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初二上学期二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速度图线与时间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的路程。由图象可知,0到60s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车在40s时相遇

B.20到60s内,b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40s时,小车b在小车a的前方

D.40s时,a、b两小车相距800m

2、师生入校已进入“刷脸”时代,老师和同学们进校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后确认相关信息,即可迅速开闸放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刷脸时,人脸经摄像头成正立的虚像

C.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D.刷脸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

3、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B.若甲、乙质量相等时,

C.若甲的体积为时,其质量是60g

D.若乙的质量为15g时,其体积是

4、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50cm处,以10cm/s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B.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的速度为20cm/s

C.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40cm

D.当平面镜顺时针转到与水平面夹角(如图)时,则铅笔的像与铅笔成120°角。

5、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

C.深秋的早晨,“雾凇”晶莹﹣﹣凝华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

6、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社会,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6℃

B.一个鸡蛋的质量是50g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dm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阳光下人的影子

C.池水看起比实际的浅了

D.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树的倒影

8、根据《国旗法》国旗通用尺度定为五种,在必要时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而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是全国升降的国旗中最大的,旗长为5米、宽3.3米,通过观察图片信息可判断出天安门国旗杆的高大约是(  )

A.10m

B.30m

C.60m

D.90m

9、如图所示。小刘买了一双国产品牌“李宁”球鞋,穿上新球鞋的小刘发现,球鞋也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走路时,球鞋与地面的摩擦是有害的

B.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小刘在冰面上行走打滑时,球鞋与冰面的摩擦力变大

D.小刘站在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的自动扶梯上时,球鞋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10、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  )

A.等于0°

B.小于30°

C.等于30°

D.大于30°

1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12、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个“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水凝固成冰,吸收热量

B.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减小

C.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密度变大

D.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约为

13、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14、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15、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日食现象是北沿直线传播造成的,而月食不是

16、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00g的是(  )

A.一头大象

B.一张课桌

C.一块橡皮擦

D.一个苹果

17、如图所示,晓华家的小猫每天都要在镜子前美美地欣赏一番。当小猫逐渐靠近平面镜时,它在平面镜中的像(  )

A.逐渐变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B.逐渐变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

C.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D.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

18、为了探究声音的传声效果与不同介质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弱

B.用力吹一根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体验声音的变化

C.用牙轻咬铅笔上端和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轻敲铅笔下端,比较两次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19、如图,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声音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B.它们的音调相同、响度不同、音色相同

C.它们的音调不同、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它们的音调相同、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20、你认为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约

B.人步行速度约为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D.初中生体重约

21、一运动员在一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内的平均速度为,10s到达终点,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22、三江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0.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蜻蜓在水中的像(  )

A.是一个倒立的像

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在水面下0.5m深处

D.与蜻蜓相距1.2m

23、在探究“气泡运动”的实验中,下图绘制了三个不同气泡在直玻璃管内运动的s-t图像,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原理是

B.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C.三个气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气泡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24、小明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A.3.4cm

B.4.4cm

C.3.40cm

D.4.40cm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冬天早晨起来,窗户玻璃上有水珠,这是_______现象,水珠在玻璃的_______(内或者外)侧,外面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类似于_______镜功能的结果,同时这也是显微镜____________(选填“物镜”或者“目镜”)的成像原理。

2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选填“大”或“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27、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如图所示,汽车这个时候的速度是   km/h.

 

 

28、在昆明烧水,水温不到100℃就沸腾,是因为昆明气压低,水的_____低.水烧开时,壶嘴处产生白气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现象.

29、小明新买了一瓶标有“4L”字样的纯净水,已知水的密度是,则水的质量是______kg。小明从瓶中倒出2L的水,瓶中剩余水的密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小达同学从书本上了解到冰块可以给发烧病人进行物理降温,周末他决定研究冰块的熔化现象。他将一质量为200g的冰块放入空玻璃杯中,冰块完全熔化后,水的质量是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cm3,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化情况是:________。(ρ=0.9×103kg/m3

31、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钟声是由钟的_____而产生的,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_____m/s。(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

32、如图为小锐家墙壁上的15块镜面墙贴,对着墙贴哈气时,镜面会变模糊,这个过程通过______的方式使气体液化;沙发在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整个沙发在每块镜面墙贴中所成像的大小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33、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声音具有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其中利用乒乓球来放大音叉振动的方法被称为 _____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

34、在织布厂里,常有干湿泡温度计,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构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选填“高”或“低”),干泡温度计示数为15℃时,表示当时的气温_______(>/=/<)15℃.在相同室温的条件下,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越大,就表明室内空气越_______(填“干燥”或“潮湿”).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某同学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后,对该实验作出如下总结:

(1)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 _______

(2)多次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_____

(3)若实验时玻璃板没有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稍稍倾斜了一些,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小华利用透明水槽、细线、刻度尺、一个边长为10cm不吸水的正方体物块和足量的水等器材,测出了物块和鹅卵石的密度,其测量方法如下:

A.如图甲所示,小华将物块放入水平桌面上的水槽中,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cm;

B.如图乙所示,将鹅卵石放在物块上,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1.4cm;

C.如图丙所示,用细线将鹅卵石系在物块下方,然后放入水中,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9 cm。

请根据以上测量数据,计算:(g=10N/kg,ρ=1.0×103 kg/m3

(1)正方体物块的密度;

(2)鹅卵石的密度。

37、小明和小军想估测一段铁路长,但由于没有合适的直尺所以不能如愿以偿。学习了声学的知识后,他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实验:小明在一段铁路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军在这段铁路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记录两次响声的时间差为2s

(2)查阅资料:小明和小军上网查询了一些关于声速的数据,如下表:

请帮他们计算出这段铁路的长。(保留一位小数)

38、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

求(1)求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

2)液体密度为多少kg/m3?(ρ=1.0×103 kg/m3)。

3)如果用这个瓶子装满硫酸,则最多能装多少质量硫酸?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完成光路图

 

 

40、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41、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上滑,作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