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新余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地面

D.河岸

2、青海盐湖边上有许多巨型的风力发电机,它的每个叶片长约55m,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风扇叶片,制成叶片的杖料应该具有(  )

A.较大的质量

B.尽量小的密度

C.较低的熔点入

D.较好的吸热性

3、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cm

B.40cm

C.20cm

D.10cm

4、如图是眼球成像原理图,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常视力情况下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不注意健康用眼,会导致晶状体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强,使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进入老年后睫状肌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蜡烛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的前方

D.近视眼需要通过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

B. 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

C. 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

D. 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

6、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10cm和15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A.f=10cm   h=20cm

B. f=10cm   h=10cm

C. f=15cm   h=20cm

D. f=15cm   h=10cm

7、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后,温度很高

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

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

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

8、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升华现象

B.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汽化现象

C.寒冷的冬天,窗户出现的冰花是液化现象

D.春天,冰雪融化需要吸收热量

10、“聪聪,该吃饭了!”听见声音,正在做作业的聪聪不用抬头看就知道,那是妈妈在喊他,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1、下列实例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将新鲜蔬菜放入保鲜袋中

B.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

C.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

D.给盛酒精的瓶子加盖

12、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约为19cm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13、下列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原理相同的是(  )

A.日晷上针的影子

B.皮影戏中的皮影

C.鸟巢在水中的倒影

D.筷子水面处弯折

14、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A.立春,冰雪消融

B.寒露,露珠晶莹

C.冬至,千里冰封

D.霜降,霜挂枝头

15、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6、小华用金属管自制小乐器,如图。敲击不同长度金属管,能发出“do(1)”“re(2)”“mi(3)”“fa(4)”“sol(5)”“la(6)”“si(7)”。小华演奏歌曲《两只老虎》中的“快”时,应敲击的金属管是(  )

   

A.a

B.c

C.e

D.g

17、小明同学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数据分别是4.42cm、4.43cm、4.94cm、4.42cm、4.44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4.42cm

B.4.4275cm

C.4.43cm

D.4.53cm

18、生活中有很多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早晨大雾弥漫是升华现象

C.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一种凝固现象

D.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出汗”是汽化现象

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优美的音乐也可能属于噪声

D.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所以次声波没有能量

20、下列对一些有关物态变化的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B.从冰箱里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出现是凝固现象

C.白炽灯灯丝变细是因为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灯丝熔化了

D.北方冬季人们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凝华放热的道理

21、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前 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m/s,后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m/s,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1.4 m/s

B.1.5m/s

C.1.6m/s

D.1.75m/s

22、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

A.“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23、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下雪后往路面上撒煤渣

B.鞋底和轮胎上都刻有花纹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定期给机器的转动轴承加润滑油

24、下列与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有关的估测值与真实值相符的是(  )

A.质量约为250g

B.宽度约为6cm

C.课本封面的面积约为50cm2

D.课本从课桌上掉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20s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___________光源(选填“是”或“不是”)。

26、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__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_____℃。

27、如图所示,在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中,把2mL注射器的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 ______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N,注射器刻度部分长度为10cm,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______m2,测得大气压的值为 ______Pa。

28、大海和同学们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大海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外漂,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_______,压强小。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山顶上的气压比山脚下的气压_______造成的。

29、(1)在图中,圆筒的直径d__cm,秒表的读数为__s;流感时期,市有关部门要求各校师生进行“晨检”。图中是某同学测量体温的结果,示数是__℃,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银的__性质;

(2)在学习“声现象”的知识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

①如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产生的;

②如图丙中__(选填“a”或“b”)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

③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__

30、如下图所示,表示出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一架“波音747”客机正常飞行在9km高度,此时飞机所处高度的大气压值约为________,由图还可以分析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

31、小红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如图所示。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___cm;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___________cm;该弹簧如果做成测力计,则量程是___________

32、图为小亮同学在“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实验过程中的情景,此时他是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时,____________的关系。

33、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像大小的特点,小华同字分别将物体A、B置于玻璃板前,然后用与A、B完全相同的物体A′、B′寻找像的位置,如图(a)、(b)所示。接着,他改变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如图(c)、(d)所示。实验结果,观察到A′、B′总能与A、B的像完全重合。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如图(a)或(b)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如图(a)和(c)和(d)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__________

 

34、让一束白光通过一个正立的三棱镜后,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谱,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现象,它是光的________引起的。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改变另一侧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

a.在表中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_________

b.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靠近远离)透镜.

c如图是他某次的实验情景.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d.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选填)移动.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张强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18cm压力锅的字样,他测得高压锅限压阀的质量为70g,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0mm2。问:(g10N/kg)

(1)这个高压锅工作时,其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

(2)若锅盖面积为260cm2,则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多大才能保证安全?(设大气压p0=105Pa)

37、两个体积相同的木块在水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下列各量:

(1)木块的质量:mA________Mb

(2)木块的密度:ρA________ρB

(3)受到的浮力:FA________FB(均选填“<”、“=”、“>”)

 

38、有一根铁管长520m,甲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声音在温度是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乙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中一支12.50cm的铅笔没有画完,请同学们在图中补充完整。

_____

40、在图中,重 3N 的杯子静止在水平面上,请画出杯子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的物体重8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