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初三上学期二检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图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高温加热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物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Cl溶液加入NaCl固体

C.等质量的铁粉、锌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电解水实验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

2、下列可直接用于制造玻璃刀的是

A.C60

B.活性炭

C.石墨

D.金刚石

3、隐形飞机是人们通过研究仿生学,并且应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材料,终于在庞大的飞机上也实现了隐形。隐形飞机的目的是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的存在,虽然是最为秘密的军事机密之一,但隐形技术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我国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下列有关间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间苯二胺相对分子量为98

B.间苯二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间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D.间苯二胺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4、2023年12月河北省迎来了一场大雪,下列活动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孩子们堆雪人

B.用扫帚清理雪了

C.烧木炭涮火锅

D.穿滑雪板滑雪

5、钛合金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如图是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原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B.钛原子的中子数为 22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D.钛的元素符号为 TI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102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4:9

7、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

B.把煤块粉碎成煤粉使用,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刻盖上锅盖可以灭火

D.把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能立刻燃烧

8、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C12H34O3)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银杏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氧化物

B.从宏观上看:银杏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上看:银杏酸是由1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7

9、把一定量的粉投入一定量的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所得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

B.滤液中一定有

C.滤渣中一定有

D.滤液中一定有

10、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水氢气+氧气

D.二氧化碳+水碳酸

1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通过调节阀门Ⅰ、Ⅱ,改变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颜色,以下现象和分析错误的是

A.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B.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不变色

C.使瓶中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变色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D.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可以判断气体流速

12、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材料

B.化学与生活

①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②塑料、青铜属于合成材料

①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擦试掉

②夏天被蚊子叮咬后可在叮咬处涂抹肥皂水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农业

①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②风能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①将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肥效

②可以使用铁制容器配制、盛放农药波尔多液

A.A

B.B

C.C

D.D

13、2023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生活垃圾分类,节省可再生资源

C.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加大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缓解“能源危机”

14、下列有关说法中用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高温也不熔化

C.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金刚石的硬度大,不易磨损

D.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5、氮元素有多种化合价,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H3

C.NO2

D.HNO3

16、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陶器、铁器、纸、火药、染料等生产和利用,算是初期的化学实践活动

B.门捷列夫建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C.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D.化学作为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7、 (Og)是世界上第二个以在世科学家命名的元素,第一个是“(Sg)”。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层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8、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从组成上看二氧化碳和冰都是氧化物

B.守恒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

C.转化观: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结构观: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结构不同

19、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化镓是LED中的重要原料。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镓和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C.镓原子易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镓离子:Ga2+

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20、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守株待兔

B.滴水石穿

C.刻舟求剑

D.滴水成冰

2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2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量取水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多

B.倾倒稀盐酸时,标签没有向手心会导致残留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C.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量不足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D.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23、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NF3下进行硅芯片蚀刻时,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物质由原子构成

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微粒数之比为1:1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24、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可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14个碳元素、12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构成

B.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g

25、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镁条燃烧后得到的固体质量增加

B.转化为时氧元素质量不变

C.氢气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D.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6、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闻气体气味

D.加入粉末药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某同学制作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

(2)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可采用_____方法。

28、将粉末状固体药品装入试管内的基本操作是____;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_____

29、纯净的碳酸钙可用作牙膏中的磨牙剂。煅烧石灰石的某工艺流程如下(杂质与水不反应):

操作a的名称为   (10)   

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为   (11)    煅烧完全后,取固体B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后,再滴加无色酚酞,看到的现象是   (12)   

你认为该工艺流程的目的是   (13)   

 

30、利用         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31、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组成成分。

(1)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

(2)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电解水实验中,与直流电源正极生成的气体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爱护水资源一方面需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防治水体污染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直接将工业废水排入江水中

C.使用无磷洗衣粉

D.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32、新冠肆虐期间,消毒液一度紧缺,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用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制取乙醇的流程如下:

 

1)步骤是乙烯和物质B以分子个数比为1:1发生化合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喷洒酒精消毒要避开热源和明火,写出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4、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黄、玻璃粉;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①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②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③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着火。请写出以上①②③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2)       3)       

 

35、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__,纯净物的是_______,混合物的是_______,氧化物的是_____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①氧气和液氧   氧气和臭氧 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④冰水混合物⑤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36、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 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此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气体的化学式)

2)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吸附

B 沉淀

C 过滤

D 蒸馏

38、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资料:氯酸钾和氯化钾固体都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实验前称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M克;

第二步:将适量的氯酸钾裝入试管,进行加热,再伸入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继续加热较长时间后,氯酸钾熔化沸腾,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有复燃现象。

第三步:将M克二氧化锰与等量的氯酸钾混合均匀装入试管,进行加热,再伸入带火星木条,立即复燃。

第四步:将(3)反应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水使之充分溶解然后过滤洗涤…..

第五步:将该黑色固体再与等量的氯酸钾混合均匀装入试管,进行加热,再伸入带火星木条,立即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步和第五步中都将固体与等量的氯酸钾混合均匀。请问混合均匀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

2)请将第四步的操作补充完整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说明理由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一条即可)。

 

40、观察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实验中应观察和思考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________实验中的________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