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 CO2 与 CO 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A.性质: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含碳量也相同
C.用途:固体 CO2 可用于人工降雨;CO 可作燃料
D.危害:二者室内达到一定浓度,都能致人死亡
2、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C.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
D.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
3、下列事实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湿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D.6000L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4、H2S是一种生命体系信号分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
A.SO2
B.SO3
C.O2
D.H2
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实验 设计 |
|
|
| |
目的 | 比较吸入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 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证明温度对分子速率的影响 | 证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含量有关 |
A.A
B.B
C.C
D.D
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橡皮塞
B.倾倒液体
C.过滤操作
D.检查装置气密性
7、下列化学书写及中文名称都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
B.氧化铁:FeO
C.硫酸:SO4
D.氢氧化钡:Ba(OH)2
8、猕猴桃营养丰富,硒含量特别高,有助于人体防癌抗癌。这里“硒”指的是
A.硒原子
B.硒单质
C.硒分子
D.硒元素
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硫酸钾溶液、稀盐酸、硝酸钠溶液
B.硫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C.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
10、艾灸是中医常见的一种医疗手段。研究发现,艾草中含有的石竹烯(
)具有抗癌与镇痛活性,在肿瘤学中极具价值。下列对于
石竹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竹烯由两种元素组成
B.石竹烯中含有15个碳原子和24个氢原子
C.石竹烯(
)完全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实验研究CO2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和3处纸花都会变红,且2处先变红
B.1和3处纸花都会变红,且3处先变红
C.燃着的木条会熄灭,说明CO2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D.该实验的证明CO2和水发生反应
1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读液体体积
D.倾倒液体
13、已知某纯净物2.3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且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只含有碳、氢元素
B.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纯净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纯净物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
14、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是
A.NH4HCO3N2
NH3
B.焦炭 CO2
CO
C.Cu2(OH)2CO3 CO
H2CO3
D.Fe3O4Fe
FeCl3
15、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分别向等质量的粉末状和块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16、对于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B.磷加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每4份质量的磷和5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2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D.31克的磷和32克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63克的五氧化二磷
17、果园港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核心区域,为进口水果提供了便捷通道。车厘子富含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18、一定质量的CuO和CuSO4的混合物,其中氧元素30%,则混合物中CuO的含量为
A.50%
B.20%
C.25%
D.80%
19、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汞
B.水
C.氢气
D.氯化钠
20、铜是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之一。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属于金属元素
B.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
C.铜原子核内有29个质子
D.Cu2+的核外有27个电子
21、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蒸发氯化钠溶液
22、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久置米酒变酸——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香水必须密封保存——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2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C.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2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
B.用乙醇作燃料
C.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D.氮气用作保护气
25、氯化钴(CoCl2)试纸常用来检验水是否存在,其中钴(Co)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1
C.-2
D.-1
26、航天员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觉”第一课的“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A.78%
B.20%
C.0.94%
D.0.03%
27、写出下列符号。
(1)氯酸钾_____;
(2)二氧化锰_____;
(3)水_____;
(4)氯________
(5)钙______
(6)钠______
28、氧家族的“生长树”如图所示。
(1)树上的“果子”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写一点)。
(2)树上的“果子”中,属于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_。
(3)树上有种“果子”为黑色固体,写出发生反应生成该“果子”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4)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①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②反应过程中各阶段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将图示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排序: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每个A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个原子构成的。
②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2)如图是钠元素、氯元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D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 (填序号)。
②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30、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__________(或将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_____),已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以_____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3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装修的房屋入住前经常买些活性炭包来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性。
(2)锰钢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可用于制作钢轨。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
(4)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
32、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或填写适当的符号:
(1)2个镁离子______;
(2)硫元素______;
(3)1个磷原子______;
(4)H______、______。
33、2021年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1)“天问”火星探测器通过长征5号运载火箭发射,长征5号火箭使用了液氧,是利用氧气能_________的化学性质,燃烧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大量热能。
(2)火星拥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一些资源。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①为鉴别一瓶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气体成分 | 二氧化碳 | 氮气 | 氩气 | 氧气 | 其他 |
体积分数/% | 95.32 | 2.7 | 1.6 | 0.13 | 0.25 |
②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下列研究设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将CO2转化为O2,提高O2含量
b.将CO2分解转化为N2,提高N2含量
c.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
d.利用火星上的金属矿物冶炼金属
(3)化学家提出“镁粉在火星上可以扮演地球上煤的角色”,结合火星低层大气成分推测Mg一定还能在__________气体中燃烧。
34、根据下图研究氧气的性质。
(1)图1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写出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2)图2实验中可观察到细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预先在瓶内加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
(3)图3实验便于对比硫粉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用气囊不断的向弯形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_______火焰,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35、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2个氮分子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_____;
(3)碳酸根离子______;
(4)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______。
36、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 “2”的意义:
①2H _________________。
②2CO _________________。
③Mg2+ 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只说-2的意义)
37、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氧气,可选择上述_______(填字母)装置进行实验,选择的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氧气收集完毕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
A 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 装置气密性不好
D 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E 加热前就将导管伸入集气瓶
(2)比较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与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方法制取氧气,使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3)用F装置收集满氧气后,可用水将F中气体压出,水应从_______端注入。
(4)选用B装置制取某种气体,将长颈漏斗换成了注射器。这样改变的优点是__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NH3,则NH3应从导管_______通入。
(6)已知实验室制取一瓶一氧化氮气体时选用E作为收集装置,而不能选用C或D装置来收集,由此可以推断一氧化氮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序号)
①能溶于水;②密度比空气大;③难溶于水;④能和空气中某种气体发生反应;⑤与水发生反应
38、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其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用E装置收集氢气时,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更纯:____________;
(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____________。
3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其(3)(4)的反应类型: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0、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近些年随着工业的发展,已经给空气带来了很大的污染。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空气污染也一定会得到好转。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得到了各国运动员与官员的一致好评。请同学们结合身边的实际状况,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你的身边有发现污染空气的现象吗?(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能做些什么?(任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