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温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小东靠近岩石的边缘向下一看,突然感觉头晕目眩,总觉得眼前的大岩在来回晃动,自己的身体也跟着晃动起来。

B.因为疫情上了很长一段时间网课,我们应该目空一切,迎难而上,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C.多读一些书,加上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的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

D.随着指挥的手落下,悠扬的乐曲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久久不愿起身离场。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本赛季颗粒无收的最终局面,怒不可遏的球迷们打出了横幅,叫主帅“回家吃饭”。

B.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这部电影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众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B.音乐放到一半突然戛然而止

C.最美的是梅溪湖的春天,草长莺飞,走进梅溪湖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

D.孩子们精彩的艺术表演,令在场的观众叹为观止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杂(rǒng   撺掇 然而止(jiá   销声匿迹

B.nán 亢奋 草长飞(yīng   人情事故

C. yàn   殒石 石烂(   世外桃园

D.xǐng   追溯 风雪途(zǎi   骄首昂视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首诗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的妙处。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____地搏击着。它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________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________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________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________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走进名著,根据要求作答。

(1)选择:傅雷通过______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

A、当面教诲  B、电话  C、书信

(2)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

_______第一  、______第一  、_________第一。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讨水

邢庆杰

①1977年盛夏的一天,我随母亲到乡里街上买东西。返回的时候,已经近中午了。我又热又渴,母亲便就近带我到供销社办公室讨水喝。

②那间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人,他是个大胖子,脸色白润,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母亲说明来意后,那人指了指门外对我说:“你自己去看看门口的水缸里还有没有。”

③我跑到门口,那里果然有一口大水缸。那一年我七岁,那口水缸和我差不多高,缸里却一滴水也没有,像是很久没有用过了。

④我回到屋里,对那个胖子说:“缸里没水。”

⑤胖子冲我们摊了摊手说:“没水就没办法了,你们去别处看看吧。”

⑥母亲冲他笑了笑说:“大兄弟,孩子渴得厉害,我们回去还有三四里路呢,你就行行好,给他倒杯热水吧。”

⑦那胖子下意识地看了看身边的暖瓶,拿起来掂了掂说:“这里也没有了,这水是从乡政府食堂打来的,外面这么热……”

⑧母亲不等胖子说完,拽起我的胳膊就走,临走时撂下了一句话:“反正你出门也不会背着水缸。”

⑨后来母亲对我说,她从胖子拿暖瓶时用的力度上,看出暖瓶里肯定是有水的,只是不想给他们喝……

⑩我家在村子的最北头,房后有一口水井,水质极好,清冽甘甜,我们半个村庄的人都喝这口井里的水。至今,我回老家,仍用这口井里的水泡茶,味道不是纯净水和矿泉水能比的。而且奇怪的是,用这口井里的水泡茶竟像用纯净水泡茶一样,杯子上几乎不留茶锈。

我家的位置在村口,经常有人上门讨水喝。每次母亲都从水缸里舀出满满一舀子水,递给讨水者。有时她忙着,就会支使家里的某个孩子去给路人舀水。天凉的时候,她坚持让讨水者喝开水,为了节约时间,她常常把开水倒在舀子里,把舀子放到水缸的水面上漂着,用凉水降温。因为我们一家一直是这样对待上门讨水的陌生人的,所以母亲对供销社那个胖子的行为非常不满,她纠结了一路。

不就是一口水吗?

从乡政府驻地回家的路上,母亲把这句话念叨了很多遍。

我渴得嗓子眼里冒火,浑身绵软无力,一句话也不想说,心里恨透了那个胖胖的小气鬼。直到走到丰收河边,我喝了一肚子河水(那时水干净,无污染),整个人才精神起来。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真的不相信世上会有如此巧合的事儿。

那天我从外面“疯”完回家,老远就看到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闸在门口。进了院子,见一个肥胖的背影正站在我家的水缸前狂饮,母亲在一边站着,不断地说:“慢点喝,别呛着……”

尽管只是一个背影,但我一眼就认出了他。20世纪70年代,在鲁西北的乡村,连白面馒头都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的美食,所以人们都瘦,极少能见到胖子。那一天的场景瞬间浮现在眼前,我冲过去正想开口,母亲忽然重重地咳嗽了一声,然后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我。我只好把那句话咽了回去。我想说的那句话是:你出门咋不背着水缸?

胖子临走时,冲我友好地笑了一下,说:“你们家的水真甜。”

看着胖子出了门,我着急地对母亲说:“你不认识他了吗?他就是供销社的那个胖子!”

母亲冲大门口看了一眼,只说了一句话:“不就是一口水吗?谁出门还能背着水缸?”

我一时无语,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混迹到文学的队伍里,才逐渐明白母亲朴素的话语里,蕴含着鲁西北平原千年的深厚传承。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指出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77年”,意在暗示那还是一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

B.因为供销社办公室门口的水缸里没有水,办公室的暖瓶里的热水也没有了,“我”只好坚持到丰收河边才喝上水。

C.母亲之所以“对供销社那个胖子的行为非常不满”,是因为她看不惯胖子明明可以帮助别人却不愿去帮的行为。

D.“不就是一口水吗?”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突出了母亲乐于助人的美德。

2本文以《讨水》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3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4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母亲不等胖子说完,起我的胳膊就,临走时下了一句话:“反正你出门也不会背着水缸。”(赏析加点词语)

(2)我渴得嗓子眼里冒火,浑身绵软无力,一句话也不想说,心里恨透了那个胖胖的小气鬼。(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5既然母亲对胖子非常不满,为什么还要去帮助他,并阻止“我”打断胖子喝水?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文题一:

有一种爱叫关心,严冬中让我们感到温馨;有一种爱叫帮助,困境中让我们走出迷途;有一种爱叫宽容,不安中让我们感激万分……

请用“有一种爱叫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