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三上学期二检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冬天雪花纷飞

B.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

C.花香四溢

D.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

2、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理念的是

A.用淘米或洗菜的水浇花、冲厕所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C.用水后,立即关闭水龙头

D.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B

KNO3溶液

KCl

加适量AgNO3溶液, 过滤

C

NaCl溶液

Na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4、某些微量元素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是人体所必需的。某同学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他所缺乏的元素是

A.锌

B.铁

C.碘

D.氟

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盐酸

C.氢氧化钠

D.

6、量取5mL水,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托盘天平

7、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20

B.8

C.14

D.6

8、某气体由H2、N2、CO、CO2中的若干种组成,为了探究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两份完全相同的该气体样品分别进行实验:实验I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炭粉:实验II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两实验均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测得气体分子个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2,可能含有N2、CO

B.若m=2n,则该气体一定只含有H2、CO2

C.若m=3n,则该气体只可能含有H2、CO2、N2或H2、CO2、CO

D.实验I、II中参加反应的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3:20

9、下列各组气体中,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出来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氮气

B.氧气和空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氢气和空气

10、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液氮冷冻机

C.钛合金做人造骨

D.食盐配置生理盐水

1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文物的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岩石打制的石器

B.玉石雕刻的玉印

C.汝窑烧制的瓷器

D.郑州出土的金覆面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试验方案

   

   

   

实验目的

证明蜡烛燃烧生

成H2O和CO2

除去水中的泥沙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

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证明CO2中混

有CO

A.A

B.B

C.C

D.D

13、2023年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的相关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升五星红旗

B.敲击“水玉琮”

C.播放数字“烟花”

D.点燃主火炬

1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水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B.电解水时,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H2O

C.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

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15、腊八节有泡腊八蒜的习俗。泡腊八蒜要用到食醋,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下列关于CH3COO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化合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组成的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D.三种元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6、“嫦娥石”含有丰富的钙、铝、镁、钛等,是我国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其中“钙、铝、镁、钛”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17、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使用氢氧化钠必须十分小心,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C.在实验室里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D.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所以澄清石灰水要密封保存

18、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A的化学式为Fe

B.黄色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Fe3+、H+

C.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

D.该脱氧剂中只含有的成分是铁粉、氧化铁和碳粉

19、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沙里淘金

B.垃圾焚烧

C.甘蔗榨汁

D.海水晒盐

20、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其中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且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21、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氨气和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3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种类都不变

C.甲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是4:5

22、石港城际铁路的修建将会促进河北经济的腾飞,高铁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23、海洋是人类的母亲,但人类活动也对海洋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列涉及海洋的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海浪发电

C.海水蒸发

D.海洋酸化

24、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下列性质与其用途不准确匹配的是

A.人造金刚石硬度大一一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B.干冰升华一一作制冷剂

C.碳很稳定一一古代用墨绘制字画长久不褪色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一常用作食品保护气

25、汕尾市拥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超过30个,下列入选的项目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海丰歌谣

B.甲子贝雕

C.罗洞木偶戏

D.陆丰海马酒酿造技艺

26、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测定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A.用pH试纸也可以得到上表中的数据

B.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SO2可能是造成该地雨水呈酸性的主要原因

D.该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5分)完成下列各题: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E的浓溶液为浓硫酸,G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F  

(2)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物质C与G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填上恰当的符号或意义

(1)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

(2)3个钾原子___________

(3)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

(4)7个氮原子___________

(5)1个氢分子___________

(6)Na+___________

(7)Cl-___________

(8)写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9、现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空气4瓶气体,请用简便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

向4瓶气体中分别伸入____

其中一瓶内(填现象)____说明该瓶气体是氧气;

其中一瓶内(填现象)____说明该瓶气体是空气;

其他两瓶气体产生现象相同。

向另外2个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其中一瓶内(填现象)____说明该瓶气体是二氧化碳,另一瓶为氮气。

30、2个氯离子_____________,3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____________

31、在初中阶段,物质得氧和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阶段,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合价改变来判断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填化学式);

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Ca(HCO3)2CaCO3↓+CO2↑+H2O

D.CaO+H2O=Ca(OH)2

(3)下列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一元素中进行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Zn+CuCl2=Cu+ZnCl2

B.4P+5O22P2O5

C.3NO2+H2O=2HNO3+NO

D.Cl2+2NaOH=NaCl+NaClO+H2O

(4)为方便推测某些复杂物质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化学式改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改为Cu(OH)2•CuCO3,推测其兼具Cu(OH)2和CuCO3的化学性质。举重运动员常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粉末抹在手掌以增大摩擦力。

①参照上述方法,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可改写为_____

②该物质兼具_____(填“酸”或“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5)某种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可表示为2Na2CO3•3H2O2)。将过碳酸钠溶解于热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当不再产生气泡后,往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2、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两试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2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 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1

C 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 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3)图3是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分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

我国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20201217日,嫦娥五号成功携带1731克月球“土特产”返回地球,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如期完成。

1)航天器的天线用钛合金制成,钛合金与金属钛相比,____________的硬度更大。金属钛(Ti)在工业上通常是在高温下用四氯化钛(TiCl4)与金属镁发生置换反应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____________能的装置。

34、1)如图是一种常用的学习用品——圆规材料的组成情况:

图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序号)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_____,利用这种材料制作铅笔芯的原因是_____

写出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合或化学式填空:

氦气_____②5个一氧化碳分子_____③2个铵根离子_____

硫酸铵_____⑤3个亚铁离子_____标出氧化铁中铁的化合价_____

35、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2021年3月2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发布会宣布,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发掘并出土了巨型青铜面具。

①青铜与纯铜相比,其硬度更_______(填“大”或“小”),青铜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②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例如,铁生锈与________有关。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了防止金属腐蚀外,请再写出一条途径_______

③人类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而人类利用铝的历史仅100多年,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金属的导电、导热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2)在高铁站的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将一定量镁粉、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适量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滤渣中一定有银

②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锌

③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铁

④取少量滤渣,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组成有3种情况

36、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

(2)在食用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可以有效预防缺碘病。图乙是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值是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电子,形成______(填粒子符号)。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实验中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______

3)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38、用下图仪器和药品,设计一套完整的检验一氧化碳还原性 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在方框内填写字母)A→____→D→____→D

2 B装置中生成3.2g的铜,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3 C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最后操作是连接D装置,其作用是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分别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ab两种盐酸反应,实验过程中气体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开始一段时间a曲线压强增大的幅度大于b曲线,引起这个变化的因素是什么?(答出一种即可)________

4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从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泄漏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1L一氧化碳约重1.25g左右,密度跟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从而用于工业冶炼钢铁。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一氧化碳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写出有关一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