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盘锦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船舱   酬谢   宽慰   左邻右舍

B. 两颊   辐射   怠慢   奇伟磅薄

C. 羁绊   躁热   亢奋   愈捶愈烈

D. 嘱咐   蔬朗   闭塞   大彻大悟

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论著之一。

C.《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所做的一次即兴演讲。

D.《马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xǐng) 撺掇 风骤(zhòu)雨 轻歌曼舞

B. xíng)辈 脑畔 qǒang)词夺理   挑泼离间

C. juàn) 亢奋 安营zhǎ)寨   消声匿迹

D. jián)默 羁绊 纷至)来   格物至知

4、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络绎不绝   物有所直   美不胜收   巍峨壮观

B. 色彩斑斓   轻歌曼舞   交相晖映   瞬息万变

C. 纷至踏来   扬尘远去   一如既往   腾空而起

D. 名副其实   和颜悦色   非他莫属   信守诺言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3)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_______嘉善人。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郁达夫的《西溪的晴雨》,完成小题。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里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洪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调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美文鉴赏课上,老师推荐了游记散文《西溪的晴雨》,请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空、跟随作者游踪领略西溪野趣。

____________观沿山大道之景——____________赏山环水绕之奇和摇船少女之美——弹指楼上老僧求书相邀——秋雪庵里龙妇吹箫助兴

(2)源宁评价西湖“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认为微雨中的西溪比西湖“要好三倍”,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作者及其友人可能更喜欢怎样的景色?

(3)作者善于抓住山光水色最具特征之处,赋予景物以神韵和灵性,引发读者的遐想。请选择文中一处佳句分析品味。

(4)这篇散文让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文人的雅兴,请围绕“游赏中的雅趣”这一话题,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