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茂名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háng)辈 cuàn)掇 )子 羁bàn

B.)然   )旋 幽qiāo) 连qiào

C.zhé)皱   jiān)默   jūn)裂   jiān)隔

D.)然 chuí)髻   壬qiăng)褓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华灯初上,沂河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

B. 作为现代中学生就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要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目空一切的气势。

C. 川剧,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四川的地方戏。

D. 他自从迷上了足球,无论刮风下雨,几乎天天泡在操场上踢球,乐此不疲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B. 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C. 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D. 联欢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做着各种准备活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业   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   有良田、美池、桑竹

C.屋舍俨   豁开朗

D.处处之   寻向所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边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①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②翁媪(ǎo):老翁、老妇。③亡()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1)下片中的“卧”字,有何妙处?

(2)这首词描写了哪些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关关睢鸠,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饮酒》中描写诗人不受尘俗烦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今天,我们都应有忧患意识,就像孟子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

(5)《卖炭翁》中最能体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1)这段文字是作者写给长子__________(姓名)信中的话。

2)作者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他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释)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1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

(材料)

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2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2)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3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为一件事情,苦苦追寻一番后,在某一时刻豁然开朗。

请以“那一刻,我豁然开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不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