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德州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A.有利于减轻体重

B.外骨骼限制它的发育和长大

C.有利于进行呼吸

D.蜕皮可以使它运动更加灵活

2、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

A.消化系统排出食物残渣

B.皮肤排出汗液

C.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D.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3、“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须臾十来往,尤恐巢中饥”,与诗句有关的生物学知识的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孵化时雏鸟的发育程度分析,诗句中的鸟属于晚成雏

B.鸟的生殖发育过程中都有筑巢、孵卵和育雏行为

C.亲鸟复杂的繁殖行为,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D.鸟类在养育幼雏期间捕食大量农业害虫,我们要爱护鸟类

4、下列叙述中,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草履虫游向牛肉汁、②蟋蟀鸣叫、③蜜蜂采花蜜、④鹦鹉学舌、 ⑤老马识途、⑥警犬搜寻毒品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5、人们常说“菌从手来,病从口入”。人的手上有大量微生物,无菌固体培养基经人手按压,培养一段时间后呈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形态、大小不同

B.手上可能既有细菌又有真菌

C.用清水洗手可起到灭菌作用

D.手上的微生物不一定都对人体有害

6、图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对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①为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和异物

B.②的数量最多,能够运输氧气

C.③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D.①、②、③中只有②没有细胞核

7、生物圈中动物种类和数量非常繁多,在生物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请你判断以下动物中都是有口无肛门的一组是(  )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⑥

8、水螅和涡虫都是低等动物,有很多共同的特征,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动物类群。下列有关叙述能体现出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的是(  )

A.水螅用消化腔消化,涡虫用肠消化

B.水螅无眼点,涡虫有

C.水螅有触手,涡虫无

D.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身体呈左右对称

9、东营的金泥湾是夏日东营人赶海休闲的好去处。李亮赶海的收获有:海星、海葵、文蛤、香螺、竹蛏、海胆、海肠、螃蟹、牡蛎等。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10、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紫花与白花

B.山羊的毛较少,绵羊的毛较多

C.兔的白毛和狗的黄毛

D.丹丹是单眼皮,姐姐也是单眼皮

11、有关实验室观察鲫鱼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B.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C.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合来吞水、吐水进行呼吸

D.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B.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C.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D.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在一起形成的,真菌和藻类之间是共生关系

13、下列哪种食品不是通过发酵产生的(  )

A.食醋

B.橙汁

C.酸奶

D.泡菜

14、有的人笑起来,脸上有一个酒窝,很漂亮。人类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现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了两小孩,一个有酒窝,一个没有酒窝,你认为有酒窝的性状是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两者都不是

D.无法判断

15、两栖动物不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B.皮肤裸露,用气囊辅助呼吸

C.发育过程会出现蜕皮现象

D.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

16、园林工人在移栽植物的过程中要截去植物的一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新陈代谢

B.降低蒸腾作用

C.阻止呼吸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

17、人体的各种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下列有关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B.脱臼是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C.幼年时期的骨髓呈黄色,具有造血功能

D.骨松质较骨密质有较强的抗压力

18、与鹦鹉学舌的行为类似的动物行为是(       

A.蜻蜓点水

B.大雁南飞

C.蚯蚓走迷宫

D.蜘蛛结网

19、杜鹃不筑巢,孵卵和育雏,会由义父母苇莺代劳。对苇莺的这行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②由环境因素决定③学习行为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体积由小到大是生物进化的趋势之一

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物进化受遗传变异和环境共同作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如图是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注明各部分名称:

__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22、除生殖细胞外,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存在的,基因也是_____存在的。它们一半来自_______,一半来自______,因此,后代个体具有_____的遗传物质。

23、根据肤色、鼻形等体质特征,现代人类可划分为四个人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生物的适应性具有  

 

25、在一定的____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着复杂的______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就形成的_______

 

26、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 及其   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27、病毒从结构上看,都由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要是离开了______,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28、螳螂的个体发育要经过     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为

 

29、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扦插成活因素”的实验结果,环境条件是:15℃﹣﹣25℃,散射光照,扦插数100根/组,培养时间3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分组

扦插土壤

插条切口

相对湿度(%)

插条选择

成活率(%)

第一组

不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47

第二组

消毒

不处理

50﹣﹣85

嫩枝

42

第三组

消毒

涂硫磺粉

20﹣﹣30

嫩枝

23

第四组

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92

 

(1)上述实验中,将土壤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粉是为了防止插条切口受病菌感染,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可选择第_____组和第________ 组进行对照,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探究土壤是否消毒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可选择第________ 组和第________ 组进行对照,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蘑菇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题。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引体向上”是在多组骨骼肌群的参与下完成的,不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如图为蚯蚓的部分示意图,根据“观察蚯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  ]____________的位置来区分。

2)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它具有辅助________的功能。

3)蚯蚓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者,它能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4)用手触摸蚯蚓,还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________,故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其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用____________来呼吸。

5)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为几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真菌的有___(填字母)。图中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有___(填字母),其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A中虽有___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___生物(填“原核”或“真核”),C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位于___(填序号)。

(3)蒸出的馒头松软而多孔,是因为有___参与的结果(填序号)。可以产生青霉素用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是___(填序号)。

(4)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能将动植物遗体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___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