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许昌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世纪初,普通百姓根本看不懂文言文,但在20世纪20年代,各种白话读物大量出现,六、七岁的小孩也会主动看起。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国是(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文学革命的开展

C.新式学校的创办

D.清朝统治的终结

2、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报纸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

A.维新思想

B.儒家思想

C.近代科学

D.法家思想

3、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如果你是某一事件的参与者,喊出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那么你参与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护国战争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

4、香港回归时,香港媒体在评价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回归后的香港,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经济制度

C.生活方式

D.领土主权

5、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④抗美援朝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8、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该飞船是

A. “神舟三号”

B. “神舟五号”

C. “神舟六号”

D. “神舟七号”

9、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兵(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这一宣言旨在( )

A. 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 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

C. 反对袁世凯解散国会   D. 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10、19世纪法国文学家雨果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这两个强盗是指

A.英国和法国 B.美国和法国 C.英国和美国 D.俄国和美国

11、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邓小平的讲话,反映出我国在实现国家统一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是

A. 改革开放

B. “一国两制”

C. 八项主张

D. 民族区域自治

12、新中国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③沈阳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建设起来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反映党的发展状况,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进程,不同时期的党章会根据现实作出修正,想了解毛泽东思想,需查阅

A.中共“一大”后党章

B.中共“七大”后党章

C.遵义会议后党章

D.红军长征后党章

14、“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一揭帖宣示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天神帮助

B.中原闹鬼

C.列强侵略

D.为了练拳

15、下表是“一五”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从中可以直接读取的信息是(     

农林水利

轻工业

重工业

运输邮电

贸易物储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

其他

7.6

6.52

51.68

19.2

3

7.2

3.7

1.1

A.农、轻、重各产业均衡发展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D.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

16、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刘少奇

D.周恩来

17、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两次大会都是在上海召开的

B.两次大会确定的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8、历史照片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通常属于第一手史料。下列四张照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 B.

C. D.

19、加入WTO之后,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积极参与规则谈判和制定、推动改革,引领新兴议题,是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参与者”。这说明,中国加入WTO(       

A.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B.极大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C.标志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20、《十二铜表法》以文字将法律公布于众,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对于这部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法律

B.是贵族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结果

C.是罗马帝国为缓和民族矛盾制定的

D.在斯巴达克起义冲击下缓和矛盾的产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22、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于2015年更名为__________。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____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3、抗日战争:___________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___________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___________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_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共产党)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___________(时间),日本无条件投降。

24、解放战争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

25、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__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26、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______

27、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贡献。

28、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到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的转变。

29、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写出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的目的地的名称;

2)在答题卷相应的答题线上写出图例的含义。

30、______”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并归纳其原因。

3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请回答:

(1)励精图志的中国人民,在漫漫的古代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个盛世局面,如“文景之治”等,再举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三个盛世局面的名称。

(2)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使命,请列举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到建国期间,她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答三项即可)

(3)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谈谈你对我国近代史党史的认识。

3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1927年,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哪里?在这里创造了什么局面?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出哪些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2019年是该事件发生多少周年?依据该材料指出“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指什么。

【材料二】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2)材料二中的“12个月”是指哪段时间?这次“长征”开始于哪两个省份?最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历史事件?

(3)邓小平曾说:“他(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用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事例说明。(至少两例)

(4)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