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 遵义会议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中共“一大”
2、《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其中第三次“大革命”被称为“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次“革命”
A.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D.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3、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 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位科学家获得的颁奖辞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这位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屠哟哟
C.袁隆平
D.邓稼先
4、下列哪项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A.经营承包责任制
B.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C.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D.企业经营好,职工收人就多
5、下图所示为朱宣咸创作的一幅名为《阻击“美帝国主义”》的漫画,反映了“美帝国主义”妄想通过朝鲜侵略中国大陆,遭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队的奋起反抗。作者表达的是( )
A.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B.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美军装备落后导致战争的失败
D.朝鲜军民英勇阻击美国侵略者
6、观察下图,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 )
A.解放区的农民的生产情况 B.抗日根据地的农民在丈量土地
C.1950年的土地改革情况 D.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情况
7、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8、“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
A.1950年冬天
B.1951年底
C.1952年底
D.1953年春天
9、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梦想”是在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10、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②①③
D. ②④①③
11、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
A.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B.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C.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D.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12、1952年底,我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3、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南京解放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前身是第二炮兵部队(即导弹部队),于2015年12月31日成立。第二炮兵也由原来的战略性独立兵种,上升为独立军种。第二炮兵(导弹部队)主要担任
A.海上作战任务
B.核反击任务
C.空中打击任务
D.打击恐怖势力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中国就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这主要得益于
A. 土地改革的推行
B. 西藏的和平解放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16、下图的影片情节中,主人公争分夺秒,克服困难,确保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顺利升起。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前夜篇》剧照
A.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7、夫(实行)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疆域的分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材料中的言论出自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18、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不放弃使用武力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由台湾人民“公投”
19、下列表格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是(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
A.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B.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始终是主力
C.最终目标得到实现,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
D.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1、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2、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4、青蒿素:
(1)概况:____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______的新方法。
(2)荣誉: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_______或_______奖。
(3)意义:开创了治疗________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5、重大会议能够帮助人们认清方向,继续前进。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7、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8、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战区主战、_____________的新格局。
29、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 宗教 | 创始人 | 创始地点 |
图片一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二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三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30、1971年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1、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怎样的制度??
(2)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一次会议的决定?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哪一次会议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八大上,分别将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7)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的成功实践是什么?
32、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哪次会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哪个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4)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33、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1)简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方面产生了怎样作用。
(2)说明图三、图四所示人物分别提倡怎样的政治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求援信”中提到的“敌人”是指______
(2)关于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性质,有同学认为它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请你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