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佳木斯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2、如图是同学们学习声现象时所做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图乙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C.图丙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图丁实验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3、如图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

B.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

D.相遇前甲、乙最远相距

4、同学们百米赛跑时,关于比较其运动快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众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

B.终点裁判是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

C.物理学中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

D.物理学中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

5、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                             

D.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6、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植树中,小明听到有人叫他过来帮忙,他分辨出这是张老师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7、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带做得较宽

B.把酸奶吸管的一端切成斜口

C.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

D.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8、教室的门框最接近于(  )

A.1m

B.2m

C.4m

D.5m

9、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

A.米(m)

B.牛顿(N)

C.千克(kg)

D.千克/立方米

10、关于密度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ρ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由公式可知ρV成反比,V越大ρ越小

C.同种物质的质量m跟它的体积V成正比

D.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若其体积增加一倍,则它的密度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1、以下速度最快的是(  )

A.打喷嚏时气流速度约180km/h

B.台风苏拉的瞬时风速60m/s

C.猎豹每分钟跑1800m

D.地震时纵波速度为6km/s

12、一个物体的重力大约是0.5N,可能是(  )

A.一个鸡蛋

B.一张课桌

C.一本物理课本

D.一把学生用塑料三角尺

13、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

14、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实验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15、如图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6、关于下列诗词中的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帆”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涉及的物理知识是光的反射

17、谚语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谚语中有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8、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小组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显现的光路,是因为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B.图示OBOA关于法线对称,由此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C.让一束光沿B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不可能沿OA方向射出

D.将光屏左侧向后折叠,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说明此时反射光不存在

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

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

C.“振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

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0、下列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0.3kg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

C.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约为8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mm

21、图是光通过透镜P、透镜Q和眼睛的光路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P是凹透镜

B.图中的Q是凸透镜

C.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

D.图中的眼睛可用凸透镜纠正

22、唐代诗人储光羲在《钓鱼湾》中写道:“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在下列几种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坐井观天

B.海市蜃楼

C.杯弓蛇影

D.镜花水月

23、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两球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另一个是实心的。甲球是由铝制成的,乙球是由某种铜合金制成的。甲球的体积为40cm3,乙球的体积为10cm3,已知ρ=2.7g/cm3ρ铜合金=8.1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的质量为100g

B.乙球的质量为81g

C.甲球实心部分的体积为10cm3

D.乙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4cm3

24、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不见闹铃声,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

D.该实验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听到提示音开始答题,这是声音传递了__________;飞机低空飞行时,居民家中的窗户振动嗡嗡作响,这是声音传递了__________

26、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最强大脑》的节目中,有位挑战者他把嘴巴靠近红酒杯发声,就能将红酒杯震碎,震惊了所有人。这个表演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图像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______声波。

28、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和B侧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用__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29、如图(a)为手摇音乐盒,其内部结构如图(b)所示:当圆筒转动时,圆筒上凸出的一个个点会拨动钢片使之____从而发出声音;其中,不同长度的钢片发出不同的______演奏出美妙的乐曲;若逐渐远离音乐盒,所听到乐曲的_____将发生变化(以上两格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0、汽车的轮胎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_____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雨天行车时须减速慢行,因为积水的路面会 ______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在高速公路上行车两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驾乘车辆的人员都必须系好安全带,这都是为了防止刹车时 ______给人带来危害。

31、人脸识别技术已在火车站、机场安检有广泛应用,微信、支付宝也可刷脸支付,使现代出行、生活更加便捷,“刷脸”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________立、缩小的________像。

32、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为甲___℃  ___℃ 

33、声音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速度为340m/s,读作_____,其意义是_____

34、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时 ___________相同,这种研究方法叫 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 _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 ___________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 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某工厂有一种金属原料是颗粒状的,为了知道这种金属的密度,技术员找了一个质量是0.1kg的空瓶,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粒的总质量是0.8kg,若在装金属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kg,求:

(1)金属粒的质量是多少?

(2)瓶的容积是多少?

(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

37、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实心圆柱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为。求:

(1)地面受到的压力

(2)地面受到的压强。(

38、从南京到上海的G7013次高速动车时刻表如表所示,若该高速动车长350m,行驶途中匀速通过长1.75km的桥用时30s,求:

(1)这次高速动车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动车过桥的速度为多少m/s?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1

南京

起点站

13︰00

0

2

常州

13︰39

13︰40

136

3

无锡

13︰50

13︰56

175

4

苏州

14︰12

14︰13

217

5

上海

14︰30

终到站

300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我市第一条公路隧道——金顶山隧道全长1265米,该隧道建成后,若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此隧道,请在图中画出其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40、人通过小窗口能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请在图甲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看到的窗外范围______

41、图中,运动员将重 2.7N 的排球推出后,排球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请画出排球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