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咸宁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有害物质中 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6m

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

2、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乙图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较大的冰块进行实验

B.由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C.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把冰放入烧杯中,不用酒精灯加热,冰也会熔化,说明冰的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

3、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天上的彩虹

B.人和猫看见对方

C.铅笔“弯折”

D.墙上的手影

4、“超声洁牙”能有效去除牙龈上的牙石、菌斑,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

A.超声波是洗涤剂

B.超声波引起液体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

C.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D.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5、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如图所示,这是我省某地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踩高跷,对高跷的高度,以下估测合理的是(  )

   

A.0.2m

B.1.2m

C.3m

D.8m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B.体育课上百米赛跑比赛,某中学生取得9s的成绩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7、下列现象(如图)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皮影戏

B.镜中小猫

C.水中倒影

D.牛顿日光色散实验

8、小李同学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1)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2)在烧杯内盛上部分纯水,在水位线处做好标记,并称出总质量

(3)倒出水,擦干烧杯后换上待测液体,使液面到刚才的标记处,再称出总质量

则待测液体的密度为(水的密度用表示)(  )

A.

B.

C.

D.

9、下列四幅图片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红看到地上的书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B.乙图中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发散光原理制成的。

C.丙图中是利用凸透镜来扩大视野。

D.丁图中演员画脸谱时,看到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10、下列图象能反映水凝固过程的是(  )

A.

B.

C.

D.

11、火星的昼夜温差有时可达到一百多摄氏度。如图,“祝融号”火星车在集热窗中利用“正十一烷”材料进行保温。早上,该材料吸热,晚上,该材料放热,整个过程中基本没有气态物质出现,则该材料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升华后凝华

12、关于下列生活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上岸后感到特别凉,是因为天气比较凉

B.水沸腾时壶嘴的白气是壶中的水喷出的

C.冬天雪人逐渐变小是熔化现象

D.湿衣服晾在通风的阳光下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

13、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空气中的氮气液化后形成的液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14、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两车分别行进900m时,甲所用的时间小于乙车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行驶40s时,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15、用盐水选种时,需要配制密度为1.06×103kg/m3的盐水。现已有500mL的盐水,其质量为0.52kg,要达到上述要求,采取的方法是(  )

A.加水

B.加盐

C.既不加盐,也不加水

D.无法判断

16、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是利用了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入冰箱的冷凝器里,在这里制冷剂从气态变成液态;接着,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液态制冷剂又变成气态。下面关于制冷剂在冰箱内循环流动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冷剂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时,发生汽化现象,并放出热量

B.制冷剂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时,发生液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C.制冷剂在进入冷凝器时,发生液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D.制冷剂在进入冷凝器时,发生液化现象,并放出热量

17、我国的名曲《百鸟朝凤》中,唢呐声响起,就使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丛林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唢呐模仿了各种鸟儿叫声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8、2023年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其模拟的鸟啼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调

C.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笛子传播的

D.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19、关于下列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在装有冰块的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盐,罐底产生白霜——凝华现象

B.图乙,人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蒸发吸热

C.图丙,使用铁水浇筑工件——凝固现象

D.图丁,夏天的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汽化现象

20、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冰的密度是

A.体积变小,质量变小

B.体积不变,质量不变

C.体积变小,质量不变

D.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21、关于下图所示的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在使用它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在玻璃泡上涂上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它的示数将会下降

22、飞机向地面俯冲,飞行员看到大地扑面而来,这时飞行员选的参照物是(          

A.大地

B.太阳

C.漂浮的云彩

D.飞机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

C.激光准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D.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

24、对以下数据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讲台的高度约为1.8m

B.人体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D.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kg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 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_____。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_____(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

26、“南京长江五桥”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

(1) 根据设计可知,“五桥”全长约10______(填长度单位);

(2) 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______的;

(3) 通车后,一辆汽车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该桥需要多少时间?______

(4) 已知桥宽30m,一艘120m长的拖轮,匀速垂直完全穿过该桥耗时30s,则该轮行驶速度是多少?______

27、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第5s时,两车相距______m。

28、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则他与平面镜中的像距离______m。若小明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平面镜中的像相对小明以______m/s的速度运动。

29、一竖直水井深10m,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是3.8×108m,则月亮在井中的像离水面 _________m,在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始终捞不到月亮,原来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光的________而成的虚像。

30、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三分之一后,其密度______;医院急诊室中容积为0.8m3的氧气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kg/m3

31、质量为0.1g的雨滴在空中以0.5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下落,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为_______,方向__________;如果雨滴以2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下落,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N/kg)

3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所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感温液_________性质制成的。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_℃。

3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上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______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4、在“测量物质的密度ρ”实验中时,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两种不同液体,先后测量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液体体积(V),共测得三组数据,并在mV坐标系上画了出来,如图所示。可以判定___________(选填“AB”、“AC”或“BC”)是同种液体。则A点对应的液体密度是___________g/cm3,容器质量是___________g,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右图甲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小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在进行安装AB两个夹子的时候,就先安装__________

(2)在此数据中第______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此时看到的情形应是乙图中的______ ;由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

(3)在实验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将水加热至沸腾需要的时间太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N,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4)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

 

37、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两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00米。求:

(1)甲、乙两辆汽车的速度各是多少km/h?

(2)乙车追上甲车需多少s?

38、武汉市道路路名牌从2016年4月起开始全面更新。新路名牌在原有中英文道路名称、方向的基础上新增了道路起止点及距离标识。如图甲是武汉市江汉区青年路上的一块更新后的路名牌,图乙是该条道路上的限速标志。

(1)根据图中的信息,计算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汽车通过全段青年路至少需要多少分钟?________

(2)为保证交通安全,图丙是该道路上的地埋线圈测速系统,用来测量汽车通过该系统时的速度从而判定是否超速。地埋线圈测速系统原理如图丁,汽车完全通过其中的一个埋设于地面的地埋线圈时,主机获得一个感应信号。汽车会经过两个地埋线圈,主机获得两个感应信号。主机测量两个感应信号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得出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已知一辆汽车通过该系统时主机测量出两个感应信号的时间差为0.4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汽车是否超速___________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40、如图所示,给出了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41、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重力 G和靡擦力f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