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初二上学期二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某商务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2s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

A.3.5m/s

B.6m/s

C.7m/s

D.12m/s

2、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凝固图像

B.凝固过程持续了24min

C.该物质在4min时是固态

D.该物质在12min时不吸热也不放热

3、小明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活动中,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所以光斑的形状可能与树叶间缝隙的形状相同,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4、如图所示为一加油站当日的油价,运用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试分析理论上在下列哪个时候加油是最划算(  )

A.春天的早晨

B.夏天的中午

C.秋天的下午

D.冬天的凌晨

5、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的结石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6、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

物质

密度

煤油

干松木

酒精

水银

A.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

B.不同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密度大

D.相同体积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质量一定比铅块的质量小

7、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除了采用“控制变量法”之外,还采用了一种物理实验方法,这种方法与下列哪个实验中用到的方法相同(  )

A.探究声音是否能在真空中传播

B.利用乒乓球和音叉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D.研究光现象时,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

8、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震碎玻璃

9、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这样镂空掩膜会更明亮,调整锁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使镂空掩膜缩小的像成在硅片上,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图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若此时缩图透镜上有一个蜜蜂形状的小污点,则光屏上会出现一个蜜蜂形状的像

C.镂空掩膜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保持镂空掩膜和硅片不动,将缩图透镜靠近锁空掩膜移动一定距离还可以再次成清晰的像

10、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建筑物

C.过山车

D.过山车的轨道

11、在学校的元旦文艺晚会上,初一(10)班的同学们用洪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演唱中涉及下列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优美的歌声是通过大地传播的

B.老师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C.“洪亮的歌声”指的是响度大

D.唱歌时声带振动幅度越大,歌声传播的距离越远

12、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霜落荆门江树空”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白雪却嫌春*晚”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3、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图所示事例中无法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

A.摩托车消声器

B.防噪声耳罩

C.道路隔音板

D.噪声监测仪

14、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不同位置的孔,就会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乐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15、发声体甲和监测器均固定,测得甲发出声音的特性变化如图,则(  )

       

A.声音的音调不变

B.甲振动幅度不变

C.声音的响度不变

D.甲每秒振动的次数减少

1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但无法消除

B.认真操作测量, 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17、北京残奥会会微名为“天、地、人”,是一个充满动感的人形,暗示着残疾人在运动和生活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会徽图形是由三原色构成的“飞”字形,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运动员。下列不是三原色的是(  )

A.黄色

B.红色

C.蓝色

D.绿色

18、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受热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B.受热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C.受热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D.受热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19、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乐器水瓶琴,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敲击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瓶子和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

B.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依次升高

C.用吹气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引起的

D.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吹气,音调依次升高

20、医生使用听诊器可以(  )

A.使振幅增大

B.缩短听声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D.改变发声频率,使单调变高

21、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用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

B.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20min

C.今天教室里的气温约为37℃

D.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100m/s

22、如图所示,为日落的咸阳湖,晚霞弥漫整个天空,绚丽多彩,美不胜收。用手机拍照美景时,手机上的彩色画面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这三种色光是(  )

A.红、黄、蓝

B.红、绿、紫

C.红、黄、绿

D.红、绿、蓝

2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表示矫正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

C.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放大的

D.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

24、杭州亚运会期间,中国健儿以不懈的拼搏书写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华章,体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图中四幅图片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景,关于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接力赛最后一棒的陈佳鹏力挽狂澜,超越日本选手,帮助中国队夺得金牌。跑步时,以观众为参照物,陈佳鹏是运动的

B.全红婵倒立在跳台上,跳台台面距水面,水深,此时全红婵与她在水中的像相距

C.孙颖莎打乒乓球所用球拍的红色面板能吸收所有色光

D.张雨霏凭借出色的臂力游向终点,比赛过程中她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我们喜欢在冬天喝热饮,夏天喝冷饮。细心的小明发现,不管是冬天喝热饮还是夏天喝冷饮,杯壁上都会出现小水珠,这是______现象,冬天喝热饮时,水珠出现在杯壁的______侧。

26、当把饮料管插入牛奶杯中,杯子与饮料管就构成了一个______,管内与杯内液面静止时相平。如图小松鼠正在用饮料管喝牛奶。松鼠“吸”饮料管时,牛奶在______作用下进入到了它的嘴里,随着奶液的逐渐减少,牛奶对杯底的压强会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8、将16克盐完全溶解在50ml的水中,得到盐水的体积为60ml,则得到的盐水密度为______g/cm3。一只小瓶装满水时质量m1=35g,装满酒精时的质量m2=30g,这只小瓶的质量______kg,容积______m3(ρ酒精=0.8×103kg/m3)。

 

29、如图所示,同一个圆锥,正挂时如图甲,倒挂时如图乙,都浸没在水中,则圆锥正挂时受到的浮力______ (“大于”、“小于”或“等于”)倒挂时受到的浮力。若这个圆锥正挂时细线受到的拉力为6N,受到的浮力为4N,则这个物体的质量是______ kg()。

30、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和折断了,这是光的______现象,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____(选填)透镜.

31、如图,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__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 ×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kg。小明倒入碗中加热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古籍《淮南万毕术》记有这样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_____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它类似于_________的装置.

 

33、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如图所示.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即.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   镜,这个虚拟导游是   像(选填“虚”或“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3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可以是气体、______,也可以是固体;在______中没有传播需要的介质。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

1)器材安装应该按照 顺序安装(由上往下还是由下往上)除了如图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2)请你指出图1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 ,这种错误使得测得的温度值 (选填偏小偏大).

3)改正错误后,他们点燃酒精灯后即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表所示.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2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 (填“a”“b”

利用表中数据,在图3中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4)如图4,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果你曾经试过不用核桃钳子捏碎手里的一个核桃的话,你就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手握两个核桃在一起,猛烈挤压却能把它们挤碎,如图所示,请解释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

 

 

37、图中是搬运砖头的独轮车,使用时可视为杠杆,其支点为车轮的车轴处“O”。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请解答以下问题:

(1)在图中画出重力G的力臂

(2)求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的大小。

38、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2m3,漂浮在水面上,g10N/kg.求:

(1)木头的质量;

(2)木头的密度;

(3)木头受到的浮力,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在如图中画出光线AO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折射角(y)。

40、如图所示,是一个静止在指尖上的汤匙,此时汤匙受 ___________力,请画出这个汤匙的受力示意图。___________

   

41、如图,S是点光源,S′是S通过平面镜形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及入射光线SA对应的反射光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