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B.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60s
D.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2、如图所示,木块A和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则A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和压力
B.重力、压力和摩擦力
C.重力和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3、下列对自然界的物态变化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柱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B.露珠是由水蒸气液化放热后形成的
C.冰花是由水蒸气在玻璃上凝固形成的
D.冰雪消融是水吸热汽化形成的
4、《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下列诗句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C.“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我们能分辨“鸟语”和“泉声”,是因为响度不同
D.“转轴拨弦两三声”中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6、“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动,寒到五月中”,云是汽化形成的,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升华形成的,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热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
7、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乙物质的密度为
8、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9、“阳光大课间”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校园生活。下列关于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体温50℃
B.10s跑400m
C.身高1.65cm
D.质量约为60kg
10、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实验操作正确,若发现指针静止时略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适当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D.将游码向右移动
1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B.地球上与地面不接触的物体也会受到重力
C.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的中心
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12、有一种温度计如图,液柱将某气体密封在玻璃器皿里,利用玻璃管内液面位置标记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降低,管内的液面会向上移动。夏日,将装置由低温的室内移到太阳下,则( )
A.管内液柱向上移动
B.密封气体质量变大
C.密封气体体积变小
D.密封气体密度变小
13、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检测某同学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
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用来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
14、渠县某小区中设置了如图1所示不同颜色的传音筒,现在有三种声音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如图2中的甲、乙、丙是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声音的响度比乙声音的响度低
D.甲声音比乙声音的音调要高
15、下列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D.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6、下列对图中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挖掘机的车轮装有履带是为了增大压强
B.图乙:破窗锤的锤头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C.图丙:浴室铺防滑地砖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D.图丁:自行车安装滚珠轴承是通过减小压力的方式来减小摩擦力
17、水是生命之源,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是因为水升华吸热
B.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C.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滴水成冰,这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18、如图1和2,是一束光分别经过甲、乙两个透镜后的光路图,图中虚线表示透镜的主光轴。图3是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 )
A.甲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凹透镜
B.乙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
C.矫正远视眼的镜片和甲对光的偏折作用相同
D.矫正远视眼的镜片和乙对光的偏折作用相同
19、下列物质中,均有固定的熔点的一组是( )
A.冰、松香、金
B.固态酒精、铁、海波
C.萘、固态水银、玻璃
D.铜、铝、石蜡
20、“厦门三宝”之一的中华白海豚头顶有呼吸洞,可以通过瓣膜调节气流振动快慢,从而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1、在探究“气泡运动”的实验中,下图绘制了三个不同气泡在直玻璃管内运动的s-t图像,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原理是
B.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C.三个气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气泡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22、下列声现象中,主要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超声波清洗
B.倒车雷达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超声波检查身体
23、下列有关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C.一杯水倒掉一半后,余下水的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D.1kg的木块与1kg的铁块相比,铁块的质量较大
24、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如图所示;用较大的力敲同一音叉时发出更响亮的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合理的是( )
A.
B.
C.
D.
25、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它是水蒸气_____而成的,樟脑丸慢慢地缩小以至消失,这是_____现象(两空都填物态变化名称)
26、古时候的大力士可以举起千斤鼎,古代千斤鼎的质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67千克,如果该鼎是由铜制作的,已知铜的密度为8.9g/cm3,则制作这样的鼎需要_______m3的铜。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全碳气凝胶”,其密度仅为0.16kg/m3,约为空气密度的六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如果用这种材料制成同样大小的千斤鼎道具,则该道具的质量为______g。
27、请将图中各测量结果填入相应空格中:甲图中,某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乙图中,冬天某地的温度为______℃。
28、夕阳西下,阳光以与水面成35°的角度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等于 ___________度,折射角 ______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
29、用红色的光照射绿叶时,叶子呈___________色,用黄光照射无色透明玻璃时,玻璃呈___________色.
30、小五同学在阅读课外物理科普书籍时,获取了关于声音传播速度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请仔细分析表格相关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表一 | |
空气温度(℃) | 声速(米/秒) |
﹣10 | 324 |
0 | 330 |
20 | 342 |
30 | 348 |
表二 | |
介质 | 声速(米/秒) |
煤油(常温) | 1324 |
水(常温) | 1500 |
钢铁 | 5200 |
水泥 | 4800 |
(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 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
(3)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___________。
A.介质的材料
B.温度
C.振动的频率
31、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白纸呈______色,红字呈________色。
32、如图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cm。
33、该图展示的是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并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采用了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法”。我们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得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4、为了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从2021年4月份开始我国免费给公民注射第一针第二针以及第三针加强针疫苗,医护人员用注射器吸取药液,这是利用 _____把药液吸到针管里;而针头很尖是为了 _____。
35、物理小组测量一个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用图乙所示方法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如果天平的砝码缺失,如何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小组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测量方案(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左、右托盘中,调节天平平衡
②向右盘烧杯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
③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测出体积
④将小石块轻轻放入左盘烧杯中
⑤计算小石块的质量
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36、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兰州方向行驶。当到达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行驶,从B地到达兰州需要多长时间。
37、质量为50千克的小明坚持骑自行车上学,小明的自行车相关数据见表(已知g=10N/kg)。
车架材料 | 碳纤维 |
车架体积/m3 | 2.5×10–3 |
车架质量/kg | 5 |
整车质量/kg | 10 |
单轮接触面积/m2 | 5×10–4 |
求:(1)自行车整车的重力;
(2)车架材料的密度;
(3)小明骑自行车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38、一辆总质量是3.0×104 kg的货车以72 km/h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 5min,这一过程中货车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1倍,车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是1.5m2。(g取10N/kg)求:
(1)货车对路面的压强;
(2)牵引力所做的功;
(3)牵引力的功率。
39、如图,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最后停在粗糙水平面上的B点处.画出小球在B处时受力示意图.
40、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小球重为10N,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1、按要求作图
(1)一青蛙在干枯的井底,请在图(1)中作出青蛙在P点可以看到的井外的范围.
(2)请在图(2)中做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