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通化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沾了阅读的光,修了心,也修了容颜。所以总觉得读过的书里藏着一些福气的。它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碎,却能在不动声色间,带给我丰裕的思想和清瘦的欲望。给我乐观的情绪和平和的心境从世俗的渴望中解脱出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

A.“立竿见影”、“鸡毛蒜皮”、“不动声色”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是因果关系复句。

C.“带给我丰裕的思想和清瘦的欲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把“平和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两个短语互换位置。

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A.一生坎坷知冷暖

B.一生坎坷晓高低

C.世事艰辛识人心

D.人事沧桑见冷暖

3、下列有关书法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包含数千年的文化内涵,反映我国的民族精神。中国汉字演进过程是: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B.楷书具有字体端正、笔画工整等特点。楷书不会像草书和行书一样笔画之间会有连笔,而且楷书对提笔和顿笔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写字的速度会放慢来保证其字体的规整。

C.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的统一的汉字书写形式,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

D.王羲之是我国东晋书法家,被称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然,适应网络并非迎合网络,在紧扣年轻人的笑点泪点兴趣点的同时,更需认清提炼与转化经典美术作品的要旨。

②从纸面到屏幕、从静态到动态、从横屏到竖屏,不断变化的美术作品欣赏方式,也改变着相关创作方式。

③生动诠释好经典美术作品的文化艺术内核,才能真正拉近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距离,使其生发新的意趣。

④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审美习惯。

⑤为使经典美术作品更加适应互联网传播,一些创作者通过年轻化表达、趣味化呈现,对作品进行大胆转化。

A.④③⑤②①

B.④②⑤①③

C.③②①⑤④

D.③④①⑤②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甲】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为敬业作檄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乙】

唐考功员外郎宋之问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第一联搜奇覃思,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命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答曰:“弟子业诗,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之问诘之,答曰:当徐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当时虽败,且以兴复唐朝为名,故人多获脱之。

(选自《太平广记》)

【注】①鹫(jiù)岭:本是印度灵鹫山,这儿借指灵隐寺前的飞来峰。岧(tiáo)峣(yáo):山高而陡峻的样子。龙宫:泛指灵隐寺中的殿宇。覃思:即深思。②刳:从中间破开再挖空。③迟明:黎明。④徐敬业:唐朝著名将领李绩之孙,历官太仆少卿、眉州刺史。武则天掌权后被贬为扬州刺史,后与同被贬官南方的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徐敬猷等,一起策划起兵反对武则天,起兵失败后被部下所杀。

【丙】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语出《左传》,也就是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        忠之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B.再三吟讽,                         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C.事累贬黜                                先帝不臣卑鄙(《出师表》)

D.故敬业为衡山僧                      余因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

【3】用现代汉语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

①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

②当时虽败,且以兴复唐朝为名,故人多获脱之。

【4】甲、乙两文为了表现骆宾王的才华,均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5】丙诗作者以蝉自喻,感慨无人知“予心”,请结合甲文,说说作者的“予心”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赏析任务。

【甲】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乙】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析场景】甲诗颔联写出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

【绘画面】乙诗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情感】甲诗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诗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有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材料三)人民教而出版性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请文阅谈量统计表

版本

总数(篇)

年平均数(篇)

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版

124

124

20.7

41.3

 

注:1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简律部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牌。结合你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   )

道是剩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A、醉花阴 B、浣溪沙 C、如梦令   D、沁园春

(3)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根据提示在横线上默写出诗文的原句。

(1)辛弃疾在《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情不自禁地赞扬孙权,   是啊,连曹操也不得不感叹 ,难怪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告诉刘备对待孙权只能是  

(2)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其中     生动地描写了丁壮的艰辛,     委婉而形象地描写了租税的繁重。

(3)古人的一腔愁绪常在诗文中流露。李白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 表达了愁绪的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 形象地说尽了愁之沉重。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自动驾驶塑造未来

①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o以后,科技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基础研究。作为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会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在推动人类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塑造城市的未来。

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2016年,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2017年,德国通过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并于同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我国在2017年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公交的试运行测试。此后。上海、北京、重庆相继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颁发了测试牌照。根据麦肯锡的研究,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③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我国正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美国曾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5个等级。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按照智能化程度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为“完全人类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6个标准等级。据此标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2017年,加利福尼亚常规公路测试公里数最高的自动驾驶汽车厂商,测试里程总数不超过40万公里,技术人员无干预的行驶里程也低于6000公里。此外,路测也仅限于乘用车场景,并没有实现多个行业都已经出现的应用场景的全覆盖,距离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④作为交通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一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2018年3月,接连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敲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整钟。同时,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实现大规模数据交互,一旦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很可能失去车辆控制权。二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随着汽车的控制权被逐渐交给计算机系统,汽车制造商相关产品供应商或者是乘用人,都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三是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例如,在将要发生事故时,是拯教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一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然面临上述这类伦理性难题,这些技术伦理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将成为自动化规则被大规模植入到自动驾驶程序,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1】本文围绕“自动驾驶塑造未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请简要概括。

【2】选文第①②两段中加点词语“之一”和“相继”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④段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2016年称得上中国航天“大年”。9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升天,10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11月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着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新阶段。航天梦的不断美梦成真,让未来的中国梦演绎得更加精彩。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为了缩小差距,载人航天工程在开始实施就确定了 “三步走”发展战略。如果这一战略实施顺利,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多万航天人共同参与合作,靠自主创新,突破了发动机材料、燃料、太空漫步、太空交会对接、探测器落月等技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走出了一条简单而实用的探索航天事业的新路。

航天科技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类。人在太空长期健康生活、有效工作是航天发展的目标。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让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变成一种可能。

(材料二)

(材料三)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2016年4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这一天为首个“中国航天日”。

航天日的设立,首先,利于传承航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笔财富。我们有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设立这个日子,有利于接续上述精神,使之发扬光大。其次,有利于凝聚中国的力量。航天梦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①     ②     ③   。再者,有利于培植创新文化。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因为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靠自己,所以中国走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条道路。此外,还有利于促进开放共享,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国际同行的合作。

中国航天日的设立使航天开始走下神坛,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交集。人们通过航天日的宣传,更多地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航天科技带来生活的改变。今天,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的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2000余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于卫星通讯导航、气象预报、防灾减灾、食品生产等领域。随着中国空间站逐步建成,中国航天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

1简要说说(材料二)对(材料一)中的什么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

2在(材料三)的①②③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顺序应是

A. 坚持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汇集中国力量

B. 坚持中国道路 汇集中国力量 弘扬中国精神

C. 汇集中国力量 坚持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D. 汇集中国力量 弘扬中国精神 坚持中国道路

3不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三)共同说到的一项是

A. 航天梦助力中国梦。

B. 创新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必由之路。

C. 航天科技能够造福百姓的生活。

D. 设立“中国航天日”的原因。

4结合(材料一) 和(材料三),借助链接材料,说说你如何理解网友川川的话。

五百多年前,我们错过大航海!今天,不能再错过大航天! ——网友川川

(链接材料)大航海时代,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之一。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探险家不断出海探险,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也改变了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格局。而那时的中国采取禁海锁国的政策,国力衰颓,和欧洲许多国家在经济上拉开了很大差距。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用心一者事必成

暨佩娟

工贵其久,业贵其专。用心专一、持之以恒,是古往今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必备品质。锚定造福国家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激扬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专注力,人生就能因此而精彩,事业因此而辉煌。

②不专注无以攻坚克难,不专注无以固本开新。在把坎坷之路铺成胜利坦途的所有筑梦力量中,专注力是至关重要的。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有记者曾专访袁隆平院士:科学家最大的特点是认真,做什么都非常认真,您内心是怎样的感受?袁隆平院士回答: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无论它是大还是小,都用心去做。从南仁东24年甘坐冷板凳,打造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到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使万里海疆因核潜艇的守护而更加安宁,无不说明成功之路从来就没有捷径,唯有沉潜下来专注有益之事,方能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③坚持一时或许是激情使然,坚持一世则是对意志力、忍耐力的综合考验。赵声良与61窟,张元林与285窟,苏伯民与85窟……一事一生,一人一窟,敦煌莫高窟的研究者用卓著的研究成果扭转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也让人们感受到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魅力。一个专注做事的人,必然是一个能够管好内心欲望、调适个人和外界关系的人。

④有人说,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是时间+复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天进步1%,一年之后的结果便是起初的37.78倍。一点点改变,一天天坚持,迟早会带来质的飞跃。充分享受时间的复利效应,必须专心专注。从生活现实看,专注是克服时间碎片化,精力分散化的必然选择。守少则国,力专则强。剪去人生之树上不必要的枝丫,主干才能充分吮吸养分,向上生长,叶茂枝繁。当专注成为习惯,就会内化为一种强大力量,支撑我们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踏上事业精进之路。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21年9期,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上各有什么特点?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引用经典名句引出本文的论点,同时作为论据证明本文的论点。

B.第②段中的“有研究表明”说明下面的论述是经过科学研究的,体现了语言的科学性与严密性。

C.文章列举了袁隆平、南仁东、黄旭华等人的事例,证明了持之以恒的专注是科学家成功的关键。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主体部分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逻辑严密。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题目:“每日一言”的力量

语文课前,许多班级的黑板上常常书写着一条名言警句,或是古诗文名句,称作“每日一言”。有的老师还要求学生将“每日一言”朗读背诵或抄写在专用笔记本上。用以积累语文素材,陶冶情操,鼓舞干劲。“每日一言”就像我们成长路上进步的阶梯。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云南大学任教时,有一次找来几位木工修理课桌。

这天中午,顾颉刚和木工们一起吃午饭,一位木工看到课桌下有块木料,便随口一说:“这块木料适合做课桌的横档。”另一位说:“做横档长度肯定不够,用在小木椅上倒差不多。”第三位木工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们说的都不对,把它锯成几段做木楔最好。”

三个人各执己见,争得不可开交。

正在一旁吃饭的顾颉刚放下饭碗,随手捡起木工们用的尺子,说:“80厘米,你们知道该做什么最合适了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