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初三上学期二检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大力发展新能源,助力实现碳达峰。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潮汐能

D.太阳能

2、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把过滤池和吸附池的位置顺倒

B.加入的X试剂为活性炭

C.过滤池能除去水中溶解的色素和异味

D.到达用户的水是纯净物

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燃烧需要温度

达到着火点

D.探究Cu、Fe的金属

活动性顺序

A.A

B.B

C.C

D.D

4、证据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事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事实

结论

A

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

该气体是氢气

B

碳的单质都能在液氧和氧气中燃烧

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

C

加热某固体,固体质量减少

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

生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

铁比铝活泼

A.A

B.B

C.C

D.D

5、乙醇(C2H5OH)是消毒酒精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B.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5

C.由三种元素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生明显变质并且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固体氢氧化钠

D.食盐

7、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8、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推广新能源汽车

C.工业上推广使用脱硫煤

D.焚烧废弃塑料

9、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元素均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10、某反应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物质X是单质

B.n一定为1

C.恰好能完全反应

D.生成,需要参加反应

11、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化肥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杂质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C

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D

从KCl和的混合物中回收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12、经历科学探究,发展创新思维。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制取氧气和燃烧条件探究的创新实验。

(1) 查阅资料: ①白磷的着火点为40℃;②P2O5+6NaOH=2Na3PO4+3H2O

(2) 实验过程:

I、据图连接好装置,将注射器内筒向外拉出一段距离,盛有水的装置C 中导管内立即形成一段水柱。

II、向装置 A 中分别装入适量H2O2溶液和少量MnO2粉末,装置B中小试管装入一小颗白磷,装置C中装入适量NaOH溶液。

III、连接好装置,缓慢推送注射器,向锥形瓶内注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

Ⅳ、向装置B的仪器a中注入90℃热水, 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 I 中片刻后观察到C 中导管水柱下降,证明装置不漏气

B.步骤 III 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B 中白磷不燃烧

C.装置C 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物为Na3PO4

D.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13、空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成分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A.氦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14、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有CO、SO2、NO2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D.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1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错误的是

A.金刚石:切割金属

B.干冰:人工降雨

C.活性炭:杀菌消毒

D.稀有气体:保护气

1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   冰水混合物 干冰

B.煤   天然气   石油

C.液态氧   二氧化硫   生铁

D.稀有气体   酒精   碳酸钙

17、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硫

B.红磷

C.乙醇

D.铁丝

1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将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C.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

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复习课上,小组同学分享了自制的卡片,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元素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卡片是

A.

B.

C.

D.

20、乙炔(C2H2)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保持不变

D.反应中甲、乙质量比为1:1

21、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烟冒出

B.将金属铜放入稀硫酸中,立即有气体产生,溶液变为蓝色

C.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22、《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在央视播出的文化益智节目,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23、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B.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是合金

D.铝制品不易被锈蚀是因为铝不与氧气反应

24、一种提纯白磷样品的工艺流程如右图(杂质不参加反应)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中,P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B.过程Ⅱ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过程Ⅲ中,不需要额外补充Ca3(PO4)2

D.理论上,通过本工艺提纯白磷会产生损失

25、某化学小组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二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0~300s内,两个容器中酸的浓度均越来越小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比100~200s内少5amL

D.实验室可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制取CO2

2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稀盐酸与Cu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MnO2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按要求用符号或数字来回答下面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

(2)硫酸钾中的阴离子______

(3)4个银离子______

(4)标出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5)保持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28、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变化的角度。

①常压下,氮气的沸点为﹣196℃,氧气的沸点为﹣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②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_______

(2)从环保的角度

下列保护空气的措施合理的有(填字母)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C.增加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3)从应用的角度。

①步骤Ⅰ中主要涉及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试写出反应Ⅲ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2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中共有_____种氧化物。

(3)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

30、实验室常用草酸(化学式为H2C2O4)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

H2C2O4 CO↑+CO2↑+H2O。下图是制备干燥的CO,再用CO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其反应产物的实验装置。

从安全角度讲,实验开始时应先加热   (9) (填A或C)处。

写出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 ,D处的现象 (11)

为了能正确检验反应后的产物,某同学认为在装置 (12) (12) 之间还应增加个洗气瓶(图),该同学在洗气瓶中加入的溶液是 (13)

从环保的角度讲,该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4)  

 

3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

2)钙原子_____

3)两个氢氧根_____

4)氯酸钾_____

32、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_____(填“变”或“不变”),只是______在改变,因而属于_____变化,变化前后水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变”或“不变”);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得到______气,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请你写出一种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_____

3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的元素符号______

(2)表示两个氢原子______

(3)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4)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5)两个氧分子______

35、下图中的①、②是钙元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C所表示粒子的符号为______,B所表示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3) 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

(4)从①、②、A、B、C、D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氧化物______;②非金属单质______(只写一种)。

36、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根据表中信息填空: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炭黑

木炭

结构

碳原子

______(填中文)

性质

______

滑腻感

______

吸附性

用途

钻头

______

碳素墨水,书写的档案可长期保存

吸附剂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的性质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见装置A),并轻轻振荡试管。

①描述产生的现象_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CaOH2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澄清溶液_______,而系在导气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38、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小明按图示进行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

(4)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 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后回答问题: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未填)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完整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优质的氮肥),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30g尿素。据此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30g尿素中含氮元素______?

(3)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______克?

 

40、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5)加入漂白粉可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二)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

1)如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_______________(填“1”“2”)。

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3)该反应属于___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