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A.民主集中制
B.毛泽东思想
C.实事求是
D.四项基本原则
2、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走公私合营的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重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3、由于疫情影响,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新中国成立后,有段时期高考一度中断十年,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得到恢复。这里描述的高考制度恢复是在
A.土地改革期间 B.中共八大召开后 C.大跃进期间 D.“文革”结束后
4、(题文)中共十五大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不包括( )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B.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
D.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6、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下列关于沿海经济特区深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B.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C.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D.是我国第一个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地方
7、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诗中的“江桥”是指
A.林彪反革命集团 B.江青反革命集团 C.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 D.武汉长江大桥
8、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同胞隔海相望,一湾浅浅的海峡仿佛成了无法跨越的天堑。如今两岸实现直接全面双向“三通”,形成“一日生活圈”,每年有900多万人次往来两岸,年贸易额约1900亿美元。这表明( )
A.两岸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台湾回归
D.两岸尚未通航、通邮
9、在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条战线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的是
A.王进喜 B.钱学森 C.屠呦呦 D.邓稼先
10、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 周年。( )
A.60 B.65 C.70 D.75
1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西藏和平解放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12、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杨利伟等被提名为候选人。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
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
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D.会战石油,艰苦创业
13、每个时代我国都能涌现出最美的“逆行者”。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为了整个部队的前进,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壮烈牺牲。“他”是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雷锋
14、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而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了更多体现。这说明中国百姓生活( )
①消费选择呈现多样化 ②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消费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④消费体现国家意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朱德 D. 周恩来
16、中共中央十八大以来,由我国倡议,旨在为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基础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的措施是
A.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B.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C.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17、新中国成立是二战后世界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A. 科教兴国 B. 高等教育 C. 可持续发展 D. 九年义务教育
19、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是茶圣陆羽在公元780年创作的,这是当时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与此类似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有
①《徐霞客游记》
②《缀术》
③《本草纲目》
④《天工开物》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0、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 ”正式交接入列,这是我国军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A. 威海舰 B. 辽宁舰 C. 钓鱼岛舰 D. 长城舰
21、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战区主战、_____________的新格局。
22、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2)舍身堵抢眼的志愿军英雄:
(3)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4)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5)中国首位进人太空的航天员:
(6)中国首位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23、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以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25、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26、开国大典: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27、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8、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30、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31、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会议篇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哪次会议?
人物篇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写出其中的典型
代表党的好干部和解放军好战士分别是谁?
(3)他们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成就篇
(4)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什么?举出一项实施这一决策时取得的成就。
3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的?
33、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34、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我国逐渐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后,在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和变消费城市为生产性城市的原则下,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开始进入工业生产。为缩短工人上下班交通距离,建设工人新村成为这个时期城市住宅发展的主要途径。城市重建的中心在“工人新村”,主要服务于工人阶级,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居住改变中国》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在于理论界正确处理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样一个经济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主要理论支柱,也是中国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宝库的重大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兴建“工人新村”的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一,总结建设工人新村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这一时期的重工业成就。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注意史论结合)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进行经济改革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