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咸阳初三下学期二检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铝锅形成致密氧化膜:4Al+3O2═2Al2O3

C.酸雨的pH小于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3、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5、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7、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燃烧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A.A

B.B

C.C

D.D

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9、关于电解水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Cl溶液(H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1、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石雕印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13、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

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14、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5、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16、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混合物:硬水、澄清的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C.化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17、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酚酞试液

Fe2O3粉末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现象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18、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1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A.A

B.B

C.C

D.D

20、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21、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2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23、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4、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25、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26、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工业废水会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 某工厂利用中和法处理含硫酸的工业废水和含氢氧化钠的工业废水( 已知两种工业废水的密度均为1.05g.L-1,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5%)。废水处理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8则紫色石蕊试液遇到处理后的废水呈________________色。

(2) 室温下,若要使处理后的废水pH=7,试计算a的值(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________

28、生物课上,同学们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使用到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氯化钠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1)生理盐水的溶剂是___________

(2)用氯化钠固体配制生理盐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药匙、玻璃棒、托盘天平和___________(填标号)。

A.胶头滴管

B.烧杯

C.酒精灯

D.漏斗

(3)20℃时,某兴趣小组同学分别按照如下方法配制甲、乙两份氯化钠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甲___________乙(填“>”“=”或“<”)。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减小

B.将4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10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0.6g

C.将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为100.0g生理盐水,需要加水82.0g

D.配制2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50.0g,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29、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KC1的溶解度为_______g。

(2)依据表中数据,绘制KNO3和KC1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选填“a”或“b”)。

(3)40℃时,现有质量均为100g的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饱和溶液,若将它们同时降温至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水的质量大于氯化钾饱溶液中水的质量

B.降温至10℃时,析出的KNO3晶体质量比析的KC1晶体质量大

C.降温至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D.当温度降至20℃和30℃之间的某一温度,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30、1)用化学用语填空

4个氨分子_____

3个氢氧根离子_____

③水银_____

④氦气_____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三大化石燃料中,较清洁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 1820 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4)如图①②中属阳离子的是_____ 填离子符号),该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17 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5)已知 RM 两种元素离子 R+ M2-核外电子数相同,且R的核电荷数为 11,则 M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

6)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微观过程可以表示为:

请将下图对应序号填入上述反应微观过程的对应框图内_____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1)5个钠原子_______

(2)氢离子______

(3)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_

32、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最简单方法是做_____实验.

(2)鸡蛋中主要的营养素是_____(填“糖类”或“蛋白质”);能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是_____

(3)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_____

33、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 23%   B. 46%   C. 55%   D. 7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酒精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现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那么溶质和溶剂的份上个数比为1:3,质量比为46:54 。故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6100 ×100%="46%" 。故选B

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型】单选题

束】

15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溶剂是______

(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溶剂是____

(4)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5)5%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

34、(8分)我市初三学生5月16日进行理化实验操作考核,其中一项是“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 ___g,右边的托盘上需放左边的托盘相等质量的纸,其目的是 ;若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2)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而不选用100mL的量筒,其目的是

(3)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并在方框中 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

(5)小明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如下操作,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B氯化钠固体不纯;

C量筒量取水前先用蒸馏水润洗;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E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

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在瓶外

G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留有少量蒸馏水

 

35、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I(如下图),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

b.往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据此现象说明在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_____不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36、 CHOSCuNaCa 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请将其化学式填入空中:

①用来降低土壤酸性的物质_____

②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盐_____

③能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的盐是_____

④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成分之一是_____

⑤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的碱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的操作是:________,其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2B实验中设计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3C实验中测得氧气含量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D实验分液漏斗里是NaOH溶液锥形瓶中是CO2,将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当同学发现气球涨大认为反应发生,但桐桐认为还应该补充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

38、一些金属易生锈,某同学对铁锈进行探究,探究铁锈的成分,进行如下的实验

1)请指出图中的明显的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氧化碳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铁锈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由此推知,铁锈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从而推断出空气中的 ______________  参加了铁生锈的反应。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图所示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_____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为_____,写出溶液变浑浊的两种原因__________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____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不包括指示剂)_____

4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活性炭净水的原理是_____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_____

3)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石灰浆),铁桶受到腐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