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临夏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子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准确定位的电子设备。

B.随着时令性水果的大量上市,水果供应短缺的局面应会得到改变,水果价格将会回落。

C.近年来, 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南宁六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

B.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美国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将可能抑制全球的经济增长。

C.救人反被讹事件的屡次发生让许多人碰到类似的事选择了袖手旁观,其实世上还是好人多,只是恶被媒体放大了。

D.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白鹤和雪雁等20多种珍稀鸟类,最近陆续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3、下列加点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是( )

A. 如果我们不去追求,不去奋斗,成天坐在家里梦想世外桃源的生活,那是不现实的。

B. 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C.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 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D. 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为了研究核弹,从此他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使文明结束了。②城市是复杂的,可是往往也如此简单。③厮杀声依然回荡不已的古罗马角斗场,蛛网般交织的威尼斯水巷,清冽蔚蓝的多瑙河,清秋远村旷野平芜的圆明园废墟,横亘万里烽火连绵的长城……④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蜿蜒在城市的每一方土地、每一片草坪、每一道天际轮廓线……⑤无数的城市历史告诉我们,城市的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

A. “复杂”“简单”“交织”“平芜”均为形容词。

B. “清冽蔚蓝”“岁月的痕迹”均为偏正短语,“生命与性格”是并列短语。

C. 画线句中“城市”是主语,“是”是谓语,“历史教科书”是宾语。

D. “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使文明结束了。”这句话有语病,应该去掉“使”。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面对________(①②处填四字主谓短语),雨脚如麻,丧乱少眠等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却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____情怀。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③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社日将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⑧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将士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说说文中加点的“这回”和“上回”各是指什么事?结果如何?

瓦西里神父那对小眼晴死盯在四个男孩于身上。

瓦西里神父站起来,推开椅子,走到挤作一团的四个孩子跟前。

“你们这几个小无赖,谁抽烟?”四个孩子都小声回答:“我们不会抽,神父。”

神父脸都气红了。“混帐东西,不会抽,那发面里的烟末是谁揪的?都不会抽吗?好,咱们这就来看看!把口袋翻过来,快点!听见了没有?快翻过来!”

三个孩子开始把他们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桌子上。

神父仔细地检查口袋的每一条缝,看有没有烟末,但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便把目光转到第四小孩子身上。这孩子长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豺衣和膝盖打补丁的蓝裤子。

“你怎么像个木头人,站着不动弹?”黑眼晴的孩子压住心头的仇恨,看着神父,闷声闷气地回答:“我没有口袋。”他用手模了摸缝死了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上回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材料一: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材料二: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早期恐龙分散在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材料三: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1(1)这三则材料都提及的是什么事?

(2)这三则材料说的是什么理?

2在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放在括号里,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是奇怪的,有些对别人无所谓的事物,于己却珍贵无比且美好得不可思议。”

请把这句话作为开头,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结合熟悉的生活,选择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抒发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