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在学完光的直线传播后,小明用自制的简易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屏上烛焰正立的像会上移
B.遮住小孔上半部分,屏上烛焰的像的下半部分将缺失
C.若改变小孔的形状,薄膜上烛焰的像的形状也随之改变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简长,烛焰的像会变大变暗
2、图所示的是小东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教科书上“八”字放大的像,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八”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教科书上的“八”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教科书上的“八”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D.教科书上的“八”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运动的
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4、下列现象中与日食原理相同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看见不发光的课本
C.海市蜃楼
D.桥在水中的倒影
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在道路两旁植树种草
B.开会前,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机场的工作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
D.在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仪
6、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应用到的实验方法主要是转换法
B.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需要改变拨动尺子的力度
C.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不能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D.探究声音音色的影响因素时,需要同时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和拨动的力度
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 水里的“折筷”
D. 镜中的花瓶
8、2023年12月15日,我市大雪,全市中小学生居家学习一天。大连冬季除雪坚持“机械为主,融雪剂为辅”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融雪剂可使雪汽化
B.融雪剂能降低雪的熔点
C.雪升华放热
D.融雪剂可在所有环境中大量使用
9、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光学的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循迹追光之路吧。
(1)题图是小明结合追光年代尺梳理的思维导图,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 金燧取火 B. 小孔成像 C. 隔墙观景 D. 削冰取火
(2) 题图甲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为了使拍摄的人像变大,应使( )
A. 相机前移,镜头前伸
B. 相机前移,镜头后缩
C. 相机后移,镜头前伸
D. 相机后移,镜头后缩
(3)巡天空间望远镜可获取宇宙全景的高清晰图像,成像原理与下列哪种类似( )
A. 小孔成像 B. 平面镜成像
C. 汽车观后镜成像 D. 凸透镜成像
10、小燕家进行了以下几项装修,你认为不能减弱噪声的一项是( )
A.安装高音喇叭
B.封闭阳台
C.给卧室铺地毯
D.安装双层玻璃窗
11、下列关于长度、时间和质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
B.教室里普通课桌的高度为2.5m
C.普通初中男生跑完1000m大约需要2min
D.普通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是5s
12、一辆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测得它最后0.3m所用的时间为0.3s,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2m/s
B.1.1m/s
C.1m/s
D.0.4m/s
13、如图所示,为了培养学生安全出行的意识,某校携手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才会快乐”的户外交警体验活动。体验者——中学生探探对有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交通指示灯距离地面的距离约为3dm
B.绿灯熄灭后黄灯每次亮起的时间约为10s
C.探探的质量约为50kg
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为20dB
14、小明对生活中的热现象的解释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将湿衣服晾在通风且光照充足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
D.冬天,树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15、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另一侧距凸透镜中心10cm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cm和6cm处,两次成的像( )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16、如图是内蒙古军区某边防连官兵在林海雪原进行耐寒训练的场景,与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玻璃上的冰花
C.游泳后上岸的人觉得冷
D.蜻蜓和植物上的露珠
17、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我们看到月季花是红色的,是因为它( )
A.发出红光
B.吸收红光
C.发出各种色光
D.反射红光
18、0℃的冰与0℃的水相比(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冰与0℃的水一样冷
D.冰和水状态不同,不可比较冷热程度
19、水烧开后,壶嘴上方有大量白气冒出,下列现象与上述“白气”成因相同的是( )
A.吃冰棒时常出现冰棒粘舌头的现象
B.冬天,大巴车窗内侧出现冰花
C.放置在冰箱内的蔬菜水果容易变蔫
D.冬天,室外佩戴口罩,眼镜片上会出现雾
20、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给搅拌机装上罩子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车喇叭禁鸣
21、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4倍
B.两名同学在时相遇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整个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3倍
22、如图,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蜡烛放在图中0~30cm区域时,应用此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当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变大
C.若蜡烛放在图中30~40cm区域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
D.若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2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6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当u=20cm时,在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8cm处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24、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25、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则此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光的传播方向是________(选填“从空气向玻璃”或“从玻璃向空气”)。
26、人们通常选用金属钨制造灯丝,这是因为钨的 .气体打火机内用的是丁烷气体,这是用 的办法将丁烷变为液态,贮存在打火机里的.对于高烧病人,可采用“物理降温法”,也就是向患者身上擦拭酒精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这主要是利用了酒精 .
27、利用杠杆投掷石球,如图所示,作用在A点的力沿_______方向时最小,若力沿c的方向时力臂_______(选填“变长”、“变短”)。
28、(1)如图甲所示,铅笔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是________cm;若此刻度尺遇冷收缩,则所测结果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如图乙所示,该秒表的小圈表示分,大圈表示秒,则该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秒。
29、2016中国网球公开赛于10月9日落下帷幕.如图是获得男单冠军的穆雷击球的一个瞬间,在网球与球拍接触过程中,发生了____能和____能的相互转化.
30、下列图片是课本中的插图,请写出它们涉及的物理知识。
(a)演员从蹦床上跳起 ;
(b)拉动铅笔上的书本 ;
(c)压紧米后将筷子提起 。
31、在台灯上都装有一个灯罩,它能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线向下照射,以提高照明的效率,这利用了光的________(选填“沿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被台灯照到的桌后面会留下一段阴影,这是由于光________(选填“沿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造成的,人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灯下被照亮的白纸,是的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2、2020年11月18日,重庆来福士广场当选“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来福士广场的塔楼设计源于重庆积淀千年的航运文化,分别以350米及250米的高度化形为江面上强劲的风帆,故又名“朝天扬帆”,如图所示。它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3、国庆长假,小张乘坐爸爸的汽车到郊外游玩,细心的他观察到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求:
(1)此时汽车的速度是______km/h,合_____m/s。
(2)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45km,需要多长时间?(________)
34、如图所示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mL,从图可知容器内水中的固体体积为_______________cm3.
3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
(2)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_可以传声。
(3)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
36、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建材。他将540N的建材匀速提升了25m,用时100s,已知工人的拉力为300N。试求:
(1)这次提升建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这次提升建材,工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7、如图所示,在水平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分别位于A、B两点,同时沿图中所示方向匀速运动,已知AC=100cm,BC=180cm,甲的速度为0.4m/s
(1)甲物体运动到C点的时间?
(2)为使甲、乙两物体刚好在C点相遇 ,求乙物体的速度?
38、备受关注的西成高铁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当CRH3A型动车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即将进入某一隧道,在距隧道口800 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求:
(1)司机从鸣笛声到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通过的路程是多少m?
(2)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
(3)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39、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上,请画出完整的折射光路的大致方向。
40、小明用绳子拉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移动,请画出木箱的受力示意图。
41、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及再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