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段中加点字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年一度的义卖节到了,大家热情高涨,校园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为了筹到更多的爱心基金,同学们都没有袖手旁观,有的安营扎寨,快速搭好临时展台,摆好展品。有的大声吆喝用三寸不烂之舌四处叫卖,有的轻歌曼舞,用自己的特长吸引买者目光。有的端坐在站台旁,漫不经心的等候顾客上门。
A.袖手旁观 B.安营扎寨 C.轻歌曼舞 D.漫不经心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超市对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赠送精美礼品。
B.期末将至,杨明同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提高。
C.公司经理采纳并征求了全体员工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意见。
D.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的美好家园。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苍劲(jìn) 白羊肚(dǔ) 戛然而止((jiá)
B.斡旋(wò) 缄默(jiān) 马前卒(zú) 怒不可遏(è)
C.骠骑(piào) 卑鄙(bì) 掸灰尘(dǎn) 强词夺理(qiáng)
D.拙劣(zhuō) 彷徨(páng) 顷刻间(qīng) 纷至沓来(tà)
4、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D.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5、(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盆池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1】全诗通过苍苔、蓝天、___、___等景物形象,营造出淡泊雅致的澄明世界。
【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白云生镜里”这句诗的表达效果,简析本诗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万籁此都寂,________。
②________,寂寞沙洲冷。
③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④韩愈《马说》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填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___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8、 炉火边的温暖
王吴军
①父亲已经去世十六年了, 但我时常想起父亲和我的那些温暖情节。
②在我少年时,每年冬天大冷之前,父亲就会背起铁锹和斧头,带着我,到野外去刨伐木者留下的树墩。他像个先锋,在前面一个一个地刨挖;我断后,在后面一个一个往大篮子里捡。我的大篮子满了,父亲也已满头满脸都是汗了。回去时,我变成了先锋,拿着父亲的斧头,兴高采烈地走在前面;父亲断后,用铁锹挑起装满树墩的大篮子背到背上,慢慢地走在后面。父子俩一前一后欢欢喜喜地回家。父亲说,夏天里的扇子冬天里的火,冬天天冷,一定要把炉火烧得旺旺的。我回头看看父亲赤红的脸膛,那把红突突的炉火早已旺旺地在心里燃上了。
③那时,家里的火炉是非常简陋的,在屋子中间用几块土砖草草垒一下就算成了,一到最寒冷的日子,父亲就把刨来的树墩在火炉中放好,点燃。红红的火光、噼噼啪啪的燃烧声和淡淡的草木香升腾起来,热乎乎地萦绕在屋子里。火苗上架着的老茶壶突突地冒着热气,火炉边煨着温温的豆腐汤,红火灰里埋着香喷喷的红薯,炉火旁边烘着黄亮亮的馍片。母亲在厨房里做饭,我和妹妹坐在火炉边取暖。我在火炉边总是不安分的,翻来覆去地拨弄着炉火,呛人的烟便绕满了整个屋子,像一个个调皮的撒欢的猴子,满屋乱窜。妹妹咳起来了。父亲从我手里抓过捅火棍,伸进火炭底下拨出个洞来。一会儿,那乱舞的猴子就像被谁拽住了尾巴,乖乖地缩回炉子里去了。父亲丢下火棍,说:“烧火要空心,做人得实心。烧火和做人都是有讲究的,不能胡来。”
④于是我安静下来,在温暖的火炉边,等着母亲做饭的当口,父亲便讲一些古代传奇故事给我们听。什么孝义黑三郎、重用杨家将、侠义关二爷、铁面包黑子之类,现在想来,好像都离不开“忠”“勇”“孝”“义”“侠”几个字。父亲讲故事的时候,炉火忽明忽暗的映在他脸上,便也忽而黑脸三郎忽而红脸关公似的了。母亲不知不觉把饭做好了,父亲便变回父亲,把饭桌放好、擦干净,利索地往铁炉子里夹满火炭,放上一小锅热气腾腾的白菜粉条炖豆腐,然后笑眯眯的,摸摸我和妹妹的头。
⑤不一会儿,火炭上面的小锅里便咕嘟咕嘟地翻起了泡,香味弥漫,和着青烟、白气一起氤氲了整个屋子。我们就开始吃饭。父亲总说:“菜的味道有十分,热占三分味,咸占三分味,辣占三分味。”还有一分,父亲没有说,我也没有问。不过,我猜父亲没有说的那一分味,就是永恒的人间烟火味。
⑥如今,父亲离去了,可他留下的温暖连同那萦绕在老屋里的热腾腾的雾气一起,仍然在我身边弥漫。炉火曾旺旺地照亮过我儿时的岁月,也必将暖暖地伴随我前行的路。人间至美之味,刻骨铭心。
(原文有删改)
【1】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父亲和我”的那些“温暖情节”。
【2】阅读第③段,请你赏析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妙处。
【3】第④段中,加点字“变”前后的情节分别体现了父亲怎样的特点?
【4】请你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9、题目:谢谢你教会我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选取自己生活中最真实的事件,写出真情实感,不得背范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低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