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 行(háng)辈 踊跃 叹为观止
B.晦(huì)暗 蓦(mò)然 羁绊 戛然而止
C.斡(wò)旋 幽悄(qiǎo) 燎原 人情世故
D.翩(piān)然 褶(zhě)皱 携带 消声匿迹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龟裂(jūn) 漫延 怒不可遏(è) 振耳欲聋
B.连翘(qiáo) 幅射 风雪载途(zǎi) 名副其实
C.蓦然(mù) 撺掇 溯洄从之(sù) 挑拔离间
D.行辈(háng) 燥热 强词夺理(qiǎng) 世外桃源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A.选文中加红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展现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一个人能不能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要有远大的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D.这种花卉引入北方,已经大约有一千年左右的时间了。
5、西归绝句(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诗人原序:“得(李)复言.(白)乐天书。”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元和五年作者被贬为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士曾参军。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
【1】此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生动的语言对第四句的内容加以描述。
6、请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
7、填空题。
(1)《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________的家信100多封。
(2)有人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被拿来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A______中的主人公,他最爱读英国小说 B_____ ,他受 C______等人的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楚图南故居
①楚图南老先生祖籍文山,是20世纪最负盛望的云南名士之一,为追求中华民族解放和中国繁荣富强而奋斗一生。他1899年生于文山城,14岁离开故土投身革命。先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部长;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86年补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4年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
②1998年,楚图南故居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建于清道光年间,位于文山城原上条街;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两进式土木结构四合院。第一进为平瓦房,第二进为四合院。穿过平瓦房,来到院心,院心用不规则石块铺设,靠右有一口水井。由院中的五级石台阶便可进入正房,正房有三间,均为一楼一底,楼板和前檐墙用木板构建。左右两间厢房为木阁楼,都带有装饰性的斗拱。
③前几年,因城市建设的需要,相关部门对故居房屋原构件进行编号封存,再由施工部门在原址复制。因为初衷就是“原样复制”,所以故居的内蕴元素依旧弥漫在新址里。
④如今,这一幢青瓦白墙的小小四合院,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镶嵌在文山城最繁华的光大商业区,更显出其特有的古朴和雅致。院中除构建整幢宅院的一柱一石、一木一板、土坯瓦片、门窗小楼梯外,还有老式供桌、八仙桌、春凳靠椅以及碾面的磨、烧饭的炉灶等家什。另外,还陈列着楚图南生前的图书50余册、衣物13件及信函、照片、生活用具等近百件遗物。
⑤院内的环境与物件的陈设还蕴含两个方面的特质:首先是清中期民居建筑风貌。小四合院采用最典型的中国式“内四界建筑结构”,此结构由大梁、桁木、柱子、椽子四个构件组成。观其屋顶、台基、斗拱以及墙壁纹饰就明白:这是一幢以居住为主并具有一定建筑艺术技巧的民居。其次是独特的边陲桥城人文气息,因为在那时盘龙河水源生态极为丰富,城内不少人家沿着柳树成荫的盘龙河堤因地制宜,构建颇具水乡韵味的“吊脚楼”。人们因生活之需而搭桥过往,造就了“三步两座桥”的独特韵味,楚图南故居便坐落在桥畔。
⑥就是这幢小小的四合院,孕育、衍生了楚图南老先生及其95年之粲然历程。
(摘自《文山日报文化周刊》2017年第634期 有删改)
【1】文章开篇为什么要介绍楚图南的生平?
【2】第②段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楚图南故居的环境与陈设具有哪两方面的特质?
9、家是一只船,载满成长的故事;国是浩瀚的海,托起点点的帆。家,展露了国的文明与荣耀;国,汇集了家的幸福与期盼。
请以“家与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