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方法 |
A | CaO(CaCO3) |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
B | Na2CO3粉末(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C | CuSO4溶液(H2SO4) | 加入过量铜粉,反应后过滤 |
D | NaOH溶液(Na2CO3) | 滴加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镁、锌分别跟足量的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在某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C.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分别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其中一份(图中b)混有少量二氧化锰
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导管和胶管
B.配制溶液
C.振荡试管
D.用滴管吸取液体
5、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以加少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的石灰乳充分搅拌,可制得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蓝色溶液
C.古时,人们制作皮蛋泥,常需要加入熟石灰和草木灰,从化学角度分析二者某些成分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某物质有利于蛋白质凝固变性
D.将镁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到的现象是: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氧化镁
6、“生命只有一次”。青少年必须珍惜生命,好好学习。从上层着火的高楼中逃离,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以站立姿势跑出
B.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从楼梯跑向室外
C.打开窗户跳出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乘电梯下楼
7、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对劳动项目相关内容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解释 |
A | 用装有金刚石的玻璃刀将玻璃裁割成块 | 金刚石硬度大 |
B | 用碳素墨汁书写春联,字迹不易褪色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
C | 给自行车打气,大量空气被压缩进轮胎 | 气体分子本身变小 |
D | 将衣服晾晒在阳光下,衣服易干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A.A
B.B
C.C
D.D
8、下列对有关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图乙,在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等浓度的溶液分解制
C.图丙,表示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D.图丁,向一定量的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9、下列是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B.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扑灭
C.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
D.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
10、部分碳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可用于制造铅笔芯
B.甲、丙部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甲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D.甲、乙、丙三种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11、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气体 | CO | 缓缓通过足量的赤热炭层 |
B | N2气体 | O2 | 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
C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 |
D | MnO2固体 | KCl |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
现象 | 酒精灯熄灭 | 收集一瓶氢气 | 紫色石蕊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 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
结论 | 隔绝氧气能够灭火 | 氢气难溶于水,不和水反应 | 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
A.A
B.B
C.C
D.D
13、在CaO+H2O=Ca(OH)2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O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该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
C.在CaO中Ca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参加反应的CaO和H2O的质量比为28:9
14、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CoCl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粉红色。下列关于钻的预测合理的是
A.Co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
B.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
C.Cu的金属活动性比Co强
D.Co与稀硫酸反应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15、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液体,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其本质原因是
A.元素种类不同
B.原子种类不同
C.分子种类不同
D.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1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CO和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可用于做气体肥料、灭火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18、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都是金属阳离子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D.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9、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丙>乙>甲>丁
B.甲>丁>乙>丙
C.丁>甲>乙>丙
D.甲>乙>丁>丙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提倡在公园里摆摊烧烤
C.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严禁往湖中倾倒生活污水
21、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KClO32KCl+3O2↑
B.4Fe+2O22Fe2O3
C.CO2+CCO
D.CaCO3+2HCl=2CaCl2+H2O+CO2↑
2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O2
C.KClO3
D.C2H5OH
23、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4、每年的11月9日是我国的消防安全教育日。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粉厂和加油站应严禁烟火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为方便充电,手机充电器一直连接电源
D.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25、关于以下科学探究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碳发生还原反应
C.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探究了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2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2
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该粒子带12个单位正电荷
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
27、生活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用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作用。
(2)喝了可乐会打隔,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3)当燃气灶的火焰呈橙红色时,应该调大进风口阀门,其原理是______,使燃烧更充分。
(4)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
(5)铝制品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______。
28、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锶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锶元素位于第_____周期;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往往相同,则金属元素_____(填元素符号)与锶元素属于同一主族。
29、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21年春晚舞台特效采用了长沙某公司研发的“电子烟花”,避免了传统烟花燃放时造成的污染。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物质的燃烧一般需要氧气,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30、“生命吸管”(如图1)是一种小型便携水净化器,可将普通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净水流程如图2。(查阅资料可知: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和软化水质。)
(1)活性炭过滤层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图示中过滤棉的主要作用除去水中________(填溶解性或不溶性)杂质;流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是________(填序号);
(3)可以用______区分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家庭中要杀灭病原微生物并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
31、现有①四氧化三铁 ②洁净的空气 ③铁粉 ④液态氧 ⑤冰水混合物 ⑥河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2、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阅读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17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
(2)原子序数从3到10的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它们具有的共同点是_____。
(3)在元素周期表中,镁与20号元素钙位于同一族。则钙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填微粒符号)。
33、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氧气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是因为氧气能_____。
(2)古代用墨写的字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
34、晚上,静静和妈妈一起做晚饭。
(1)静静发现煮饭所用的大米为“富硒大米”,查阅资料后发现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的功能。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如下图所示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富硒食品可以预防癌症
(2)炒菜时静静看到铁锅底部有炭黑。静静家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产生炭黑的原因是________。
35、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仪器④和⑦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溶质或是进行较多溶液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___(填序号)。
36、氟元素、钙元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构造骨骼和牙齿。右图是氟元素和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这两种元素摘自元素周期表的图示。
其中x=_______,钙的离子符号为____,氟元素与钙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葡萄糖酸钙(化学式Ca(C6H11O7)2)是一种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3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有关气体的探究活动。以下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用E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反应来制取氨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设计了两个方案并进行了相应实验:(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方案一)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如图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好药品,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迅速注入80℃的水至刚好浸没白磷;
③挤压注射器,向锥形瓶内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下降;
④停止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
(注: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下端始终在液面以下,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则:(1)步骤_____(填序号)能观察到白磷燃烧起来。
(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分析对比步骤②和③,可知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若把80℃的水换成20℃的水,重复步骤②和③,对比两次产生的实验现象,还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另一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步骤④中锥形瓶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b处与c处的正中间,当b处白磷燃烧时,a处白磷和c处红磷均不燃烧。
(1)实验中利用了铜的性质是_____。
(2)不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b处白磷燃烧,a处白磷不燃烧
B b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
C a处白磷不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
图一与图二装置比较,哪个更好?_____,理由是_____。
39、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与反应物质量的多少、反应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请根据题目的提示回答有关问题(各举一例)
(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反应物含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3)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40、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的“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
(1)“碳中和、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什么物质?
(2)从能源使用的角度提出一条能帮助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