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德阳初一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北宋统治者制定的国策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休养生息 D.独尊儒术

3、唐朝灭亡的时间是

A. 581年

B. 589年

C. 907年

D. 960年

4、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诗歌

B.散文

C.戏剧

D.词

5、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在大连下水。早在宋朝,中国的造船业就居当时世界首位,北宋造船业最兴盛的城市是

A.广州与泉州

B.刘家港与广州

C.开封与泉州

D.广州与临安

6、“焚罢青衣举义旗,复明大计应天时。荷夷驱逐收疆土,鲲岛回归固国基。两岸人民歌壮志,古今中外树丰碑。金瓯一统殷期盼,民族英雄万世垂。”这首诗歌颂的“民族英雄”是( )

A. 岳飞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康熙帝

7、诗词风格豪迈奔放,视野广阔,气象恢弘,想象丰富。下列人物的作品没有这些特点的有( )

A. 李白   B. 苏轼   C. 辛弃疾   D. 李清照

8、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正式确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9、12世纪初,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协助金攻辽中京。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的腐败和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世纪后历史又上演了相似的一幕。这一幕是(  )

A. 金灭南宋   B. 蒙古灭西夏

C. 蒙古灭南宋   D. 元灭西夏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的统一王朝是

A.夏朝

B.秦朝

C.隋朝

D.元朝

11、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以下有关元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族平等——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B. 制度创新——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C. 有效管理——对台湾西藏等地实施有效管辖

D. 疆域广阔——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12、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漳州 B.宁波 C.广州 D.天津

13、与下图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文天祥抗元 B. 雅克萨之战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康熙三征准噶尔

14、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有这样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   )

A. 闭关锁国政策   B. 对外开放政策

C. 重商轻农政策   D. 君主专制制度

15、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这里的“他”是(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16、“澶渊之盟”是历史上哪两个朝代之间建立的盟约

A. 北宋与辽 B. 南宋与金 C. 北宋与西夏 D. 南宋与辽

17、以下历史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契丹银币

契丹文铜镜

西夏皇陵鸱吻

女真改汉姓表

A.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B.大动荡和大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经济重心的南移

18、唐朝人充满自信与活力,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9、《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逵和燕青逛东京大街,发现有说书、唱曲、表演杂剧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让人流连忘返。这一场所当时被称为(     

A.夜市

B.草市

C.瓦子

D.勾栏

20、文物是历史的载体。观察如图两件文物“契丹货币”、“西夏货币”,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契丹人最早使用圆形方孔货币

B.契丹与西夏都是少数民族政权

C.契丹和西夏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D.契丹与西夏都直接受北宋管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政权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灭亡

北宋

汉族

东京(今开封)

②年

1127年(被金灭)

南宋

汉族

赵构

③(今杭州)

1127年

1276年(被元灭)

契丹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916年

⑤年(被金灭)

西夏

元昊

兴庆(今银川)

1038年

1227年(被蒙古灭)

女真

完颜阿骨打

1115年

1234年(被蒙古灭)

 

 

22、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措施:

①顺治帝接见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达赖五世,赐予“_____”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格鲁派首领为“____”的封号。

②雍正时,清朝开始设置_____。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③1793年,清朝颁布《_____》,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④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_____,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

(2)影响: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23、明朝的北京城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

24、元末明初,作家______的一部小说作品中,反映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25、唐朝时被周边众多民族尊奉为“天可汗”的皇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1500年的________制度。

27、唐朝发明的节省人力的灌溉工具是________。适于深耕细作的工具是________

28、1565年,______率军荡平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1662年,______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29、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_

30、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

(1)唐朝时,___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2)贞观初年,_________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3)_____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4)唐朝实行______的对外政策。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配伍连线题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盛唐气象的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_,它出现在宋代的是什么地区?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  )(从三个选项中选一个,2分)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现象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