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昌都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以下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成的一本书信集。

B.傅雷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后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给儿子提出意见和建议。

C.书中设计的艺术领域相当广泛,谈到了美术、音乐作品,及谈到一些表现技巧,艺术修养,整个的家书真情流露,表现了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

D.“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沉浸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傅雷创作这首诗告诉儿子在羡慕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更应看到成功背后的艰辛。

2、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C.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D.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一—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

3、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只是

B.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C.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D.才美不外见 外见:外面看不见

4、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神寒骨 凄,使……感到悲伤(《小石潭记》柳宗元)

B.余人各复至其家 延,邀请(《桃花源记》陶渊明)

C.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生气(《北冥有鱼》庄子)

D.高者挂罥林梢 长,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中描写卖炭老人肖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用诗文原句填空。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4)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谁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文段二: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画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文段二选自小说《   》小说主人公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经典名著往往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两个文段加点字都提到对待往事的态度,综合两个文段,谈谈你的收获。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夜听九寨》,完成下面小题。

夜听九寨

①大多数人都曾是白天看九寨沟的,步入其境,会欣赏到那嵌入山水之间的多彩美景,尤其是那五彩石、孔雀蓝、魔幻般的池畔,还有那春分和仲秋时节被风浸染的山林,叶片的色彩宛如画笔,为那里的山水涂上大自然生命的色彩并赋予九寨沟神奇天堂之美名……

②初秋早晨,当我步入九寨,把阳光与色彩收进眼帘过后,忽然产生另一种好奇的想象,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

③九寨的夜很纯净,虽说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但夜的浓度仿佛过滤了似的,黑静中带着丝丝透明的蓝梦,在寨与寨之间、山与山丛中、湖与湖的彼岸飘浮着一种夜色情绪。此时,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当你贴近礁盘,俯身侧耳时,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发出的声音,然后由喷发的水珠同时打在翠竹林里,像散落的珍珠声,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合奏的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这是一出泉水,带动的是多音的组合!”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

④“听说,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我指着海拔3300多米的山峰,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

⑤“那里是最原始的山洞,当年林场的工人曾进去过,谁也没有走到头。”甘巴担心地说,“光靠我这手电筒是无法走进山洞的。”

⑥我笑了,带着一丝无所畏惧的神色:“山洞里只要有泉,单凭声音就会找到洞与洞之间的路。”

⑦“你真的要进洞?”甘巴急了,“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

⑧“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说,“要想写出真正的九寨神奇,一定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⑨走进山洞里探幽,寻找的是泉的源头之母。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在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洞内的山盘与礁砂形成了九寨独特的地貌,泉涌出石间,并融入沙棘沉淀之后,形成了地质的钙化,水与水流出的是一种绿色的诗意。

⑩蓦然,在我的头顶传来一阵轰鸣的水流声,像是一泻千里的瀑布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头望着,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水声来自于海拔之巅,据说远古的人发现这个洞后就没出来。”甘巴说得很认真。

⑾我凭着水声的方向,钻着一个个洞口,翻越着一个个起伏的山脉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凹处,总会有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谧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你听,在这里唱歌,有一种神奇的回声,并且传得非常远。”甘巴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神奇的九寨》。他唱的每一个音符都穿透了泉水与山石,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音箱里,真实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奇妙的魅力。一曲过后,我在洞的夹层中寻觅到了真正的水源头。“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

⑿水线在夜色中闪现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而且能辉映着整个山洞,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

⒀“这是洞中的小瀑布,真正的大瀑布还在高原深处。”甘巴说这话时,我已经明白了九寨水源的含义。我无需再去寻觅,已经用心触摸到了水的神经,泉的甘甜。

⒁当我走出九寨山洞时,站在一处最原始的崖石边眺望,眼前的九寨已经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雾之中,东方的晨曦仿佛穿透雾纱,射出了绚丽斑斓的霞光。此时,我被迎面飘舞的晨雾缭绕,在夜与晨的交织中,再一次听到了那散发着馨香的泉水声……

(选自《人民日报》)

1在“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说“水是有生命的”?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

4作者以“夜听九寨”为题有什么妙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请以“温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