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初二上学期一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是空调的制冷剂在室外机(冷凝器)和室内机(蒸发器)之间循环的示意图,关于制冷剂在室外机(冷凝器)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和吸热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需要吸热

2、小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L1=6.80cm、L2=6.81cm和L3=6.79cm,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mm

B.最终测量值应计为6.80cm

C.物体长度的准确值为6.80cm

D.改用分度值越大的刻度尺读数越准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表示体积为1m3铜的质量为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4、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一只空碗底部放了一枚硬币,当后退到某处时,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直到小明又能看到硬币,图乙中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A.

B.

C.

D.

5、下列测量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   

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丙图中发声的扬声器旁边的蜡烛在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中可以通过改变杯中的水量来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C.乙物质的凝固点为210℃

D.乙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0、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只须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11、关于下列所示的四个声音波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其它三个音调不同的是乙

B.与其它三个响度不同的是丙

C.与其它三个音色不同的是乙

D.音调相同的只有甲和丁

12、下列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原理相同的是(  )

A.日晷上针的影子

B.皮影戏中的皮影

C.鸟巢在水中的倒影

D.筷子水面处弯折

13、自然现象中蕴含了大量的物态变化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水结成冰

B.雾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露的形成

14、如图所示,记录了两条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的传播径迹(所有光线均没标箭头)。其中,2、4两条光线在同一直线上。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1、2一定是入射光线

B.3、4一定是入射光线

C.若4是入射光线,则2是其对应的折射光线

D.若1是入射光线,则4是其对应的折射光线

1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s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s时间能读50个字左右

B.健康人的脉搏,1s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s

D.有人说1s就是一眨眼的时间

16、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凌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展开多个项目角逐,在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秒59夺冠,取得新赛季开门红。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苏炳添跑到中程观众就预判他能获胜,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B.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

C.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苏炳添奔跑的速度约为

17、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18、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上相向而行,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速度为20m/s,乙速度为15m/s。如图所示,当甲车经过P点时,乙车刚好经过Q点,以此刻为计时起点,过了20s甲、乙两车相距100m。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车走过的路程为400m

B.乙车走过的路程为300m

C.PQ的距离一定为800m

D.PQ的距离可能是600m

19、小林爸爸驾车通过一段笔直的隧道时,看到路边限速牌如图甲所示,汽车速度表上指针的位置恒定如图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用时6分钟,不计车身长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隧道内汽车最高限速60m/s

C.汽车已经超速

D.隧道长度为4km

2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同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水面“折”枝

C.水中倒影

D.手影

21、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质量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冬天房间开暖气时,热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22、如图甲所示,是在一标准大气下探究“水沸腾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乙、丙两图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安装仪器时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

B.由甲图温度计的示数可知,此时杯中情况如丙图

C.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D.甲图中杯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23、下列光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镜中“路”

B.   墙上“兔”

C.   水中“塔”

D.   空中“桥”

24、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滴水成冰

B.雪融成溪

C.气凝成霜

D.山间起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钢琴演奏家用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_____产生的。弱音钢琴在夜晚也可以练习,当钢琴的弱音开关压下时,琴键的弦槌将会打在被敲击的琴弦前的呢毡上,使琴声变小,这是在_____控制噪声。

26、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指的是     ;而引吭高歌里的指的是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27、20201210日在中国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5.8级地震,惠安也有明显的震感,在地震中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______,具有较大的破坏力,说明它可以传递一种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

28、星期天,爱音乐的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改变琴声的_____,悠扬的琴声是琴弦振动发出的。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29、如图甲所示,A物体重40N,B物体重12N。A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 ______N,如图乙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N,方向为 ______(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

30、自行车的轮胎在充气时,轮胎内气体的密度_____,质量_____

31、物体A重力为20N,如图甲所示,对它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F=10N的作用力,则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N;若如图乙所示,水平力F=10N作用存物体A上,竖直墙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_N。

32、液体 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应用: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甚至变焦。这一现象表明,油的   比水高。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细弯管的长度足够长)中有一段液柱.若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填)边移动.这个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瓶中气体的

 

33、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声音______(选填“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由图可知,图______(选填“甲”或“乙”)是噪声的波形。如图丙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丁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34、如图为小明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车时的情景。请写出其中包含的两条物理知识(如:轮子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不能与例题重复。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的,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称之为___________ (选填“类比法”“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___________ (小钢球/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 ___________,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全反射

小慧在做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时偶然发现:当激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查阅资料,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图甲) (图乙)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1(如水)射向另一种介质2(如空气)时,本来应该有一部分光进入介质2,称为折射光,另一部分光反射回介质1,称为反射光(如图乙所示)。但当介质1(如水)的折射率大于介质2(如空气)的折射率,即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先增大到90度,此时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 是光疏介质。介质的折射率小越小,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理。光在结构上有内芯和外两种不同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

(1)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   (选填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若光由水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48.5°,则入射光以60°的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时   (选填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2)光导纤维的外套相对于内芯介质来说是 (选填光疏介质光密介质);外套的折射率 内芯介质(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红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   (同上)紫光。

 

37、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500cm3的瓶内盛有0.3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2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38、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是重的空吊篮,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质量为的小张同学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小张同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忽略绳重及摩擦g取。求:

(1)内拉力F的功率;

(2)动滑轮所受的重力;

(3)内人对地面的压强;

(4)用此装置匀速提升重物时的最大机械效率。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从温度与室温(20℃)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大致画出温度计读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0、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41、如图所示,小明潜水时在水下处看到了小鸟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小鸟,另一点是小鸟的像,请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小明看到小鸟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