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面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体积分数为95.3%)、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磷在火星上无法自燃
B.可将火星上的CO2分解转化为N2,提高火星上N2含量
C.火星上CO2的化学性质与地球上CO2的化学性质相同
D.若将火星上的CO2转化为O2,则可提高火星上O2含量
2、下表为某次实验获得的信息。下列关于“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其他气体 |
吸入的空气(%)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呼出的气体(%) | 78 | 16 | 4 | 1.1 | 0.9 |
A.呼出气体中仍含有氧气
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水蒸气含量高
C.对着干冷玻璃片哈气,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高
D.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可证明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高
3、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设计实验以实现物质的鉴别与检验、分离与提纯等目的。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
B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将气体点燃,使其充分燃烧 |
C | 区分甲烷与氢气两种无色气体 | 点燃,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在火焰上 |
D | 鉴别软水与硬水 | 取等量水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 |
A.A
B.B
C.C
D.D
4、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变为浅绿色
6、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Se
B.核电荷数为34
C.原子序数为34
D.相对原子质量为34
7、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水中的杂质 | 过滤 |
B |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
C | 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 比较红磷和白磷在60℃环境中能否燃烧 |
D | 证明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 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N2和CO2 | 鉴别 | 分别用燃着的木条试验,观察现象 |
B | CaCl2和NaCl固体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
C | CO2中混有HCl气体 | 检验 |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
D | NaCl中有少量KNO3 | 提纯 | 提纯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等 |
A.A
B.B
C.C
D.D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铁粉作食品脱氧剂
D.用活性炭作除味剂
11、如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方格”和其粒子结构示意图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C.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点燃混合气体 |
B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加入等量食盐水 |
C | 除去Cu粉中的Fe |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A.A
B.B
C.C
D.D
13、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生铁用于铸造铁锅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煤用作燃料
D.铜用于制导线
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C.活性炭可用于降低水的硬度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15、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处理废弃药品
D.量取液体
16、小明临近中考前,利用午后时间在太阳下的柏油跑道上再做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实验,设计如图发现②③先后燃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比较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②③先后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C.实验时产生大量白雾,小明为减少污染可以向玻璃桶中加水熄灭②③
D.小红建议实验时用气球罩住够高的玻璃桶并扎紧瓶口防止P2O5扩散到空气中,发现气球线先膨胀后陷入玻璃桶
1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O3)的性质不同
D.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18、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C.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19、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物理变化产生的是
A.生石灰用于自热米饭中加热
B.太阳能热水器加热冷水
C.铁粉用于冬天暖宝宝中取暖
D.天然气用于烹饪菜肴
2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气密性检验
B.倾倒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转移蒸发皿
21、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描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作电光源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医疗急救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体
D.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气体肥料
2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4、中国天问一号着陆火星表面已经超过“两周年”了,为我国创下很多火星探索成就。下列火星探测目标与化学有关的是
A.探测火星空间环境
B.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
C.获取火星表面三维影像
D.分析火星表面元素含量
25、全硼富勒烯团簇(B40)的分子结构图像中国红灯笼(如图)。B40属于
A.稀有气体
B.氧化物
C.混合物
D.单质
26、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A.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B.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
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7、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2)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______。(填字母)
A 称量的氯化钠固体含有少量硝酸钠 B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 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D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溅出少许
(3)若用10%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3g/mL)来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则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8、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固体和液体物质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
(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
29、“母亲水窖“是一项帮助西部地区摆脱缺水状况的集中供水工程。水窖的工程示意图如图:
(1)沉淀池汇集的天然雨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此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天然雨水需要经过一系列净水过程才能饮用。小刚学过化学后提出,应在沉淀池和注水口之间再建一个水池,水池自上而下铺有石子、粗砂、细砂。该水池的主要作用为______(填字母)。
a.过滤 b.沉淀 c.消毒
(3)水窖中的水长期放置会有异味,可以使用______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小刚在水窖中取出水样进行实验,发现该水样不易生水垢,与肥皂作用易产生大量泡沫。由此说明水窖中的水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0、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里取用药品时,如未说明药品的用量,则应按_____取用。
(2)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先_____,再称量。
(3)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都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用量筒量取一定的体积液体时,除选用合适的量筒外还应该使用的仪器是_____。
31、铁的冶炼与利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课题。
Ⅰ.铁的冶炼。竖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1)“燃烧室”中 CH4燃烧的作用是 __________。
(2)写出“还原反应室”中炼铁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CH4与高温尾气中的 H2O 能反应生成 CO 和 H2,则 8gCH4在催化反应室中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得到 H2的质量(m)是__________。
Ⅱ.铁的利用。利用铁炭混合物(铁屑和活性炭的混合物)处理含有 Cu(NO3)2、Pb(NO3)2和 Zn(NO3)2的铜冶炼废水。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总质量相同、铁的质量分数不同的铁炭混合物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
(4)铁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时,水中的 Cu2+、Pb2+能被除去、而 Zn2+不能被除去,其原因是_________ 。
(5)铁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0 时,也能除去水中少量的重金属离子,原因是_________ 。
(6)处理效果最好时,铁炭混合物中的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2、《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依次写出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请根据要求填空:
(1)图1中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若元素R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核外电子排布与图2相同,则该离子的符号为_____.元素R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4、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在图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上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______。
(3)图中“反应后”的物质属于______(填物质分类)。
(4)分析“反应前”图总结出,氢分子与氯分子的相同点______。
35、蜡烛燃烧时火焰分__________层,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火焰最明亮的是__________.蜡烛熄灭时有白烟飘出,用燃着的火柴靠近它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测白烟具有__________性,其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
(2)可以被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作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
(4)可用作收集或贮存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
3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能用到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
(2)实验室想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择的装置有________.
(3)组装好装置,在制取气体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8、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科技工作者主题活动,加强社会热点问题的科普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请回答下列科普活动模拟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要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在桌面上______。
(2)实验结束后仪器的摆放或处理方式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3)用试管加热时,夹持试管使用______,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填“2/3”或““1/3”)。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分析的理由是_____。用完酒精灯后,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为用_____盖灭,盖_____次。
(4)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
①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向为:应先如图_____(填序号,下同),最后如图_____。
②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D,是为了_____。
③在实验中应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照最少量取用。液体取用_____;固体只需_____即可。
39、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此次冬奥会的理念之一是“绿色冬奥”。
(1)北京冬奥会将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上升,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3)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氢气能被压缩存储在高压燃料罐中,请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
40、请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
(2)用图乙中的A装置制取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若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图丙是探究铁锈蚀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实验。实验中铁丝球④与②对比,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在图丁CO还原CuO的实验中,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有一根导管通向燃着的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