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上饶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对杜甫《石壕吏》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A.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且颇为紧张。

B.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C.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典雅华丽,用典巧妙恰当,一唱三叹,高低抑扬,达到沉郁顿挫的效果。

D.诗人用巧妙的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

2、下列与课文有关的内容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安塞腰鼓》——刘成章——《人民日报》——当代

B.《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晋代

C.《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三作家》——英国

D.《灯笼》——吴伯箫——《吴伯箫散文选》——当代

3、选文中三次提到“豆麦”。对此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又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A.为下文的归航偷豆埋下伏笔。

B.从侧面表明看社戏的节令是夏初。

C.写出航行途中的景色特点,衬托着此时“我”愉快的心情。

D.写出了乡村景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B.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涉及的主要人物是曹操和周瑜。

C.《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闹天宫。

D.明代作家蒲松龄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刻画众多士人形象,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词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品味词语,赏析颈联中“悦”和“空”字的妙处。

(2)尾联中“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子衿》)

(3)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填空。

(1)在《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傅聪的第一封信谈到,五三年正月,父子间因艺术的不同见解产生了冲突,他为此感到愧疚,在信中借用____________(人名)的名言表达自己这种心情。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受到几乎瘫痪、双目失明的致命打击后没有放弃,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另一条重返革命队伍的道路——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艾尤

①一篇篇微信、一条条微博、一段段短视频,每天花大量时间浏览,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②从古至今,阅读都是人类获取知识与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也是代际知识传递的重要路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逐渐被切割成碎片,想静下心来进行阅读成为一种奢侈。同时,在信息时代,为了在过量的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又不得不进行阅读。如何克服阅读焦虑,成为现代人面临的现实问题。

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常态,上下班通勤、等人排队、出差途中,这些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成为阅读时间。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觉。因此,在“形散”已经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想保证“神不散”,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识系统。此外,为了应对跳跃性的思维过程和欲罢不能的鸡汤消费,读者可能还需要在阅读形式上进行某些妥协,譬如每周抽取一定的时间脱离数字化环境,迫使自己在纸质的印刷文字上深耕。

④新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唾手可得,虽不乏有价值的内容,但也存在内容同质化、虚假化、空洞化、观点偏颇等诸多问题,而且信息过量导致甄选的时间成本过高。可见,无论阅读的形态如何发展演变,优质内容永远都是稀缺资源,正可谓“内容为王”。

⑤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门槛,许多人满足于唾手可得却真伪难辨的粗浅知识,而对这种阅读能否提升自身能力毫不关心。有效的深度阅读加上主动的思考,往往会产生新的知识。当我们通过持续的有目的的阅读建立了自身的知识库,再经过思考和借助工具将各种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就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互联网时代,信息急剧膨胀,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读者对笔记也有了新的需求。目前己经有很多服务于碎片化阅读的适配工具,这些工具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便捷储存、标记、分类和检索,而且能满足多终端、跨平台记录的需求,实现在多场景下的知识获取,有助于读者将知识整合与内化。

⑥此外,当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还为读者提供了多种分享和输出阅读心得的可能,这种反馈可以是微信文章后面的评论,也可以是学习课程以后的在线留言。通过口述或文章的形式将知识输出将阅读的知识用于解决现实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是实现碎片化阅读从增量到优化,最后到再创造的一个有效过程。

【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2】请你简述第③段的论证过程。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写作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种子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