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赤峰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一张课桌的高度1.6m

B.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0.8s

C.人步行的速度是30m/s

D.洗澡水的温度是80℃

2、一支粉笔,被用去一段以后,剩下的粉笔

A.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3、关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比为的铁球和铁块,密度比为

B.2kg水凝固成2kg冰,密度不变

C.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

D.固态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大

4、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

C.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静止的

D.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小芳轻敲桌子,小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敲击声,而附近的同学没听到,此实验能说明(  )

A.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B.附近的同学一定处在真空的环境中

C.固体能传播声音

D.固体传声的速度比气体快

6、下列是对考场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考场课桌高度约为80cm

B.物理试卷的宽度大约为40cm

C.考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D.太阳光射进考场,光的传播速度是340m/s

7、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停工

D.小区内禁止鸣笛

8、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面描述的物理现象正确的是(  )

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

9、如图所示,一碗香喷喷的油泼面的做法是:将小条用手压扁擀成宽片,双手左右分开扯成宽面片,投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得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即可。下列关于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煮面时加冷水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从而使汤停止沸腾

B.用烧得滚烫的菜油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说明菜油的沸点较高

C.正在沸腾的面汤关火后停止了沸腾是因为汤的沸点变低的缘故

D.满碗红光说明油泼辣子反射的是红光

10、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列诗句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我们能分辨“鸟语”和“泉声”,是因为响度不同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放歌”时声带没有振动

1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用手捂住耳朵

B.在繁华的街边设置噪声监测装置

C.在居民区靠近马路一边植树造林

D.在摩托车尾部加装消声器

12、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如图像火箭这样的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大熔点低

C.密度小熔点高

D.密度小熔点低

13、下列设计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是(       

A.磁悬浮列车

B.传动轴承加润滑油

C.饮料瓶盖上刻有花纹

D.签字笔笔尖安有滚珠

14、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直线轨道上匀速前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餐盘受到的重力和机器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机器人对地面压力与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餐盘受到平衡力作用

D.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15、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1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17、小璐在照镜子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之后,她认为自己往后退,镜子里的像会变小。下列对“她认为自己往后退,镜子里的像会变小”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她在(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收集证据

D.分析论证

18、如图所示,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

A.

B.

C.

D.

19、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响度

B.音调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音色

20、小明学习光学之后,对光学仪器很感兴趣,下列光学仪器,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山道拐弯处安装凸面镜,主要是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扩大视野

B.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

C.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需要戴凸透镜来矫正

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21、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

B.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

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

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

22、某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物体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2.39cm、12.39cm、12.38cm、12.37cm、12.19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0cm

B.12.382cm

C.12.344cm

D.12.38cm

23、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其中反映“铁化如水”时温度—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24、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为参照物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金刚石制成的玻璃刀可以切割玻璃,这是因为金刚石的_____大.金钢石原子内部是由带正电的 _____和带负电的 ________组成的.

26、20201210日在中国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5.8级地震,惠安也有明显的震感,在地震中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______,具有较大的破坏力,说明它可以传递一种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

27、研学活动中,小明跟随地质队探索自然的奥秘。看到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地质队员携带的探测仪可通过_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从而在夜间判断是否有动物靠近营地。小明看到自己在地面上的影子渐渐变长时,此时属于___________(选填“上午”或“下午”);休息时,小明利用使用后的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水琴”,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嘴依次贴着各个瓶口吹气,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8、下图中,直尺的最小分度是_______,量程是________厘米.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厘米.

29、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分别通过细绳悬挂着400N、150N的A、B两个物体。一个体重600N的人站在地上,当人用力向____(选填“上托”或“下拉”)B物体时,A物体就能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N,人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N。(不计绳的重力和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

30、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清水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所装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______ ,质量最小的是______

31、某同学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为使潜水艇模型下沉,则需要从通气管处 ___________(选填“吹气”或“抽气”),使其受到的浮力 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g取10N/kg)

32、如图所示为光由空气向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折射光线是__,入射角是__度。

3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同。_____(判断对错)

34、误差是测量值与_____之间的差异,_____可以减小误差。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好处是___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

(3)实验中小明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熔化过程中特点是:______;该物质在BC段属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属于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小明完成实验后,想到冬天下雪后虽然户外温度低于0℃,在公路撒上融雪剂后雪依然可以熔化,原因是_________。雪熔化时要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

1)石块的重力.

2)石块的密度.

 

37、一名同学在参加马拉松长跑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以18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跑了5分钟,这一阶段他一共走了多少米的路程?

 

38、体积为120cm3的一块固体,重1.82牛,放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中,

(1)固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多少?为什么会下沉?

(2)当固体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有多大?(g=10N/kg)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是小明将重2.7 N的排球拍离手后在空中飞行的情景,请画出此时排球受重力的示意图。

40、小聪利用平面镜检查弟弟牙齿发育情况,该情景可构建为如图所示的模型,请在图中作出眼睛B观察到牙齿A的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4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甲中物体AB在镜中的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