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颗同学在黑板报上看到几句散乱的语句,请帮她重新排序,下面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他在动手写的时候,不但要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
②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③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④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
⑤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A.②①⑤④③
B.②①③⑤④
C.⑤②④①③
D.⑤④②①③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正确的语序是( )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逼着 , , ,走向学校去!
①拖着不合脚的油鞋②举着一把大油纸伞③穿上肥大的夹袄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②①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自从犯了错误以后,他总有点自惭形秽,我们应当热情地帮助他。
B.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
C.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D.虽然人们早就听腻了这套说教,但是他仍然强聒不舍。
4、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②只有心怀人民、心中有数、心系全局,这样的新春走基层才能聚拢民心、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③算算老百姓的收入支出账,反映一下当地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算算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审视一下工作有没有到位、政策有没有落实;算算老百姓的期待值,盘记一下未来的前进方向、发展走势……
④对广大党员干部、媒体记者来说,新春走基层要向总书记学习“坐下来算算账”,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换取老百姓的心窝子。
⑤这也就意味着,必须从群众的衣食住行着手,从老百姓的点滴获得感出发,既要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为民情怀,也要有“窥一斑而知全貌”的工作能力,如此方能顺民意、聚民心。
⑥“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A.①②⑥④③⑤
B.⑥④③⑤①②
C.⑥②③④⑤①
D.①②④③⑤⑥
5、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无谁与归?
【1】选文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
【2】选文①②段从听觉角度描写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异二者之为”中“异”的内涵是__________
6、美国记者海伦·斯诺曾写道:“他有很好的教养,内部是钢,有坚强的抵抗力……”青春少年要读毛泽东的诗词。
菩萨蛮·黄鹤楼①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②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③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①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大革命处于低潮。“八七”会议决定武装反击,找到出路。②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③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1】上阙“锁”字有什么含义?
【2】结合下阙分析作者情感。
7、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学校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习近平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希望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活动二)秋分时节,我市首届亲子稻香节在季市镇星光村举行,大家在这里捉鸭子,钓龙虾,品农家菜,共庆丰收喜悦。我校某位学生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参加这个活动,不仅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田园美景,还体验到自然淳朴的田园乐趣。”
该同学的话语有语病,请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活动三)“秋分”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和气象物候紧密相关。请说说“玉树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出自杜甫的《秋兴》)这首诗中写了哪些物候现象。
8、默写。
①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③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_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⑥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⑦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平方米的爱
王伟峰
①冬子回到村里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他深吸了一口山里熟悉的空气,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娘已经接到了冬子要回来的消息,早早准备着儿子回家的第一顿饭。乡里的风俗:送行的饺子,接客的面。擀面条,可是娘的看家本倾。和面时,娘还是特意加了鸡蛋,这可是冬子小时候的最爱。那时候,家里虽然穷,但每个月,娘总要东拼西凑地做那么一两次,给儿子解解馋。
②想起儿子小时候的馋样,娘忍不住“噗”的一下笑出声,她两只和面的手,欢快地在面盆里上上下下舞动起来。爹正往火塘里加柴,听到娘的笑声,也嘿嘿地跟着乐。
③冬子脚步急切地进了家门,扯着噪子喊了一声娘,又喊了一声爹,爹和娘几乎同时从灶屋里跑出来。娘麻利地解下围裙,给儿子扑打身上的灰尘。爹边走边趔趄,打来一盆水。冬子忙跑过去,接过水盆放在地上,又搬个凳子给爹坐。
④爹的腿脚不好,冬子考上高中那年,爹去百里外的小煤窑打工,刚去不到一个月,小煤窑发生事故,爹被砸伤了一只脚,虽经医生全力救治,终是落下了永久的残疾。想起往事,冬子的嗓子眼便堵得慌,觉得愧对爹娘。
⑤如今,自己大学毕业在城里有了工作,也谈了女朋友,是该让爹过上好日子了。只是,眼下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婚房还没有着落。
⑥冬子接替爹烧火,将火烧得旺旺的,红舌头一样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娘手巧,面条很快就做好了,一家人围着火塘子,哧溜哧溜,响声四起。冬子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儿时的感觉。
⑦冬子几次想提起自己在城里买房的事,但看看娘鬓边的白发和爹布满沧桑的脸,只好欲言又止。那些早已打好腹稿的话语,分明在喉咙里蠢蠢欲动,冬子却卷着舌头,硬生生地把它们和着面条,咽进了肚子里。
⑧前不久,女朋友看中了一套房子,该借的都借了,首付还差不少。实在没辙,女朋友要他回山里找找答案。
⑨吃过饭,一家人坐在炕上拉家常。娘问得多,冬子回答得少,嘴里“嗯嗯”应着,眼睛心不在焉地看着屋角的小电视。山里信号弱,电视画面蒙上了一层雾状的雪花。娘眼睛花,但心不糊涂,她看得出,儿子这次回来,有心事。这一点上,爹不如娘。娘不满地飞了一眼爹。爹却只顾着高兴,儿子回来了,不知道说啥好,就吧嗒吧嗒地抽旱烟,于是,只好一阵又一阵剧烈地咳嗽。
⑩山里人休息早。冬子辗转反侧,听着爹的鼾声,刚要入眠,女朋友的短信忽然来了,追问买房子筹款的事。冬子一下子睡意全无,折腾了半宿,才胡乱睡去,鸡叫了三遍,冬子才起床,他帮着爹把猪圈塌陷的口重新和了泥巴垒好,又帮着挑拣娘采摘的野生山药材。忙前忙后,买房子的事,冬子始终没有提。依照家里现有的情况,冬子觉得自己实在开不了口。
⑪午饭,是香喷喷的荠菜馅饺子。吃过饭,冬子就该回城了,爹腿脚不方便,娘坚持一直把冬子送下山。漫山遍野的槐花开了,如云似霞,冬子怀揣心事,却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
⑫大道上的岔路口,娘突然收住脚,塞给冬子一样东西,然后急转身往回走。是个鼓鼓的方便面袋子!不用看,里面装的是钱。那袋子是娘的钱包,她平时总宝贝似的带在身上。冬子喉头一紧,想追上娘,把钱还回去。娘却笑着摆摆手,加快脚步,转眼间,隐在了槐花深处。
⑬冬子仔细清点了一下,那些钱,居然有三千元。一张一张,全是积攒下来的辛苦钱,都熨帖地躺在袋子里。
⑭只是,娘不知道,这些钱,在县城里买房,刚好够买一平方米。但,在儿子眼里,这一平方米的爱,铺展开来,便是整个世界!
⑮“娘——”冬子站在一块高高的石头上,望着娘远去的方向,不管不顾地放声大喊起来,然而,只有自己的回声。
⑯山风清冽,送来阵阵槐花的清香。那槐花香里,有一种隐隐的清苦味道。
⑰冬子缓缓蹲下身子,闭上眼睛,泪水狠狠地落下来,硬生生地砸在石头上,吧嗒吧嗒地响。他捧起方便面袋子,紧紧捂在了自己的胸口上。
⑱那袋子上,满满的,全是娘热乎乎的体温!
【1】请从冬子的角度,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为什么要插叙“爹的腿脚不好……终是落下了永久的残疾”这一部分?
【3】第⑦段写道:“那些早已打好腹稿的话语,分明在喉咙里蠢蠢欲动,冬子却卷着舌头,硬生生地把它们和着面条,咽进了肚子里。”请分析此处细节描写的妙处。
【4】请谈谈你对第⑭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但,在儿子眼里,这一平方米的爱,铺展开来,便是整个世界!
【5】请分析第⑯段描写“槐花”有何作用。
【6】你觉得文中的冬子娘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墙上的春天
张金凤
①年是一团火焰,把隆冬的坚冰融化;年是一枝红梅,把素淡的雪野妆点;年是一串红辣椒样的鞭炮,噼里啪啦,火辣辣的激情就在人们的骨骼里燃烧;年是大红大绿的喜庆年画,把腊月的土墙扮成了花旦,扮成了新娘,扮成了永恒的春天。
②日头偏过了正中,爹从年集上归来。把别的物品交代完毕,他慢慢地展开了画卷,孩子们的眼睛里放出异样的光彩。经过一年烟呛火燎的土屋,此刻被年画这一轮太阳照得亮堂堂的。吉祥可爱的胖娃娃,珠光宝气的仙女,娇艳美丽的花儿,五谷丰登的粮仓,眼前一晃,仿佛都变成了真实的存在。娘轻抿微笑,画卷被隆重地重新卷起,放在棚子上。
③日子该怎么忙活还怎么忙活,只是这家棚子上的年画让一家人的忙碌都有了底气和希望。“日子会像画上一样好的。”每年贴年画的时候,娘总是这样说,爹就憨憨地笑。
④贴年画是最隆重的。腊月的最后一天,屋子已经扫过尘,四壁也干净了。娘用小锅煮了糨糊,爹开始糊墙。他用旧报纸把卧室四壁糊好,独留下贴年画的地方。年画要最后贴,就像戏台上的高潮,总要留在吊足胃口的时刻。爹比量好上下左右的位置,用铅笔在土墙上将画的四角位置描上四个点,然后把画取下来,放在小桌子上,用小刷子在画的背面均匀地涂满薄薄的糨糊。而后,将崭新的画贴上去,用新的希冀翻过旧的光阴。贴年画的时候爹非常小心,轻轻抻着,用力大了,半湿的年画容易破,抻得轻了容易起褶。糊了一上午墙爹都不说累,贴年画的时候鼻尖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贴上新年画,爹用一把新笤帚仔细将年画扫一遍,被扫过的年画,就像被熨斗熨过的衣裳,平展得一点纹都没有。爹又裁好一溜儿二指宽的大红纸,给年画的四边镶上红边,就更辉耀四壁了。
⑤我家的年画是分主题的。炕头是娘的年画区:手执莲花在水中嬉戏的“荷花娃娃”,骑着小金马的“美好前程娃娃”,背依硕大金元宝摇拨浪鼓的“富贵娃娃”,不管背景如何,主角永远是一个穿红肚兜、胳膊像嫩藕一样的栩栩如生的俏丽娃娃。炕头能贴两张大画,另一张必定是戏曲画,那是金钗闪烁、玉翠簇拥的新婚女子,那是喜庆的百年好合,步摇、钗环、玉佩、流苏,世间女子的艳丽和奢华都堆在我家的炕头上。炕尾的墙是爹的园地,他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布置它,爹喜欢花鸟画,炕尾年年是花样不同的四季联,画工细腻精致,《梅兰竹菊》清雅高洁,《梅花争春》的花蕊细致生动,《松鹤吉祥》的松树干风骨凛然,而鹤的情态从容谦和,各样水果逼真到似乎能闻到香气,我常常近距离地逼视它们,恨不得趁没人的时候啃一口。
⑥年画打开了我的眼界,我很早就认识了北方乡村没有的花儿,牡丹、荷花、菊花、山茶、梅花、兰花,还认识了佛手、枇杷、香蕉等南国水果,认识了如意等普通老百姓绝没有机会认识的物件。年画这本教科书,给了我美好的想象,还给了我那么多故事。《岳母刺字》《连环计》《西厢记》《西游记》《卧冰求鲤》,一幅幅生动鲜活,我看这些有故事的年画时,总是央求主人给读一下画的题目,讲一下画里面的故事,那些民间故事他们讲得无比生动,给了我最早的文学启蒙。
⑦我家炕尾曾经贴过一张美人图,一个钗环简素者紫红衣衫的少女手挽一只竹篮,窈窕行走在乡间路上,身边有绿树挺拔,背后是一条似乎听得见哗哗流水的河。那张画太美了,惹我遐思颇多。我听娘讲过仙女的故事,我总觉得那个女子就是仙女下凡。画的右下角标有“西施浣纱”四个字,我那时刚刚上学,不认识“浣”,一直读成“完”,也不知西施是谁。后来有一天,读过不少书的小舅来我家,我才得知“浣”的读音,也认识了叫作“浣溪沙”的词牌名。
⑧年画是年最鲜艳的花朵,人们把它学在炕头上,擎在心里最高的地方。每年到了除夕这天,家家都换了新年画,我最快乐的事就是逐家去看年画,逐一检阅他们的喜庆。爷爷的炕头贴的是《松鹤延年》《太极仙翁》;二叔家的年画是电影剧照加文字,简直是一本墙上的彩色连环画;八爷爷是个老党员,他家的年画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总有李玉和神情里的果敢和智慧,李铁梅手擎红灯的坚不可摧,还有红色娘子军用脚尖点地的舞蹈场面;六奶奶读过学堂,地家的画有《梁红玉》《文姬归汉》《搜孤救孤》等。有时候,走进一户人家,见墙纸是旧的,年画也是去年的,被灶屋流进的烟熏得颜色枯黄、毫无精神,这时候,我会很失落,小小的心里会替他们黯淡一会儿。没有年画的年就像没有花开的春天,那一定是他们的亲人去世不到一年,不贴年画是一种哀思和缅怀。
⑨年画是看得见的好日子,日子不论贫富都要用心挑选吉祥年画。集市上的年画摊子摆着、挂着几十种年画,看着哪幅都好,拿到手里就不舍得放下,她想要《五谷丰登》,也想要《花好月圆》,看好了《凤还果》,还惦记着《木兰从军》,她喜欢那水嫩嫩的胖娃娃,也想要那生动的四季联。挑挑拣拣,拿起放下,赶集的女人,包被还轻飘飘的,还有许多东西要置办,却被年画的迷宫缀住了脚步。最后,她舍弃了自己的一双新鞋,又舍弃了一条擦脸手巾,把那些现实日子里的用品变成了她手中多出来的年画。买上自己喜欢的年画,她的脸升上祥云,仿佛那富裕美好的日子从此像手中的年画一样跟定了她。
⑩“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当我遇见这首古诗的时候,几乎是一遍成诵。它说的是我们家家户户墙上的年画啊,那是我们墙上永不老去的春天。
(选自2021-02-19《光明日报》)
【1】请梳理本文的思路。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1)爹比量好上下左右的位置,用铅笔在土墙上将画的四角位置描上四个点,然后把画取下来,放在小桌子上,用小刷子在画的背面均匀地涂满薄薄的糨糊。(赏析加点词语)
(2)年画是年最鲜艳的花朵,人们把它擎在炕头上,擎在心里最高的地方。(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简析第⑨段写“赶集的女人”的作用。
【4】本文题目“墙上春天”有何含义?
11、阅读余清平的《关神①》一文,完成小题。
⑴村里要雕刻菩萨,大人的脸上都溢满笑意,说有了菩萨就能保平安,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果实丰硕,五谷丰登。
⑵我们小孩也跟着乐。齐坤对我说:“这下好了,以后有饭吃有衣穿,娘一高兴,会给我几块钱,让我想买点什么就买什么。”
⑶我使劲点头应和。齐坤说: “你不是叨了好久《红楼梦》《三国演义》吗?”我说: “不敢买,四太爷说,男不看三国,女不看红楼。这类书看了会让人学坏。”
⑷四太爷是齐坤的太爷爷,排行第四,村里人喊他四太爷。四太爷德高望重,见识广博。
⑸我又想到雕刻菩萨的事,兴奋地问齐坤:“听说要雕刻菩萨了?如果真的能显灵,这下子好了,你的病可以求菩萨保佑。”齐坤得的是心肌炎。他想了一会问我: “你见过菩萨吗?”
⑹“没见过,但听说邻村已经雕刻了。”
⑺“什么模样?见过吗?”
⑻“没呢。”
⑼如此,我两个合计,决定去看看邻村的菩萨是什么模样,正商量着,四太爷来了。他的脸比古树皮还黑,斥道:“看嘛看!自己的菩萨快有了,够你日后烧香磕头的,别人的菩萨又不保佑你!”
⑽“我们又不是去烧香磕头,只想看看。”我嗫嚅着。四太爷脸即刻像一块放在水里浸了很久的硬木板,厉声说: “不能看就不能看!还顶撞,告诉你爷娘去,打烂你的屁股,让你长记性!”
⑾四太爷发火,我很快蔫了,他是家族的权威。看看四太爷走远,齐坤说: “嘛事都管着。”我说:“算了,我们还是等村里的菩萨吧。”齐坤问我: “有了菩萨真的会保佑大家吗?”我想了一会说: “应该会吧,你看拜菩萨的人那么多,肯定有灵,我娘说,菩萨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的。”
⑿齐坤听了,看着远方,想了一会说: “如果菩萨雕刻了,你说说,你磕头时会许嘛愿?”
⒀我歪着头想了一会说: “我的愿望就是读大学,当作家。”齐坤举起拳头说:“噢,菩萨会保佑你的,一定能!”
⒁ “你会许嘛愿?”我问道。
⒂齐坤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还没想好。”
⒃其实,我知道他想当科学家,但他不说。因为,他信奉闷心大发财,愿望不能说出口,说出口就不灵验。其实,我更希望他是求菩萨保佑他健康。
⒄几个月后,菩萨雕刻好了。四太爷挨家挨户叮嘱,管好孩子,不要乱说话,特别瞻仰菩萨时,眼光不能直勾勾的,要有敬意,不能亵渎。这些天,四太爷更亲自将我们小孩聚到一起,反反复复教。谁不去,他的拐杖可不认人。
⒅请菩萨那天,热闹得很,鞭炮锣鼓齐鸣,菩萨安放在神位上时,大人小孩都跪在祖堂屋里。齐坤问我:“不是说雕刻的是祖先吗?怎么像周文王。”
⒆《封神演义》的电影我们看过,这菩萨确实与周文王相似。我未回答,四太爷的拐杖敲在齐坤的背上:“乱说嘛?好好磕头,菩萨才会保佑你。”
⒇菩萨安放后,还缺一项最重要的事,就是“关神”。四太爷提前三天就在村里交代管好你家的孩子,三天后子时“关神”,千万别让孩子说话,不然孩子的灵魂会被关住,做了菩萨的灵魂,没法解救。
(21)原来菩萨是槐木雕刻的,没有灵魂,就得关一个动物做灵魂。被关了魂的动物就会死去。
(22)齐坤对我说:“这菩萨的灵魂得请到善良的动物就好了,不然请到的是猪,就笨死,若请到恶人,菩萨就不会行善,怎么能保佑我们有饭吃有衣穿,还有我们许的愿望?”
(23)我也有些担忧,说:“是啊,大家的祈求不灵验了咋办?”
(24)我暗暗决定,“关神”那晚不睡觉。虽然我很怕死,但我想,我被关了神,齐坤的病就会好,更让大家有求必应。可是那晚,我在娘的监督下上床睡觉,竟然睡得很香。齐坤也在四太爷的督促下睡着了。
(25)关神后的第四十九天,四太爷离开人世,无灾无病,很安详地睡着。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关神那晚,听到了四太爷答应。”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注释】①关神:一作观神,是潮汕民间一种神化的催眠术。有“关猴神”、 “关戏童”、“关七仙女”等十多种。作为一种民间活动,其中表达了劳动人民朴素的愿望。
【1】文章共叙写了跟四太爷有关的哪几件事?请概括。
【2】请联系具体语境,品味第⑽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四太爷脸即刻像一块放在水里浸了很久的硬木板,厉声说: “不能看就不能看!还顶撞,告诉你爷娘去,打烂你的屁股,让你长记性!”
【3】文章结尾四太爷的去世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个结尾的合理性。
【4】本篇小说和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都有“我”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两篇小说中的“我”在人物刻画、情节、主题等方面所起作用的异同。
共同点:
不同点:
12、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________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②若选题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