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西宁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上的O点,经折射后白光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单色光,如图甲所示(图中只标注了其中两种色光的光路)。当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其折射光线沿OA'射出,如图乙所示。若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则该紫光的折射光线OB的位置在图乙中的(  )

A.区域①

B.区域②

C.区域③

D.区域④

2、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为矫正近视眼,佩戴的眼镜片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中,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放热

B.夏季,清晨白雾,汽化吸热

C.秋天,叶上露珠,液化放热

D.冬天,美丽“雾凇”,凝华吸热

4、城市道路旁常有的“禁止鸣笛”标志,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工厂作业工人戴耳罩

B.公园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图书室有“禁止喧哗”的标示语

D.高架桥旁边的居民家中装双层玻璃

5、下列事例中,正确的是(  )

A.“声纹锁”开门,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响度

B.超声波的频率比次声波高,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大

C.住宅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6、陕西秦腔以其独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誉为中华艺术的瑰宝。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尤其是唱花脸的,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秦腔唱花脸为“挣破头”,是因为该唱腔能加快声速

B.锣鼓起时,我们可以区别出锣声、鼓声,是因为音调不同

C.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说明演唱时声音的响度大

D.扯开嗓子大声吼时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8、光的世界精彩纷呈,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灿烂的烟花属于光源

C.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雷雨天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

9、密度定义式由于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由公式可知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

10、如图是四个课本中实验配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①:抽取玻璃罩内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B.图②: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图③:用相同的力度从左往右依次敲瓶子,音调会越来越低

D.图④:发声扬声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11、关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对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监测和分析次声波,可以预警火山爆发、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

B.超声波频率高,在医疗领域常被用于治疗疼痛和医学成像

C.超声波频率高,能量易集中,工业上常被用于金属内部探伤和精密仪器清洗

D.在海洋开发中利用次声波确定潜艇、鱼群位置和测量海水深度

12、A、B两个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它们的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A、B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A.1:1

B.3:4

C.4:3

D.9:16

13、小明对生活中的热现象的解释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将湿衣服晾在通风且光照充足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

D.冬天,树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

C.缩短与声源的距离,传入人耳声音的音调变高

D.医院墙上贴着的“静”字,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5、下图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的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根据听声音可以判断墙体是否存在“空心”现象

B.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来保存蔬菜

C.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D.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利用光的反射

16、我国的名曲《百鸟朝凤》中,唢呐声响起,就使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丛林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唢呐模仿了各种鸟儿叫声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7、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关于智能机器人和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C.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8、如图所示现象与影子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叶下的圆形光斑

B.水中倒影

C.银幕上的电影

D.“变大”的鱼

19、岸上的人能看到水中的鱼,下列能正确解释该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0、考古学家观察出土文物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往往通过一个光学元件来观察文物,这个光学元件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玻璃板

21、夏天打开冰箱门时,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冰箱往外冒“白气”。冰箱往外冒的“白气”是(  )

A.冰箱里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C.冰箱外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D.冰箱外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22、如图是小普同学测量体重时的情景.她站在体重计上静止时,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为,她对体重计的压力为,她受到的重力为G,则(       

   

A.是一对平衡力

B.G是一对平衡力

C.G是一对平衡力

D.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火山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会产生次声波

24、如图是小明在地铁站台的平面玻璃安全门前候车时看到的情景。关于这些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站台内的灯光在门上的“提醒标识”表面发生了反射

B.站台内景物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当安全门向两边打开时,门中像将随之向两边移动

D.当小明远离玻璃门时,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变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3 s内,甲车行驶的距离为___________m, 当t =3 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为_________m/s。

26、小张同学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了4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6mm、25.5mm、25.6mm、28.6mm,其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mm,根据以上记录,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mm。

27、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如图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______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28、2021年国庆假期,小明和爸爸开车去鹰潭市图书馆,他看到旁边的建筑物都往后退,这时他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如果以旁边的建筑物为参照物,车上的行李是______的。

29、水的“自白”:我是水,我现在的体温如图所示,并且我还在放热.请你告诉我,我现在的体温是   ℃,我正在   (填“熔化”或“凝固”).

 

 

30、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平用水平推力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木箱在2s时所受的推力为______N;在此过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31、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比较__(选填“亮”或“暗”);是因为白纸发生了__,如图乙所示,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主要是由于光发生了__(两空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2、一个空心金属球的质量0.5kg,体积6×104m3,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它将_________(填“漂浮”、“悬浮”“沉底”),静止时浮力为_________N。

33、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伸得越长,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____有关。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_____N;物体所受拉力与 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若物体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它将 _____

34、如图所示是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成功起飞的图片。飞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将   (变大/变小/不变)。航母编队的另一艘导弹驱逐舰从大海驶向长江,舰艇将 (上浮一些/下沉一些)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个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_____(选填“有”或“没有”)完整的像。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轿车司机早晨开轿车去往盘州站,在甲地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到盘州站坐G286高铁列车去铜仁南站,表格为G286高铁列车时刻表。

(1)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甲地最快需要用多少时间到达盘州站?

(2)G286高铁由盘州站到铜仁南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动车组列车全长约200m,若它以速度7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710m的大桥,则需要多长时间?

车 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km

昆明南

始发站

0717

0

盘州

0818

0820

210

贵阳

0939

0943

463

铜仁南

1020

终点站

730

37、某同学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之间的关系时,实验情况如图所示。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从两边拉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下表是记录的部分数据:

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初步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信号,2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该车的速度。若该区域限速80km/h,汽车在此区域是否超速?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请在图中画出沉入水底的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40、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1、光线SA平行于主光轴,光线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