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的失误,但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下面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有( )
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③大庆油田的建成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④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近代百年的上海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见证。下列有关上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申报》的创办地 B.是《大公报》的创办地
C.是南洋公学的创办地 D.是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地
3、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梦想。下列不属于中国梦内涵的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社会安康
4、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4年开放的广西北海属于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经济特区 C.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
5、“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缘于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6、下面是高唐县某实验中学李铭志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B.“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7、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年、1949年、1979年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8、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9、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中日关系正常化
③中苏关系正常化
④联大席位恢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中国共产党注重理论创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是属于
A.经济改革
B.思想改革
C.政治改革
D.对外开放
12、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3、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4、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文中的“它”指的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公有制
15、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
A. 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D. 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
16、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
A. 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D. 教育事业遭到破坏
17、建国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有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建国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陈有汉家生活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文化大革命
18、1952年底,我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辐射的尖刀往肉里扣,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科学巨人”,两弹功臣,他一笑而过;忠厚平实,至死不懈,他坚持一生。开创祖国核武器,他是先头人;研制中国核导弹,他是探路者。这段材料讴歌的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王进喜 D.袁隆平
20、下列哪次会议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五大
21、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先民独特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印证古代社会的多个方面,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选择)
示例:农业发展方面,可以用图片A、图片E等印证。
任务一:经济活动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图片F等印证。(填写字母)
任务二:请另选一个方面,并以相应的图片印证。
_____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_、图片______等印证。(填写字母)
22、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3、下图会议上通过的文件是__________。
24、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5、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的方针。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6、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7、中共十六大将“________”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中共________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29、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 和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实行什么的历史性决策?
32、1950-1953年我国对外战争是什么?
33、根据内容写出相应的人物。
(1)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34、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有许多创新之举推动了共和国的发展。为此,尹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任务一(年代尺见证道路创新)
(1)依据年代尺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形成的?
任务二(图片呈现科技文化)
(2)上述图片从哪几个角度呈现了科技文化成就?并解释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任务三(材料解读外交成果)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②“求同存异”方针;
③中国外交部乔冠华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④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
(3)①②④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重要的作用?③反映的是什么外交成果?
任务四(导图展现对外开放)
(4)结合思维导图和史实阐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并指出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