长大的土地,我恍然想到,这布谷鸟啼落的可是满地跳跃闪烁的碎金子!批注② 麦浪滚滚,故土情深。有泥土般厚重的自信,有麦穗一样饱满的情怀,脚踏实地向前走,我们生命的原野会愈发蓬勃粲然!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7月11日08版)
【散文·寻景物】
【1】从文中摘抄相关的词句,补全下面的“小麦”思维导图。
【散文・品语言】
【2】请为文中划线句写些赏析性批注。每条字数不超过40字。
(1)它们摒弃了花瓣,没有明艳的色彩,只是袒露着雄蕊和雌蕊,半悬半挂在麦穗上,翘首期盼“风媒”的撮合,将“良缘”化为金黄的丰收。
(2)哦,望着眼前这片哺育我长大的土地,我恍然想到,这布谷鸟啼落的可是满地跳跃闪烁的碎金子!
【散文・析形象】
【3】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说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请结合文意,分析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散文・悟情感】
【4】袁隆平爷爷有一个“禾下乘凉梦”,这寄予了袁爷爷希望水稻高产,每个人都能吃饱饭的殷切期望。而我面对麦浪滚滚,寄予了哪些情感?
9、你留意过自己的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
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景物描写要生动,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2)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3)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