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词语全对的一项是( )
A.襁褓bǎo 拾级shí 人情世故 不修边副
B.羁绊jī 缄默jiān 销声匿迹 轻歌曼舞
C.翌日yì 褶皱zhěn 戛然而止 接重而至
D.斡旋wò 黧黑1ín 义愤填膺 纷至踏来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是( )
A.如果美是专指“婆(pó)娑(sō)或旁逸(yì)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B.她坚强似白杨,处逆境而不折不挠(náo),她高洁如莲花,出於泥而不染污秽(huì)。
C.北宋的汴(biàn)京:江面上,舳(zhóu)舻相接;江岸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D.翌日,大家屏息疑神翘(qiào)首等待为航天事业殚(dān)精竭虑的英雄们凯玄。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诗词,是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精神宝藏,是中华民族极致凝练的智慧结晶。
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传承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国家。”这句话中,“中国”“文明”“断裂”“的”四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助词。
B.“提纲挈领”“祖国伟大”“非常坚强”“感谢生命”依次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文博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要在中国找文化投资、文化项目、文化产品,就到文博来’的市场氛围。”此句中的“已经”“形成”“氛围”依次是状语、谓语、宾语。
D.“《特警力量》不仅让观众目睹了特警战士的风采,而且彰显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复句。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他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
6、古诗文默写。
(1)《卜算子·咏梅》体现梅高洁坚贞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炭翁》中对老翁的肖像进行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红星照耀中国》塑造的领袖形象熠熠生辉,从下面人物中任选其一,简述斯诺对他的印象或评价。
①毛泽东 ②朱德
(2)名著中,人物形象往往包含着作者喜欢或厌恶的情感。请任选下面一部作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喜欢或厌恶的原因。
①衍太太和长妈妈(《朝花夕拾》) ②小福子和刘四爷(《骆驼祥子》)
8、父与女
①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在箱底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用黑色绒绳结成的,编织着宽宽的条纹……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
②是十多年前了,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父亲自故乡赶来校中看我。
③他着了件灰绸的皮袍。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他一手提了个衣包,另一只手中呢,是一只白木制的点心盒,上面糊了土红的贴纸,一望便知是家乡的出品。
④父亲微微佝偻着身子,频频拂拭着衣领、肩头残留的雪花说:“自从古城沦陷,不知情形如何,我知你母亲时刻记挂着你,只是火车一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当年只埋头读些老古书,自行车都不会骑。不然,阿筠,爸爸会骑自行车来看你的啊……”
⑤外面仍然飘着雪,将窗外松柏,都渐渐砌成一座银色的方尖塔,那细弱树枝,似又不胜负荷,时有大团的积雪,飞落下空阶……随了那苍老的声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脊,艰难而吃力地,在凝冻了的雪地上,一步一滑地踏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六十二岁的父亲,竟想踏自行车走六百里的路来看我……
⑥父亲自衣包中取出我最爱读的《饮冰室文集》,同母亲为我手缝的花条绒衬衣,他转身又解开那点心盒上的细绳,里面是故乡的名产——蜂糕。
⑦“你母亲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放在我的面前,又摆到我的手上。呵,那被烟蒂熏染得微黄的衰老的手指,此刻还似在我的眼前晃动……当时,也许是我的虚荣造成了我的腼腆吧,在那衣着入时、举止潇洒的两个男女同学注视下,对着这故乡土物,好像有什么鲠在喉头,竟无法吞咽,只窘迫得涨红了脸。
⑧天色渐渐地昏暗了,我终于拾起那只“原封没动”的点心盒,只和父亲说了一句:“我拿回宿舍慢慢地留着吃吧。”
⑨翌日天色微明,我便匆忙地整理好书包,预备赶回学校去听头一堂的文学史,父亲好似仍觉得我是个稚龄的学童,一手摸着花白胡须:“阿筠,我送你去搭电车!”
⑩北国的冬晨,天上犹浮着一层阴云,雪花仍然在疏落地飘着……一路电车终于叮咚地驶来,我才预备跳上车去,父亲又似想起了什么:“你不冷吗?”说着,那么匆遽地,自他的颈际一圈圈地解开那长长的黑色围巾,尽管我在旁边急迫地顿足:“爸,车要开了。”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⑪我记得那天我着了一件深棕色的呢大衣,镶着柔黄的皮领,那皮毛颜色,直似三月的阳光,又美丽又温暖。但是,父亲却在那衣领外面,仍为我缠起那厚重的毛围巾,直把我装扮成南极探险的英雄了。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那沉甸甸的围巾……一抬头,车窗外,仍然瑟瑟地站着那个头发斑白的老人,依旧在向我凝望,雪花片片地飞上了那光秃的头顶,同那解去围巾的颈际……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立时麻痹般不能动转了,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
⑫那黑毛绳的围巾,如今仍珍贵地存放在我的箱底,颜色依然那么乌黑光泽,只是父亲的墓地,却已绿了几回青草,飞了几次雪花……
⑬抚摸着那柔软的围中我似乎听到一声衰老而悠长的叹息!
(选自张秀亚《种花记》,有删减)
【1】文章为什么要在第②段强调“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
【2】说出第⑩段画线句子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3】读完文章,你觉得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9、 方向 灯塔
邵建航 王柏龙
人生就像小溪 海上的光
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向 若隐若现
我们会在春天遇见 却依然明亮
就像树会长大 就像成长
草要发芽 总会找到前进的方向
(上面两首诗歌均选自《大山里的小诗人》,人民日报出版社)
请以“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向”或“总会找到前进的方向”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作文不少于600字,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