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鹰潭初二下学期一检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读“南方地区地形图”,图中ABCD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

B.东北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2、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确定,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差异 B.地形差异 C.降水差异 D.地形、地势差异

3、若图幅大小相同,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陕西省地图

D.西安市地图

4、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我国目前是世界第几大经济体(   )

A. B. C. D.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面的行为合适的是( )

A.在山东建椰子加工厂 B.在内蒙古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C.在新疆建棉纺厂 D.在海南大规模种植小麦

6、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缺乏大江大河

B. 气候干燥少雨

C. 水体污染严重

D. 支持内地建设

 

7、黄土高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下列名胜古迹不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

A. 晋祠、平遥古城   B.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黄帝陵

C. 龙门石窟、古城开封   D. 大同云冈石窟、永乐宫

8、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首个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列做法符合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是( )

A. 将污染性企业限期搬出市区及河流沿岸 B. 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勤俭节约

C. 严禁乱扔垃圾 D. 禁止在景区乱刻乱画

9、关于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合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B. 祖国内地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

C. 香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D. 香港所有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来自祖国内地,工业都已经转移到了祖国内地

10、我国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地理区域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下列服饰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A.为适应高原昼夜温差大西藏人多穿藏袍

B.云南傣族居民穿长袍、戴皮帽,可以御寒

C.东北地区四季穿着单薄衣服

D.江南地区妇女戴头巾是为了防风沙

12、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 B. 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

C. 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 D.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13、读下图我国直辖市轮廓图(比例尺不一致),图中直辖市的序号与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沪

B.②——京

C.③——津

D.④——渝

14、2010年12月3日,重庆地区气温由前一天的15-21℃降至7-10℃,可能是由于

A.寒潮的影响 B.台风的影响 C.梅雨的影响 D.干旱的影响

15、东北地区在春秋季节容易受什么气象灾害的影响

A.干旱 B.泥石流 C.台风 D.寒潮

16、既为世界文化遗产,又是我国园林艺术典范的是( )

A. 苏州园林 B. 扬州畅春园 C. 无锡寄畅园 D. 四川九寨沟

17、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8、有人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其中绿色中国是指(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9、今天春节期间,小王在北京旅游时拍摄的照片是()

A.碧莲玉笋世界 B.沟壑纵横

C.天坛祈年殿 D.小桥流水人家

20、读图

我国的四大区域中,以大面积干旱、荒漠为特征的区域是( )

A.Ⅰ地区

B.Ⅱ地区

C.Ⅲ地区

D.Ⅳ地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北京是党中央、国务院等政府机构的所在地,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_____中心;我国最大的外交部机构、各国的大使馆也在北京,这体现了北京的职能是_____中心。

22、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3、北京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________

2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 堆积区,它的地貌景观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

25、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长江全长________千米.

26、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称为__________适合运动员攀援。

27、长江三角洲最大的中心城市是

28、我国东部最高峰是________,它位于________省。

29、香港位于珠江口的________侧,澳门位于珠江口的________侧。

30、完成下列表格。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植被类型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雅称,即山西省里里外外都是大山大河,地形险要而复杂。下图为山西省地形图。

(1)太原位于 (填地形类型)。

(2)汾河的流向是,判断依据是。

材料二山西省为我国著名的煤炭能源基地,近年来努力调整能源结构,加速发展新能源。在山西省大同市建有全球首个“熊猫光伏电站”。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熊猫电站在25年内可提供32亿度的绿色电力,相当于节约煤炭10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4万吨。下图为中左图为大同市熊猫光伏电站景观图,右图为大同市气候统计图。

(3)山西省、 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能源大省。

(4)分析大同发展光伏发电的优势条件。

材料三山西省吕梁市杏花村汾酒享誉千载而盛名不衰。其酿制技艺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杏花村汾酒选用本地“一把抓高粱”为主要原料,加以优质泉水、大麦、豌豆,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发酵酿制。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杏花村优质泉水给汾酒以无穷的活力。高粱属一年生草本作物,喜温,喜光,生长期充足的光照对高粱的生长发育具有主导作用。下图为吕梁市气候统计图。

(5)分析山西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32、河南省信阳市是中国茶叶之乡,种茶历史悠久。信阳毛尖是“中国名茶” 之一。图1为河南省地图,图2为信阳市地图,图3为信阳茶园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1)河南省简称   ,行政中心是   。地形类型以     为主。

(2)信阳市位于河南省   (方位)部,   线和宁西线的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3)下列对信阳地理环境的描述,有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三处。

信阳市地处大别山南麓,位于黄河上游。其南部多山地、丘陵,地势北高南低。这里兼具我国南、北方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季风气候显著。淮河流经信阳市,水量季节变化小,灌溉了两岸肥沃的土地,使这里成为我国重要的春小麦产区。

示例:错误:信阳地处大别山南麓

错误 1   ;错误 2   ;错误 3  

(4)图4为茶树习性卡片。依据图表资料,说明信阳市种植茶叶的优势条件。

当地把“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作为发展目标,以“一片小茶叶”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致富。

(5)请你为当地依托茶叶发展经济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两条)。

33、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异。读下面的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埃及四个国家简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可知,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其发展经济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

(2)澳大利亚有袋鼠、鸭嘴兽等许多古老的野生动物,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原因是_____

(3)法国是欧洲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请你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法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

(4)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旅游景点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的主要原因是_____

(5)根据所学知识,你能列举两条日本与法国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吗?___

3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C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____次。

(2)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的白昼将变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填“增加”或“减少”)。

35、阅读如图、如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中上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初冬或初春,黄河某些河段会发生凌汛.凌汛是由于河流南、北段封冻或解冻时间的差异,发生冰坝阻塞水流,导致河水泛滥的现象.

(1)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上游和 ______ 游.当凌汛来临时,人们最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______ .

(2)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 ______ ,从水系特征及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① ______ ,② ______ .

(3)上中游的兰州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快速变 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 ______ 严重的 ______ 高原区.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们应大力实施的主要生物措施是 ______ .(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