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和田地区初二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D.建立经济特区

2、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实践中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这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可喜结果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成功

C.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景象

3、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五”计划期间通向“世界屋脊”的公路有(  )

①川藏  ②青藏  ③滇藏  ④新藏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革开放以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

A. 要人治不要法治

B. 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C. 社会生活中法律并不重要

D. 社会秩序要靠道德说教来维持

5、下列著名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是

A.上甘岭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

6、邮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作为题材,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历史。下列三张不同年份发行的邮票,见证了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这些变革都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C.促进了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D.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7、“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上文选自于

A.1971年7月15日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的公告

B.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公告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D.1979年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8、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9、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是(  )

A.1953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57年

11、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

①中共十二大

②中共十五大

③中共十八大

④中共十九大。下列关键词与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A. ①中国特色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

B. ①毛泽东思想②初级阶段理论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④邓小平理论

C. ①经济建设②中国特色③“一国两制”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①中国特色②邓小平理论③科学发展观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 ④①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13、2017年2月11日,上海市举办了“起步——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以纪念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下列图片中,适合展示的是(   

A.

B.

C.

D.

14、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92年 B.1990年 C.2002年 D.2001年

15、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长征精神

B.无私奉献的精神

C.红船精神

D.五四精神

16、下图是小明同学列出的中国现代历史部分线索,在空白方框中应填写(   )

A.“大跃进”运动

B.开国大典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17、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确定主题整理知识是常用的复习方法。以下资料,是在哪一主题之下整理在一起的(  )

①新文化运动        ②五四运动       ③北伐战争     ④黄埔军校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C.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起步

D.国共对峙的内战硝烟

20、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状况,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计划实施于

A.1949年—1953年

B.1952年—1956年

C.1953年—1957年

D.1953年—1958年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_______成功培育出_____,被称为“________”。

(2)影响:

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________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3、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24、抵制抗争:________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革造成的损失

25、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重视少数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2006年,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6、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________

27、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28、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29、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0、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探索中有失误,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哪个重要油田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石油工中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3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历史意义?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0世纪末,中央决定对西部实行什么政策,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的话。

33、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时间

会议

内容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2年

中共十三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以 ①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三次重要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

材料三  中国梦,富强梦;中国梦,振兴梦;中国梦,幸福梦……睡狮猛醒巨龙飞腾,中国道路坎坷踏平,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

——京歌《中国梦》节选

材料四  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材料五  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2015年1月14日《新华日报》

(1)请将材料一表格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并简述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的三次会议上分别确立了哪些党的指导思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根据材料四,我国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意义。

(6)试归纳上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