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白山初三下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刘姥姥游赏大观园》《三顾茅庐》《智取生辰纲》《敬业与乐业》

B.宋朝:施耐庵、苏轼、欧阳修、范仲淹

C.国籍:利哈乔夫(俄国)、罗迦·费·因格(美国)、莫泊桑(法国)、雨果(德国)

D.作品人物:《故乡》杨二嫂、《范进中举》张乡绅、《孤独之旅》杜小康、《我的叔叔于勒》克拉丽丝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锲而不舍地支持减排,希望能将灾难的风险降到最低。

B.《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凡是来到扬州的游客逢人便会指手画脚地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不虚此行!

D.《大圣归来》票房过亿引爆国产动画浪潮,人们纷纷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国产动画片未来。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桑梓”“桃李”“婵娟分别代指家乡老师月亮

B.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现代作家鲁迅的回忆性散文

D.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袄(jiá)  负(ɡū)  味同蜡(jiáo)  前后继(

B.傥()  愧nǎn)  无消息(yǎo)  附风雅(yōnɡ

C.xiāo发(bān)  目神迷(xuàn)  轻怕重(niān

D.落(duò静(tián)  姗来迟(shān)  咄逼人(duō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别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判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吾视其辙/行拂其所为

B.忠之也/予作文以记之

C.克,公问其故/出,得其船

D.弗敢也/万钟于我何

【2】把“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以鲁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了曹刿的机敏、持重、能“远谋”。

B.在战场上注重蓄养士气,冷静判断战机,详察敌情以及长勺之战的规模、具体过程都是详写。

C.曹刿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启发了鲁庄公意识到“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D.曹刿的“忠之属也”是针对鲁庄公提出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条件而言。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赏析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下列对这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极力夸张“金樽”“玉盘”和美酒,反衬出“不能食”“心茫然”的痛苦和无奈。

B. 全诗语言圆转含蓄,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结尾表现了诗人的乐观与自信。

C. “欲渡”两句补充前面的诗意,让人不禁感慨,比喻人生道路上大多事与愿违。

D. “行路难”是一个乐府旧题,内容多写世路的艰难和离别的痛苦。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山山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展开演讲活动。他先搜集到彼得·迈尔斯《高效演讲》资料,为演讲组组员支招。

经典叙述结构

坡道——从将的开始构建

这就像跳台滑雪,坡道会决定你冲击的角度和高度。在听众脑海里,坡道会提升你讲话的重要性,将你要说的内容放到一个更高的优先层次上。一旦听众开始关注你将要说的内容,他们就与你真正在一起了。

[贴士]

七秒法则:在听众决定是否关注你的话之前,你只有七秒的时间可以利用。

一些妙招;运用强大的统计数据,向听众提问,引导想象情境,讲述故事等。

发现要点——从听众需要知道的内容中获得

演讲的主体部分,它提供听众需要知道的知识。无论如何不能只是你自己想说的任何事情,而是为了达到你想要的结果,听众需要知道或发现的知识。从听众需求出发,带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可以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贴士]

三事原则:无论你需要讨论多少事情:将内容进行分类,类别不要超过三种,或者说发现要点不要超过三个。

小妙招:列出“听众需要”知道的三个事项,从中找到“发现”的三个要点。

甜点——从故事中获得

甜点是正餐后的一道菜品,以此圆满地结束宴席。演讲也当如此,以一个圆满结尾赢得听众的赞赏。此时不需向听众传递任何新的信息,但要瞄准情感,引起听众共鸣,创造一种难忘的体验,令听众最终信服你的演讲。

[贴士]

右脑原则:世界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已经揭示,人类的决策不是经由处理数据和信息的左脑作出,而是由处理故事、情感、色彩以及幽默的右脑作出

小妙招:最好的甜点是一则故事或轶事,也可以是一个增强讲话要点的比喻或想象。

【1】为了迁移运用《高效演讲》原则和妙招,山山请你为伊扎尔·拉宾的演讲稿旁批。

人民把生命交给了我们

[以色列]伊扎尔·拉宾

①在柔嫩的16岁,我被发给了一支步枪。这不是我的梦。我曾想做一个水利工程师,我曾在农业学校学习。我曾想,在干热的中东,一个水利工程师是很重要的职业。我今天仍然这么想。然而,我却被迫求助于抢。

②我在军队中服务了几十年。在我指挥下,那些想活、想爱的青年男女却是走向了他们的死亡。在我的指挥下,他们杀死了被派来杀害我们的敌方人员。

③在中东我们的居住地,在以色列我们的家园,飞机上可以看到摄人心魄的景色:深蓝色的海洋和湖泊,深绿色的田野,五颜六色的沙丘构成的沙漠,石灰色的山脉,以及白墙红顶的房子点缀的整个乡村,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一个个坟墓。同样在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飞机的舷窗旁、几千英尺高空之外,不计其数的墓碑一片沉默。但是几十年来,它们的疾呼从中东传遍世界。

④今天站在这里,我希望向那些所爱的人致意——也向敌手。我希望向所有这些国家在所有这些战争中的所有倒下者致意;向他们的家人致意,他们承受着丧失亲人的重压;向那些残废者致意,他们的创伤永远难以愈合。

⑤儿童降生于一个极不民主的世界,他不能选择他的父亲和母亲,他不能选择他的性别和肤色、他的宗教、国籍或家园。从他小拳紧攥地进入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置于他的国家的领导人的手中。是这些领导人将决定他是生活于舒适之中还是绝望之中,是安全还是恐惧。他的命运交给我们来处置——民主国家或其他国家的总统们、总理们。

⑥正如没有两个指纹是相同的,也没有两个民族是一样的。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法律和文化、传统和领袖。但是,有着一个能够适用于整个世界的普遍信息,有着一个对不同的政体、不同的种族、相异的文化都是共同的规律。

那么,就好好地照看你自己。这是生命神圣的信念。

⑧各国的领导人必须为他们的人民提供这种条件——这种基础,如果你能做到的话。这将使得他们能够享受生命。这些就是:言论和迁移的自由、食物和住所,而最重要的是生命自身。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军人墓地都在沉默地宣告着那些国家领导人在保护神圣的人类生命上的失败。

⑨只有一个激进的方法可以保护神圣的人类生命:没有装甲、没有坦克、没有飞机、没有水泥防御工事。

⑩这个激进的解决方法就是和平。

【注释】1993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原则宣言,同意建立一个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由西岸和戈兰高地的巴勒斯坦人民自由选举其代表,以色列士兵从该地撤出。1994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外长佩雷斯三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本文为拉宾获奖演说稿。1995年拉宾被同胞刺杀,双方关系走向恶化。

演讲结构

(1)对照经典叙述结构,拉宾的开篇切合坡道理论:______

(2)拉宾的演讲从三个角度提供“发现要点”,可以概括为:

①无数墓碑沉默不语,却在向我们疾呼。

②______

③______

演讲对象

(3)演讲要有听众意识。研读后发现拉宾演讲针对的主要听众是:①______因为②______

A.现场嘉宾

B.战争遇难者

C.各国政要

D.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

【2】下面是山山演讲初稿《自强不息》,请你结合《高效演讲》相关内容,提出修改建议。要求:①请针对“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加以分析。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左右。

修改建议: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4)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出师表》中     一句表明了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品格。

(8)在《论语十则》里与唐太宗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境  界

李国文

有一次,游名山,朋友们都登绝而去,我懒得爬山,便在山脚闻名遐迩的宝刹憩息。天很热,我坐在井边纳凉,寂寞寺院,寥落,显得少有的寂静。只见一位和尚,一担一担地挑水,去冲洒殿前的青石台阶。他年纪不大,话也不多,但言谈得体,识见不俗。这样我知道他是个游方的僧人,好像是佛家规矩,凡挂单者,总得为寺院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忽然,钟磬齐鸣,佛号长诵,原来从海峡那边来了一位法师,以及随同多人,都披着金光灿烂的袈裟,在正殿里做法事,并布施若干万元。然而,又看到方丈引路,长老陪同,住持拈香,几乎所有僧众都簇拥着贵宾,瞻观膜拜。相比之下,这穿着直裰短打的行脚僧,看来只有自食斋饭,自宿僧房,无人搭理的冷落了。我说,同是佛家子弟,何必厚此薄彼?但他很坦然,继续挑着一担担井水,不紧不慢,将大雄宝殿前面,冲刷得干干净净,尘埃不沾,暑气尽消。

我打量着这位僧人,不由肃然起敬。整个下午,我看他从井里,至少挑有四五十担水,每一次把水桶从井口提出来的时候,都是绳直而不弯,水满而不盈。然后将水再倒进铁桶里,几乎很少泼洒在井栏上。担水一路,步履安详,也不见溅溢出来。这种从容不迫,举止得当的神态,令我神往。我想换了我,是做不到的,尤其那些有钱的和尚在身边走来走去的时候,大概是无法沉得住气和大度起来的。

于是,我向他请教心静之术。他合十说,佛是不许打诳的,他没有想那么多,甚至根本不曾想,心里只有这桶水,也就不可能生出其他杂念了。他虽然不是高僧,但他的话,他的行为,却透出一种颖悟。从此,每当我感到心烦意躁之时,就想想这位担水的和尚,顿觉有习习凉风,由腋下生起,不由轻快许多。其实,杂念即欲。人世间的许多工作烦恼,皆因太在乎那桶水外的名欲和物欲,纠缠其中,才不能自拔的。如果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摒除杂念,力臻宁静淡泊的境界,我想,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通常,人老了,意味着成熟。作家老了,尤其应该如此。我特别钦佩文学长者笔下,那种对于命运的领悟,人生的豁达,世情的谙悉,社会的了解,所言所行,常常于不期然中所闪烁出的智慧之光,足使我们这些后辈于迷蒙中清晰,混沌中了然,因获益匪浅,于是在我脑海里,对这些敬仰的前辈,遂凝固成一个如玉之润,如石之坚,如水之静,如海之深的永恒形象。虽然,陪伴着这些文学巨人的,是那晶莹的雪和那冷冽的空气,但他的智慧之光,却会永远点亮世人的心。

1小和尚“年纪不大,话也不多”, 挑着一担担井水。他令作者“肃然起敬 ”的原因是什么?

2本文主要写的是“担水的和尚”,为什么还要写“海峡那边来的一位法师”?

3文中所说的“心静之术”中的“术”应如何理解?作者从小和尚那里找到答案了吗?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4文章第四段作者谈到“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这句话的普遍意义是什么?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 分析。

5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深情礼赞文学长者的光辉。你最敬佩的文学家是谁?请结合他(她)的名著谈一谈你的收获。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干净

刘建超

①欧阳市长急匆匆从家里出来,冒着雨钻进越野吉普车,嘴里还嘟囔着,可惜那一池子热水了,没有泡成澡。

②司机小马脚下一踩,汽车闪电般钻进雨夜。

③突如其来的暴雨,恶魔般地袭击了这座城市。制定完防涝应急预案后,欧阳回到家,媳妇刚给放好了一池子洗澡水。市办来电话说,大名村遇到山洪暴发,随时都有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的可能。欧阳匆匆换了件衣服,到大名村还得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呢。

越野车在暴雨中疾驶,空中不时有闪电划过、雨夜忽明忽暗

⑤欧阳说,小马,你老家不就是大名村吗?你说说情况,小马说,大名村有五百多户人家,沿着大名山散住着,大名山蜿蜒十多里。居民住的房屋大都是土木结构的,好多年没遇到过这么大的雨了。欧阳说,我们把抢险指挥部设在小马家里。关秘书,通知相关人员立即赶往大名村。

⑥车在山路上颠簸,欧阳把手伸到脖子后摩挲,自言自语地说,真该泡一泡了。

⑦欧阳打小就爱泡澡。小时候爱哭,哭起来就没完,但只要把他往热水盆子里一泡,他就立马安生了,眼角还挂着泪珠,脸却已经笑成一朵花。上大学以后,欧阳一直都是学霸,但他课余不会天天捧书本钻图书馆,更多的时候是去泡澡堂子。按欧阳的说法,只要泡进热水池子,脑细胞立刻被激活了,所学所用那叫一个清楚。同宿舍的几个兄弟,每到快考试时就陪着欧阳一起去泡澡。欧阳就在热雾氤氲中,说重点,押大题,都是八九不离十。

⑧研究生毕业后,欧阳被分配到老街建设局,经过三五年的摔打,就当上了局长,老街城区改造,建设局成了最忙碌的单位,不管工作到多晚,欧阳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泡池子。

⑨一位开发商为了揽下老街的项目,趁着欧阳去省里开会,给欧阳家里安装了一个浴盆。浴盆是进口的,可以恒温加热,还带有气泡冲浪按摩功能。欧阳回到家一看,就冲着媳妇发火了,媳妇委屈地说,他们说是你订购的,我哪懂这些呀。第二天,欧阳邀请开发商去了老街养老院,举行了一个企业捐赠仪式,那只多功能浴盆就捐赠给了养老院。

⑩欧阳当上市长第二年的秋天,就让妻子把她的舅舅请到家里来住。妻子纳闷儿,说,你成天忙得脚不沾地,三亲六故来家里你都顾不上一起吃顿饭,咋想起来把老舅接来了?欧阳说,老舅也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了,想了,来聊聊。

老舅背着家乡的土特产,到了欧阳家。欧阳让妻子好吃好喝地款待老舅,他下了班就带老舅去泡澡。泡透了,欧阳就仔细地为老舅搓澡。一连泡了七天,老舅受不了了,对欧阳说,大外甥,你就别泡你老舅了。我知道自己做错事了,我不该打着你的旗号给儿子大办婚事,借机收礼。我回去就把收的礼钱如数退还,行了吧?欧阳笑呵呵地说,老舅啊,没事多泡泡澡,促进血液循环,有益健康。你老人家健健康康的,我们才能全身心地做好工作啊。

越野吉普车在小马家门口停住,欧阳下了车,同等在门口的乡长、村主任一起到村民家中看望,了解情况。欧阳一身雨水一身泥地回到小马家里,已经是夜半时分。吃着泡面、榨菜,欧阳靠着墙睡着了。

小马对父母说,把盛粮食用的空水缸挪进里屋,烧几锅开水,让欧阳市长泡泡澡。几个人把大水缸挪进屋里,开始烧水。水烧好了,水缸里冒着热气。村主任急匆匆跑进屋,大声喊着说,东山坡出现了险情,有两家的老人怎么也不肯离开老房子!

欧阳一激灵站立起来,挥着手说,走!一行人急匆匆隐入雨幕中。小马出门前,对父亲说,温着水呀,等我们回来。

欧阳没能再回来。他们把几个老人强行背出老屋,山体滑坡泥石流就下来了,紧急关头,欧阳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石掩埋了。

寻找欧阳市长,在淤积的沙土石里挖了三天,依然找不到。欧阳的妻子看到大家疲惫的身子,看到大家肿胀的双脚、满手的血泡,哭着阻止大家继续寻找,就让欧阳安息在这里吧。小马哭着,继续用手刨着,说,市长还没有洗澡,还没有洗澡哇。欧阳的妻子握着小马的手说:“孩子,你欧阳叔不用洗澡,他干净着呢。”

后来,人们在掩埋欧阳的山坡上种植了松树,郁郁葱葱的,几年之后便长成了一片松林。

【1】文中第⑦至自然段为插叙部分,该部分中作者围绕欧阳市长主要讲述了三件事。

下面已概括出第一件事,请大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另外两件事,要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

①欧阳泡澡溯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越野车在暴雨中疾驰,空中不时有闪电划过,雨夜忽明忽暗。

(2)您老人家健健康康的,我们才能全身心地做好工作啊。

【3】小说为什么多次写到“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欧阳的妻子握着小马的手说:“孩子,你欧阳叔不用洗澡,他干净着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中的欧阳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灰尘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⑪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⑬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⑭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1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文章情节。

发现“破烂”→(1)______被“教诲”→(2)______获“奖励”→坚定“梦想”

2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3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灰尘”的理解。

4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小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按要求作文

似一朵海棠花开在春天里

每一个微笑,柔和、温馨、甜蜜

洋溢着无穷的力量

唤醒希望

岁月赐你一团火

燃烧青春

照亮所有黑暗的眼睛

请以“你是一团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