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金昌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探察   风雨变换   jìn   级而上(shè

B. 浮躁   纷至沓来   jìn   词夺理(qiǎng

C. 狡辩   振耳欲聋   时(chà   挑拨离jiàn

D. 演译   名副其实   劣(zhuó   神迷(xu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 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C. 谈起电脑,互联网,他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军阀张宗昌胸无点墨,却喜欢附庸风雅,常常闹出丑剧,真是贻笑大方

3、下列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当老师踏入教室时,同学们的嬉笑叫闹声随即戛然而止

B. 目眩神迷的感官刺激背后,电影《天才枪手》所表现的主题,更值得我们回味反思。

C. 盛夏如日中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D. 他们夫妇俩是名副其实的才子佳人。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才30多年,故乡的模样就全变了,真是沧海桑田,怎能不让我感慨万千呢?

B.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人们追溯历史的渴求也不会停歇。

C. 前不久国学知识竞赛主办方所出的试卷题量之多、难度之大,令参赛者叹为观止

D. 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小题

沁园春

[宋]刘过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 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恁传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注释]①彘(zhì)肩 :猪肘子。②驾勒:强拉。③只恁(nèn):只管。

1除作者外,这首词中还提到哪些古代文人?请写出他们的姓名(至少写两位)。

2下面对词中文学、文化知识的解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起笔“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颇具气势,奠定了情感基调,而全词构思奇妙,想象瑰丽,从风格上推断,应该属于豪放派。

B.化用是借用他人的诗句又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的修辞手法,上阕中“浓抹淡妆临照台”一句正是化用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上阕中“只恁传杯”的“杯”,与“左手扶炉,炉上有壶”的“壶”,“一箪食,一瓢饮”中的“箪”,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

D.词的下阕连用了大量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如“去来”“纵横”“东西”“南北”“高下”等等,这些词语妙趣横生,表现出杭州湖光山色之奇美。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

(3)________,不必藏于己;________,不必为己。

(4)是故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虽有嘉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道之行也》是一片名文,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历时三年写成的。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塑造的。

材料二:湖北宜昌市城郊,有这样一位重度肢体残疾的“无腿”老师——向新。小时候的一场医疗事故损伤了他的坐骨神经,让他永远无法站立起来。身体残疾,家境贫寒,但他一直笑对人生。通过自身努力,他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在自家门前开办了“农民工子女补习班”。

(1)请你别写出材料一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和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

作者:________________  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

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张,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作者:冯小宝。有删改)

1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

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吞掉水星、金星,烤焦地球。

3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文章和下列材料,谈谈你对“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

材料:

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选自《宇宙里有些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傅雷家书》一则(1954年4月七日)中,傅雷向傅聪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这给你有何启发?

请以“我想要的学习”为题,写一篇面向全班同学的演讲稿。

要求:(1)围绕“学习”话题展开,符合演讲的文体特征;(2)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3)字数不少于60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