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和田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2023年12月15日,我市大雪,全市中小学生居家学习一天。大连冬季除雪坚持“机械为主,融雪剂为辅”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融雪剂可使雪汽化

B.融雪剂能降低雪的熔点

C.雪升华放热

D.融雪剂可在所有环境中大量使用

2、小明通过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8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6cm

3、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天宫”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如图为王亚平老师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通过”水球”看到的像是虚像

B.“水球”对透过它的光有发散作用

C.王亚平远离“水球”时,她的像会变小

D.“水球”相当于凹透镜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日食形成

C.   手影游戏

D.   杯中铅笔

5、夏天打开冰箱门时,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冰箱往外冒“白气”。冰箱往外冒的“白气”是(  )

A.冰箱里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C.冰箱外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D.冰箱外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6、如图是一张初三毕业创意照片。利用视觉错位技术一次拍摄而成,不需经过后期再处理。在拍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手通过镜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学生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学生通过镜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牛的叫声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牛的叫声更响,说明牛的声带振动的频率高

B.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低,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振幅较小

C.牛的叫声音调更低,说明牛声带振动的频率较低

D.蚊子发出的声音响度更大,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幅度较大

8、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

B.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C.靖边最冷温度可达到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9、小强用刻度尺测量三次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cm,48.15cm,48.15cm,则小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及测量结果为(       

A.1mm,48.15cm

B.1mm,48.16cm

C.1cm,48.15cm

D.1cm,48.16cm

10、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1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cm处的过程中,所成像的大小一直变大

D.当u=20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12、同学们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当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老师的眼睛和眼镜是(  )

   

A.近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凸透镜

C.远视眼;凹透镜

D.远视眼;凸透镜

13、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2℃

D.26℃

14、下列考场中的相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室温约为

B.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250g

C.课桌高度约为0.75m

D.阅读600字的时间约为1min

1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古代日晷

D.手影游戏

16、如图所示,阳光下,一只鸟M站在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鸟M的像是N

B.鸟M的影子是P

C.M与N的大小一定相同

D.M与P的大小一定相同

17、如图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可以选用量程为-3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18、下列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有(  )

A.(1)(2)

B.(1)(3)

C.(2)(3)

D.(3)(4)

19、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伟自制了“水瓶琴”,他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琴声”由空气振动产生

B.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

C.不同的“琴声”指的是音色不同

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伟的耳朵中

20、民间有句俗语“迎客饺子送客面”。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把菜切碎

B.把面擀成面皮

C.把面捏成饺子

D.把饺子倒入沸水中

21、甲、乙两物体从左到右运动时的轨迹被频闪相机拍下(相机每隔0.02s曝光一次记录下物体影像),从两物体运动的轨迹L(如图所示)来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乙相邻两个影像之间的时间越来越长

B.甲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较大

C.在L这段运动路程中,乙所用的时间是0.08s

D.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22、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我国一元硬币直径为2.5mm

C.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D.初中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是20s

23、小明读四大名著,发现里边的故事和物理也有很大关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国演义》中描写战争时,士兵用力擂鼓,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声音的音调高

B.《红楼梦》中大家仅靠听笑声就判断出来人是王熙凤,利用了声音的响度不同

C.《水浒传》中铁笛仙马麟,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靠的是笛子的振动

D.《西游记》中孙悟空为国王“悬丝诊脉”的故事中,“悬丝诊脉”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24、学校对面楼体改造施工,对临街开窗上课的班级影响很大,为了能够正常上课,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同学们和老师堵住耳朵

B.老师将扩音器音量调到最大

C.关闭教室内的所有窗户

D.停止施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上,使用前,应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________端的________刻度线上处,指针尖应对准分度盘________的刻度线;若指针偏左,应向________调节右盘下方的平衡螺母。

26、在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上,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__________,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运动员最终落回地面,是受到__________力的作用。

 

27、某卫生间的地漏结构如图所示,它能很好地防止下水管内的异味进入卫生间。存水杯和隔离罩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如果地面有足够的水进入存水杯,那么当水不在流动时,水面能到达的最高高度是位置______(填图中的序号)。

28、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________现象.

29、如图所示是“判断重力的方向”实验,为了能与重力的方向形成对比,使用了一杯水,以水面作为参考面,改变悬线OA的方向,可以观察到现象______,由此可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

30、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溶液,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_ )。

31、如图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足利用 ________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后,0.04s接受到回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障碍物距汽车为 ________ m.若以正在倒车的汽车为参照物,障碍物是 __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2、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发生了_____反射;而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其作用是利用光发生了________反射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做得______些。

33、20182月,一辆无人驾驶迷你巴士在南昌试运行,它是一辆“微型公交”,体现了“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科学发展理念。

(1)巴士行驶过程中,以巴士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____的。

(2)为了安全,巴士设计的最大速度是20km/h。若它匀速行驶6km,耗时20min 则巴士行驶的速度是_____ km/h,合_____m/s

34、—轻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20N,将此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16N的拉力拉它,测力计示数进______N;若让两人间时用8N的力拉此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N。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为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用两个相同的纸片分别裁去一个扇形(如图甲所示),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则选择图乙中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如图丙所示,纸维从A下落到B的过程是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已知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与实际物体的尺寸大小之比为1∶8,测得照片上BD之间距离为2cm,则纸锥在C位置时的速度为_______m/s;

(3)取三个纸锥,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丁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则对于图丁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纸锥1、纸锥2、纸锥3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所用钢的密度约为8×103kg/m3,求:

(1)现有一块正方体泡沫钢,质量为0.8kg,边长为0.1m,此泡沫钢的平均密度是多少___?孔隙度是多少______

(2)现有一块8kg的实心钢制防弹盾牌,为了减重,将盾牌部分区域的实心钢替换成大小相同、孔隙度为80%的泡沫钢,使质量减少4kg,则替换的体积是多大______

37、区间测速是指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测速点,通过测量车辆涌过前后两个测速点的时间,计算车辆在该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如图甲。根据图乙信息,有一辆小轿车用11min通过了柜邻的两个测速点,这辆小轿车是否超速行驶了?

38、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请根据它提供的信息求:

(1)D412次动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动车在常州和南京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205

发车时间

090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0、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1、如图中S为光源点,画出图甲中物体AB在白纸板上的影子的区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