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汕尾市初二上学期一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在室温下,小明利用一个质量为100 g的玻璃瓶,设计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其步骤如下:①将玻璃瓶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600 g;②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干后,改装满某液体,称得总质量为1350 g.由上述实验步骤,可推算某液体的密度为

A.1.5g/cm3

B.2.0g/cm3

C.2.5g/cm3

D.3.0g/cm3

2、以下选项是小明对声知识的应用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海军可以用声呐发射次声波来探测海底的深度

B.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C.科学家可以用超声波监测海啸和判断地震的方位

D.家里用的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

3、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

A.

B.

C.

D.

4、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到听神经的

D.饼干太干了

5、如图是某主动降噪耳机的消音原理图。该耳机能根据噪声情况产生相应的反噪声声波,使合成后的噪声大大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耳机在声源处降噪

B.该耳机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降噪

C.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响度实现降噪

D.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音调实现降噪

6、如图所示,天气较冷时,戴近视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眼镜镜片容易变模糊,当他进入温暖的房间后,镜片又变清晰,下列与“变清晰”原理相同的是(  )

A.冬天汽车尾气管冒“白气”

B.衣柜樟脑丸“变小”

C.西岭雪山树枝上的“雾凇”

D.教室里的积水“消失”

7、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纯铜制作的球,计算出球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说明该球是空心的

B.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煤油(已知煤油密度比水小)

C.为了减小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火灾时采取弯腰或匍匐姿势撤离,是因为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知识,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高于20Hz的声叫做超声波

B.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9、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该液体质量为20g

B.量杯质量为40g

C.该液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该液体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10、如图所示是新的“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象,请根据这幅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比赛时,乌龟先出发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过三次

D.乌龟在比赛过程中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11、用盐水选种时,需要配制密度为1.06×103kg/m3的盐水。现已有500mL的盐水,其质量为0.52kg,要达到上述要求,采取的方法是(  )

A.加水

B.加盐

C.既不加盐,也不加水

D.无法判断

12、某物理学习小组学习完长度测量,讨论交流列出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量程越大越好

B.读数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C.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出现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3、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两车分别行进900m时,甲所用的时间小于乙车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行驶40s时,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14、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很多具有特殊力学性能的材料。有的材料不但很轻,而且强度很高,可以降低车体自重,减少能耗。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小的(  )

A.密度

B.体积

C.弹性

D.硬度

15、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16、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尺的最左端与物体的左边缘对齐

C.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如果天平右盘下沉,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左调

D.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底部相平

17、“丈”是我国的传统长度单位,1丈约为3.33米,如图所示,一名普通初三学生站在灯杆旁边,则此灯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1丈

B.2丈

C.4丈

D.10丈

18、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植树中,小明听到有人叫他过来帮忙,他分辨出这是张老师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9、下列一些物理数据,合理的是(  )

A.课桌高大约是

B.株洲市冬天最低气温是

C.一个鸡蛋大约是

D.初三学生小明50米跑的时间约为5秒

20、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5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5s~10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在0~20s时间内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5s~10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20m

21、在庆祝2024年新年茶话会上,班里的小红同学用古筝为大家弹奏中华名曲《茉莉花》助兴,优美的琴声引来大家的阵阵掌声。下列关于琴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22、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MN上形成的彩色光带落在bc区域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b处是紫光

B.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C.若将荧光物质置于ab之间,会看到荧光物质发光

D.若将灵敏温度计置于cd间,会看到其示数有显著的升高

23、如果用时间与物体通过路程的比值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则速度的单位可以是s/m,那么(  )

A.10s/m比10m/s快

B.5s/m比5m/s一样快

C.1s/m与1m/s一样快

D.0.1s/m比10m/s快

24、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4倍,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2∶3

B.8∶3

C.1∶6

D.6∶1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如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均选填:(a/b))

26、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音响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音箱播放音乐时,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音箱发声是由于纸盘的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__

27、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糖加热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流体状,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所示,“小动物”慢慢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硬送给小朋友。

28、十月一日小明在电影院看了《我和我的祖国》,人们在电影院各个座位上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29、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生明显变化的声音的特征是__________,这说明该特征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

 

 

30、测量的基本元素是 __________;测量的物理量的记录应该有 __________;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长度叫做 _____,测量长度要选用 __________适当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 _____有关。

31、国庆期间,小丽随父母一起乘坐观光船游览陆水湖时,陆水湖岸边的景物按踵而至。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岸边的景物是______的;若以观光船为参照物,岸边的景物是______的(以上均选填“运动”或“静止”)。可见在机械运动中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______的。

32、20161019,“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______ 如果在对接位置,“天宫二号向地面发一束光,需要1.31×10-3s才能到达地面,对接位置距离地面为______km光速c=3×108m/s

33、“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于空气柱的______产生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

34、某小组同学想测量铅球的密度,准确测得铅球的质量为3.9kg后,测量体积过程如图所示,测得体积为0.5dm3

物质

密度/(kg/m3

19.3×103

11.3×103

10.5×103

8.9×103

钢、铁

7.9×103

2.7×103

(1)计算铅球的密度。( )

(2)根据密度表判断该铅球最有可能是何种物质做成的。( )

(3)用上述方法测量的体积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____.然后调节_____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g,酱油的密度为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_(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将一个烧杯__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图所示的是某座桥的桥头立的一块牌子。现有一辆自重为的大卡车,装了的石子。已知石子的密度为,试通过计算判断这辆大卡车能否安全通过该桥。

37、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0.01m2,容器高50cm,分别装有2.0×10-3m3的水和3.0×10-3m3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ρ酒精=0.8×103kg/m3g=10N/kg,ρ=1.0×103kg/m3);求:

(1)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

(2)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依据题意,下述情境是否有可能出现: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大同一深度Δh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能够达到pp酒精?请说明理由。

38、医用酒精是由无水酒精和水组成的。如图,是小明在药店买的一瓶酒精浓度为95%、体积为500mL的医用酒精,酒精浓度是指溶液中所含无水酒精的体积在溶液总体积中所占的百分比。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则:

(1)这瓶医用酒精中含有的水的体积和质量分别是多少?

(2)该医用酒精的密度为多少?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画出图中的反射光线:

 

 

40、在图中,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所受的力。

41、小铭用大拇指按压弹簧,请在图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大拇指作用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