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固体 | 观察颜色 |
B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
C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
D |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后回收二氧化锰 | 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稀释
B.酒精挥发
C.酒精燃烧
D.酒精溶解碘
3、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NO2
B.CO2
C.SO2
D.PM2.5
4、小明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
B.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C.燃烧时火焰分成三层
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5、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
B.金刚石
C.生铁
D.水
6、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7、琳琳妈妈做的蚝油生菜清甜爽口,汤汁好吃。生菜可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
8、用下图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所放白磷、红磷均为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被铜片隔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气球会持续膨胀
B.白磷a燃烧而白磷b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C.铜片的作用是防止白磷a燃烧时火星溅到红磷c上
D.白磷a燃烧而红磷c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9、如图是一台复印机,它利用了下面哪种物质的性质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氮气
10、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酒精需要密封保存——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C.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化学变化——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色
11、学习化学能培养我们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宏观与微观: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差异,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变化与守恒:2gH2和20gO2充分反应生成18g水
C.模型与推理:CO2使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化学变化
D.实验与探究:往水样中加肥皂水后振荡,出现较多泡沫,说明水样是软水
12、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电解水实验中因加入少量硫酸钠,导致收集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B.用托盘天平称量5.1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砝码和物品放置颠倒,导致称量结果偏小
C.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13、对铟、铱、锌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化学家是
A.侯德榜
B.拉瓦锡
C.道尔顿
D.张青莲
14、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重大贡献是建立分子学说,他提出: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且等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越大,摩尔质量越小。现有两个密闭容器,分别装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体积:甲>乙
B.原子数目:甲<乙
C.分子数目:甲>乙
D.摩尔质量:甲>乙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锌(碳) |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
B | 氯化钾(二氧化锰) | 加足量水,溶解,洗涤,烘干 |
C | CO(CO2) |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溶液,并干燥 |
D | CaO(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A.A
B.B
C.C
D.D
16、下列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A.焚烧秸秆,增肥环保
B.骑车出行,节能减排
C.明矾净水,杀菌消毒
D.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17、在 的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为空气污染物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共有3种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质量比为15:16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剧烈燃烧,引起爆炸
C.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氧气验满
B. 点燃酒精灯
C. 闻气味
D. 倾倒液体
20、下列事实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湿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D.6000L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21、对物质的鉴别和分离提纯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部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 加铁粉、过滤 |
B |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 加稀硫酸 |
C | 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CuO | 通入氧气加热 |
D |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O2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
A.A
B.B
C.C
D.D
2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 观察颜色 |
B | 鉴别氮气和氧气 | 分别取样到两集气瓶中,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
C |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 点燃该混合气体 |
D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加入明矾 |
A.A
B.B
C.C
D.D
23、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更直观。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A.
B.
C.
D.
24、“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蚕丝织布
B.谷物酿酒
C.烧制瓷器
D.冶炼青铜
2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20 | m | 16 | 14 |
反应后的质量/g | 4 | 6 | 60 | 50 |
A.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是1:4
B.m的数值为64
C.反应中Z、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D.Y一定是化合物
26、下列关于分子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干冰制冷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D.水冻成冰后,分子不再运动
27、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一种物质为单质,另外两种物质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填化学式),
(1)若甲为单质,则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
(2)若丙为单质,则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
28、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属于____反应。
29、请根据题意,选择下列词语填空:“饱和” “不饱和” “浓”“稀”“一定”或“不一定”。
已知: 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食盐和熟石灰的质量分别为36 g和0.17 g,现有甲、乙两只烧杯各盛100g水,在20℃时,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在甲烧杯中加入30g食盐,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甲,则甲为________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多,所以属于_____溶液。
(2)在乙烧杯中加入1g熟石灰,充分搅拌后得浑浊液体,过滤得到溶液乙,则乙为______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少,所以属于______ 溶液。
(3)由实验可知,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________ 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________ 是不饱和溶液。
30、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或数字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_;
(3)锌离子______;
(4)8个硫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6)粒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则X=______。
31、实验小组同学要测定某块农田土壤的酸碱性。
(1)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要将固体与液体分离须进行的操作是 。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比色卡对照后得出pH<7,则该片土壤显 性,为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可以向土壤中撒适量的 。
3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加热氯酸钾:______。
(2)甲烷(CH4)燃烧(其燃烧产物与蜡烛燃烧的产物完全相同):______。
3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1)~(4)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
(1)8种元素中,其原子核内可能没有中子的是_____________。
(2)8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
(3)由②④⑥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8种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的是_____________。
(5)元素⑦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人眼直接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4、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表示单质的是_______,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
35、2021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发掘。至今三星堆已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等一批珍贵文物。
(1)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这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______。
(2)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应用碳-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原子,它们的共同点是原子核中______数相同。
36、(5分)用你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解释:
(1)我国古人用墨(用炭黑制成)书写、绘制的字画能够长期保存是由于 。
(2)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及时用水冲洗,原因是 。
(3)用湿布盖灭因少量酒精洒漏而着火的桌面,其灭火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 。
(4)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煤做成蜂窝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37、实验室常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探究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
(3)甲烷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且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实验室里也可利用上述装置通过加热无水酷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则制取装置为_______。
38、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1)实验(如图1所示):烧杯 (填序号)中溶液会由无色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如图2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说明理由 。
3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1)A装置中的固体物质X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B装置中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40、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请简述水体污染的三类主要来源及相应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