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初二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

A. 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夸张)

B.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

C. 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比喻)

D.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2、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地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B. 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一些生动的细节。

C. 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 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使(chāi) 狼(jié)   踌(chú) 鲜(yú)

B. 唐(tuì)  跚(mǎn)   琐(xiè)  笆(lí)

C. (zǎi)  倔(jiàng)  秀(qí) 枝(qiú)

D. 齿(jiù)  谢(tiáo) 临(pín)  俯(kàn)

4、下列句子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胁定,有很大关系。

B.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人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C.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置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万山潭作

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注释】①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此地环境清幽,为襄阳名胜。②据《列仙传》记载,江妃二神女尝游于万山,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索其配饰,二女解佩赠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

【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联写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一“坐”字更显安闲。

B.第二联以“鱼”和“猿”作为动景,与上联稳坐之“静”形成对照;且“鱼行潭树下”一句,诗人直接描写树影的荡漾,让人感受到树影的动态之美。

C.第三联借助典故,把自己游山的过程说成是在“寻访神女”,浪漫而有趣。

D.最后一联中的“沿”字用得极其神妙,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此情此景,令人心醉。

【2】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词名句填写。

(1)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2)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3)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文学常识填空

(1)《马说》的作者唐代是  

(2)《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3)《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的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欣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⑨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1简要说明选文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2从选文第③段或第⑤段中任选一例,说说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至少两种),有什么作用。

3文中运用了好多副词、描写性词语,语言准确,耐人寻味。请你从第④段中任选一例进行品析。

4本文为何用逻辑顺序介绍苏州园林,而不运用空间顺序?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写作。

平凡的校园一隅、偏僻的小路尽头、简陋的街头小摊……你可曾留意过?在这些不被人们注意的角落里,往往也有温暖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许会让你惊讶、感动,甚至震撼。

请以“藏在角落里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