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铁木真
D.耶律阿保机
2、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一单元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三幅图,从中可以归纳得出的主题是唐朝
A.农业技术先进 B.商业发达 C.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 D.经济繁荣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
A.印度东海岸和波斯湾 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 D.越南沿岸和吕宋一带
4、唐大宗在《帝范》中明确指出:“国之匡轴,必待忠良,任使得其人,天下自治。”对他采取的措施是( )
A.裁撤冗官,整顿吏治 B.合并州县,考核官员
C.废除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 D.重视人才,任用贤能
5、下列最符合五代十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
A.政权分立
B.国家统一
C.经济繁荣
D.政治腐败
6、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社会作用是
A. 巩固隋朝的统一
B.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 方便隋炀帝南巡
D. 巩固北方边防
7、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唐三彩、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隋朝 B. 唐朝 C. 汉朝 D. 南北朝
8、活字印刷术是由哪位匠人发明的?( )
A.毕昇
B.沈括
C.王祯
D.郭守敬
9、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资治通鉴》编成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③“麻沸散”的研制使用④《齐民要术》的问世
A. ③①②④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②④①
10、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发展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②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③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府 ④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使“唐风洋溢奈良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搜集了如图中的三幅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B.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
C.南宋经济的快速发展
D.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3、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辽、西夏 B.西夏、北魏 C.北周、辽 D.辽、北齐
14、唐朝著名的诗人有很多。有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的名句。后人称他为“诗圣”。他是
A.王维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15、宋朝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了都市的繁华:“……百戏杂陈,伎艺繁多,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数十里。”宋朝时人们观看“歌舞百戏”的场所被称为
A.驿站
B.瓦子
C.草市
D.票号
16、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图中反映的接见后,成就了民族关系史上的哪次佳话( )
A. 文成公主和亲 B. 金城公主和亲
C. 唐蕃会盟 D. 昭君出塞
17、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描绘中国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消兵权。”他描绘的是
A.隋文帝杨坚
B.宋太祖赵匡胤
C.宋高宗赵构
D.清太祖努尔哈赤
18、以古代北京为都城的朝代有
①宋朝
②元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9、唐朝中期最大的一次内乱,标志着唐朝从大治而转入大乱。这场“内乱”是
A. 安史之乱
B. 黄巢起义
C. 藩镇割据
D. 靖难之役
20、2019年1月7日,“记忆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摄影展览”在北京展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在北京地方戏的基础上形成
C.代表作有《长生殿》《桃花扇》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21、清朝前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______。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______。
22、元朝在西藏地区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_______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清朝设置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3、康雍乾时期,为加强知识分子思想领域的控制,大兴________。
24、隋炀帝时,__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2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
26、宋代通过实行________政策来防止武将跋扈;宋辽签订的“________”保持了双方之间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7、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_,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
28、唐太宗时期,__________远嫁吐蕃,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__。
29、填空题
(1)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
(3)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____最终完成。
(4)元朝设置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出现娱乐兼商业场所____。
30、(1)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且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____。
(2)“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评价的是宋代词人____。
(3)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品是_____。
(4)关汉卿是元杂剧的杰出作家,他的______是一部到今仍“感天动地”的伟大作品。
(5)清代的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是曹雪芹的_____。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吴承恩 《西游记》
司马光 《窦娥冤》
罗贯中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三国演义》
李白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宋应星 《静夜思》
32、写出下列朝代的都城。
(1)隋朝——
(2)北宋——
(3)元朝——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制度有效地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感慨。
(3)继唐太宗之后,又有一位人物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制度,这位人物是谁?她是如何完善这种制度的?
(4)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这种制度的创立在我国古代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5)请你谈谈这种制度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