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句子回答问题。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一个“______”点明作者是逆流而上。
【2】找出句子中的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从声音的角度描写景物,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2、多音字组词
卷:juàn(______)juǎn(______)
抹:mǒ(______)mò(______)mā(______)
差:chāi(______)chā(______)chà(______)
3、课内阅读与积累。
1.你用甘甜的乳汁,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挽起高山大海。你用_________,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学到了很多富有哲理的文章:《最大的麦穗》告诉我们_________;《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我们还接触了一些托物言志的诗文,如:于谦借“石灰”表达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的志向。
4、加一笔,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日(____)(______) 月(____)(______)
大(____) (______) 木(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画家抱着精致的乐器低低地唱。 (______)
(2)他的职务是把小虫赶走。 (______)
(3)这哭声显得格外凄惨。 (_______)
(4)他想靠着这急迫的声音把主人留住。 (_______)
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浣溪沙
游薪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解释下列字词。
浸:______________ 萧萧:______________ 休:______________
【2】本词上阕描绘的是______________的山林景致。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是一个_______句,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
【4】苏轼写这首词时,正以戴罪之宫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原本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而我们却从“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5】请你回顾自己学过的和课外积累的诗词,想一想关于感叹时光流逝、催人奋进的诗句有哪些,然后写下来。(至少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梅 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1】结合首联、颔联的内容,简要分析本诗中梅花意象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简要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从诗体上看,《春夜喜雨》是一首近体诗中的______。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那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
赵州桥(片段)
这座桥( )坚固,( )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在文中的□内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短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固——______ 美观——______
【5】仿照短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我理解。
我的彩色铅笔,
是大森林的精灵。
我的彩色梦境,
有水果香,有季节风,
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在溪水里流动……
【1】“叮咛”的意思是( )
A.反复地嘱咐
B.水滴落下的声音
【2】仿照课文写一写。
我的彩色梦境,有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还有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舞蹈……
【3】文末的省略号省略的是( )
A.溪水里流动的物体
B.许许多多的梦境
11、课外阅读。
摸书
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
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
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发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当一本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切,都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版式的内页,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其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这话的神气像似沉浸在一幅迷人的画里。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的。”但我没说,因为她早已懂得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嗜书如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久不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也在书里。”请从文中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提到“翻翻、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书的韵味。三个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读书人对书的感情十分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请从8至10段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写一写你的见解。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见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想到“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的”,请结合全文和你的感悟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金钱橘
我的家乡——贵州省惠水县,人们称它为“橘乡”。这里盛产的橘子远销国内外。这里的橘子品种很多,深受人们欢迎的要算金钱橘了。
金钱橘树在春末夏初开花,花儿是白色的。在翠绿的枝叶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微风吹过,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不久花谢了,满树结起了小小的绿色橘果,这时候的金钱橘又酸又硬,像小苹果一样,还不能吃,到了秋天,金钱橘便成熟了。
秋天,这是我的家乡最美丽的季节,村村寨寨橘园里像落下了绚丽彩霞,到处红艳艳,金灿灿。那满园深绿的橘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金钱橘,把树枝压弯了。秋风掠过,一阵阵浓郁的橘香飘来,令人心醉。
金钱橘圆圆的,像铜钱一样大小,所以人们称它“金钱橘”。把它剥开以后,你可以看到里面有七八瓣瓤,每瓣都像弯弯的月牙一样,只要取一瓣放进嘴里,满口就充满了甜甜的汁水。
金钱橘全身是宝。核心可以治感冒,果肉可以做罐头,橘叶、橘络、橘皮都可以制药, 能根治很多疾病哩。
啊!金钱橘,家乡的金钱橘,看到它,使我感到我们生活的美好,吃着它使我感到生活比蜂蜜还甜。我是多么喜爱家乡的金钱橘啊!
【1】请你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_____)的枝叶 (_____)的橘树 (_____)的季节
(_____)的橘香 (_____)的彩霞 (_____)的汁水
【2】填空。
(1)金钱橘________(什么时候)开出小白花,花谢后结出小绿果,________(什么时候)成熟。
(2)成熟的金钱橘________(形状),像铜钱一样大小,________(颜色)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 ”。
【3】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话,用“ ” 画出来。
【4】金钱橘深受人们欢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螃蟹足的功能
螃蟹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外形丑陋奇特。而它的足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没有了足,就无法生存。
螃蟹的足是爬行工具。它的足共有五对,其中四对是一样的。因为它有独特的爬姿——“横行”,所以别看它足多,爬起来好像互相牵扯,影响速度,可事实上它却一点儿也不含糊,它的足很灵活地来回摆动,而第一对足总是高高朝上翘着,显得气宇轩昂。
螃蟹的足更是捕食工具。参与捕食的主要力量是第一对大足,人们把这对足称为“鳌”。它在爬行时,鳌张开着用来捕食,像厉害的古代兵器,它的两只鳌收缩自如,能把食物送到嘴里,就像外国人吃饭时所用的刀和叉,伸展自如。
螃蟹的足还是它的“护身符”。当你用手去捉螃蟹时,它会愤怒地举起大钳——鳌,仿佛在告诫人们不要再靠近。当人们稍不慎,被它钳住时,想摆脱没那么容易,非得受一番罪不可。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它连同你不幸的手一起放在水中,它会即刻松钳。如果侵犯者强大,招架不住时,它便会忍痛断钳,逃之夭夭。
螃蟹的足也是最佳的“挖土工具”。螃蟹的洞通常在海边、河边的平滩中,或者在滩边的斜坡上。它不借助任何别的工具,只靠那五对足,竟能挖出一个很深很长的洞。一般它是用四对小足扒土,用鳌把泥土推开,也就是说,它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整当作“推土机”。
螃蟹的足又是巧妙的“攀附器”。螃蟹在各种物体上或石堆、草丛、泥浆中爬行,全靠那几对足起着特殊的作用。它能在很陡的坡上自由爬行,那尖尖的足如锐利的刺刀和有力的根须刺入或黏附在物体表面。
所以,螃蟹的足堪称多功能,多用途。试想,螃蟹失去了足,就像失去了生命,再也难以“横行”,难以有所作为。
【1】根据短文内容判正(√)误(×)。
(1)螃蟹因为足多,影响了行走速度。(____)
(2)螃蟹在遭遇强敌时便会忍痛断错。(____)
(3)螃蟹的足就如同生命一样重要。(____)
(4)螃蟹的鳌是扒土工具。(____)
(5)螃蟹的五对足功能一样。(____)
【2】文中第五段划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举例子 C.打比方 D.作比较
【3】螃蟹的足有哪些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春的消息(节选)
风,( )了树的枝条;
水,( )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 )。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
飞过树林,飞上山冈,
到处有春天的( )。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
它( )着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 )住它,
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1】将诗歌补充完整。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盼望——(_______) 爱怜——(______)
【3】画“~~~”的句子中的括号里的两个词用的好。试分析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说说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式变换,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1)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不能算偷。(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改写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乡美,是一个世外桃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变换句子
1.为主人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 (改病句)
2.我们讨论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改病句)
3.摄像机把客人的资料输入电脑。(改为“被”字句)
17、句子训练营。
(1)按要求写句子。
①经过思考,他竟把这道难题做出来了。(改“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教室里的一块玻璃被小明不小心打碎了。(改“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只有……才……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①这里( )没找到金子,( )这里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
②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 )军人( )能如此镇定。
③( )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 )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④彼得想,( )这里真能种花的话,用不了几年他( )会成功的。
18、句子乐园。
(1)是 的 我国 春节 节日 传统 (连词成句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2)小蝴蝶在花丛中___________。 (补全句子。)
(3)端午节要吃粽子啊 (给句子标上合适的标点。)
19、句式转换。
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仿照着写一写。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月亮出来了,撒下光辉。
__________
21、看图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