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果洛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华北地区位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B.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C.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D.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2、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回族

B.维吾尔族

C.壮族

D.蒙古族

3、不同的文化、代表性建筑都具有区域特色。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①~④四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云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①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省会是(     

A.宁,银川

B.新,乌鲁木齐

C.桂,昆明

D.内蒙古,呼和浩特

4、下列表示的比例尺中,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最大的是(  )

A.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米

B.1:5000

C.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千米

D.

 

5、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共同特点是(  )

A. 1月平均气温在O℃以下   B. 冬季寒冷干燥

C. 雨热同期   D. 河流有结冰期

6、下列山脉位于两大盆地之间的是

A.祁连山脉 B.太行山 C.天山山脉 D.巫山山脉

7、法国是欧洲西部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世界最大的葡萄酒产地。法国葡萄酒酒香醇厚,畅销世界各地,主要原因是( )

A.优质的原料和独特的工艺

B.地中海沿岸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充足

C.港口众多,交通发达,是国际交往中心

D.法国人爱喝葡萄酒的历史悠久

8、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基于此,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业人口比重

B.全力退耕,恢复原始生态环境面貌

C.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D.限量供应农产品,控制人均消费量

9、北极燕鸥是一种海鸟,当北半球夏季时,在北极圈附近繁殖后代,随着气温降低,他们开始长途迁徙到南极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被称为动物界的“迁徙之王”。图1为“北极燕鸥迁徙路径图”,图2为“北极燕鸥”。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极燕鸥(     

①喜欢幽静,选择人烟罕至的地区              ②适合低温环境,选择高纬度地区

③喜欢黑夜,生活在极夜的地区              ④以草为食,生活在水草丰美之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北极燕鸥繁殖地和越冬地分别位于(     

A.北冰洋附近、南极洲附近

B.北极点、南极点

C.北美洲南部、南美洲北部

D.均位于大陆东岸

【3】下列关于北极燕鸥迁徙路径说法正确的是(     

A.北迁时沿美洲大陆西岸飞行

B.南迁时穿越亚洲

C.主要往返于大西洋上空

D.绕赤道飞行一周

【4】北极燕鸥迁徙到甲地附近时,北京的景象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0、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是(     

A.东北、东南、西北

B.华北、西北、西南

C.东北、华北、华东

D.西南、西北、东北

11、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大致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12、下列城市中,雨季最短的是

A广州   B长沙   C北京   D武汉

 

13、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气候复杂多样  夏季南北温差很大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降水多

A.   B.   C.   D.

 

14、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的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B.②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C.③地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D.④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3】关于①②区域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5、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中药中的瑰宝,与人参、鹿茸一起被称为三大补品,有“百药之王”的美称,其价值昂贵,有植物中的“软黄金”之称。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冬虫夏草的产地在(     

A.青藏高原西北部

B.新疆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东南部

D.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

【2】“掠夺式”采挖冬虫夏草可能导致(     

①草甸破坏严重②虫草资源枯竭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沼泽湿地大面积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精神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求真务实精神。下图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4个集中连片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我国(     

A.东部季风区

B.地势第一级阶梯

C.西北地区

D.热带地区

【2】与其他地区相比,新疆南疆三地州扶贫攻坚主战场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地处高纬度地区,交通不便

B.地处高原,气候寒冷

C.地处人口稀疏地区,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降水稀少

【3】燕山—太行山区因地制宜谋发展,实现了从“穷山沟”到“致富村”的转变。当地脱贫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山地度假休闲旅游业   ②大力开垦耕地,打造商品粮基地

③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值   ④利用电商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

⑤引进生鲜海产品加工企业   ⑥引进热带水果品种,发展特色果林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7、下列气象灾害与夏季风相关的是( )

A.冰雹和大风

B.台风和寒潮

C.洪涝和干旱

D.沙尘暴和寒潮

18、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约52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一纬度,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有时气温相差20度,受地形地势因素影响

B.同一季节,哈尔滨人衣着棉衣,海南岛人衣着单薄,受纬度因素影响

C.同一刻,我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夜幕深沉,最东端的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因为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

D.同为平原,河北省为水田耕作,湖北为旱地

 

19、读下图,完成下题。

关于上图的正确描述是

A. 人均森林面积最多的地区是欧洲和中亚

B. 拉丁美洲的森林面积减少约29万千米2

C. 图中所示地区的森林面积都在迅速减少

D. 世界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西亚地区最少

20、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经纬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都位于西半球

B.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C.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D.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北京市位于 平原的西北端,与 省和   市接壤。

 

22、香港由香港岛、__________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_____组成,与祖国大陆不同,两区均实行_____制度。

23、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_________气候为主,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_________气候为主。

24、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形类型多样,盆地A是_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_

(2)从地理角度看,四个自由贸易区有许多相同点:①相同地势条件是:位于第______级阶梯;②相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3)连接了天津自由贸易区和上海自由贸易区的铁路线D___________线。

 

26、我国位于___半球、___半球,地处亚洲_________________西岸,我国是一个___________的国家 。

2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的  

 

28、某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网上研讨,来自我国不同省区的同学建立微信群,交流自己家乡的地理知识。细心的娜娜把交流的内容归纳整理,制作成知识卡片,有一些问题没有记录下来,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农作物____(熟制)。一到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乙:“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我的家乡民族数目很多,友好相处。这也印证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____的特点。

丙:我的家乡也有个成语“蜀犬吠日”,有肥沃的紫色土,物产丰富,大部分属于____(干湿地区)。

丁:“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我的家乡跨淮河两岸,以南属于____气候,河流很少结冰;以北地区每到冬季河流会结冰。

戊:“天涯海角有穷时,此情此意无尽处”,我的家乡有椰林、沙滩、海浪,这里岛屿众多,在____(纬线)以南,欢迎大家冬季来度假。

己:“天无三日睛,地无三尺平”,我的家乡山清水秀,石奇洞美,地形崎岖,属于____地貌,有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我家在塔里木盆地边缘,这里是____(温度带),瓜果特别甜,把香甜可口的哈密瓜运到内陆。

29、贺兰山以西地区分布有   草场.

 

30、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第一级阶梯主要由_____高原构成,平均海拔______   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_________米,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____米以下,以 _______、____为主,并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大致以____(山脉)﹣____(河流)为界,该线与我国1月份____℃等温线及我国年降水量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大致接近.由此可判断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四大地理区域中,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是____地区和____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南方地区,海拔最高的是____地区。

(3)诗句“大漠孤烟直”说的是____地区的景观,____是当地主要气候特征。

32、读材料及长江经济带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南水北调工程,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

材料二:2022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宜宾考察。在宜宾,总书记来到三江口(长江、金沙江、岷江交汇处),详细了解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等情况。

材料三:长江流域示意图和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示意图

(1)长江发源于______高原,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游河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

(2)左图中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其中宜宾位于长江支流______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

(3)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______(上、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______地区。为了保证“一江清水北送”,调水源头要注意做好______工作。

3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如今,在我国老百姓的餐桌上,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3/5的汤圆、7/10的水饺产自河南。

材料二:下图为“河南省地图和郑州市气候资料、冬小麦生长条件简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南省大部分属于________方地区。

(2)从海陆位置看,河南省地处________(填“沿海”或“内陆”),古称“中原”,大部分地形以________为主。

(3)读图文信息分析,河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首位的优势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源方面分析)A气候:________;B地形:________;C水源:________

3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___________;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④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

(2)图中⑦表示的山脉是____________,其走向是_____________

(3)图中⑧表示我国的___________(海洋)

(4)图中⑨是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是_______

A.越南 B.俄罗斯   C.韩国 D.日本

(5)我国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少部分位于________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欧大陆东部,_______西岸。

35、读我国南部沿海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左图中阴影部分)位于____省的中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____”。该地区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大力发展____型经济。

(2)左图中乙地地旅游业十分发达,请写出一处旅游景点:____

(3)2021年6月30日,央视热评:国安法实施一周年,香港换了人间。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其中的重要原因有(     

①有众多的劳动力资源②是重要的热带水果生产基地③有优越的地理位置④有优良的天然港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①完善港珠澳之间的交通,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②加强与广西的联系,扩大交流,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③带动“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④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