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加下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如鸣珮环,心乐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C.选贤与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是谓大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期,美国和伊朗两国,摩擦不断,矛盾升级,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中国外交部从中进行了斡旋。
B.这篇文章内容冗杂,重点不清,阅读价值不大。
C.有个气血方刚的“大丈夫”听说妻子生的是女孩,竟冲进产房,让在场的医护人员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D.当班主任走进教室时,班级里的哄笑声戛然而止。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 学学半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才美不外见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故人不独亲其亲
A.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5、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人用“______”三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个人无所依附的凄苦命运。
【2】下列对诗歌的解读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解途经零丁洋时所作。
B. 首联“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 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比喻贴切,形象鲜明,对仗工整。
D. 颈联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表达诗人在个人前途无望时的失落与悔恨。
【3】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经问世,立即被人称道,并成为千古名句。这两句诗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请谈谈你的理解。
6、将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阡陌交通, 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子衿》)
(5)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
阅读,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翻开鲁迅的《________》(填作品),这美妙来自于藤野先生、阿长等平凡人物虽质朴简单却感人高贵的心肠;品读________(填作者)的《云南的歌会》,这美妙来自于山野、山路、林寨诗意的浪漫,对歌、漫歌、传歌本色的淳朴;咀嚼___________(填朝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这美妙来自于“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颔首领悟。
(2)罗曼·罗兰说“托尔斯泰很悲哀,可不失望”,请你结合《名人传》中人物的具体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梦栖武陵
武陵源是张家界的一个区。此武陵是否是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我不得而知。然而,对这个名字却熟悉得如同自己掌中的纹络,这当然是由于陶渊明笔下那个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桃花源是陶渊明的梦,旅游度假武陵却是我的梦,或者更确切些说是我的梦栖息的地方。
武陵源就在眼前铺展开来,而一身凡尘的我却觉得有些唐突了。青青的山峰,绿绿的流水,在这里真实得让人有些难以相信。就如同画中的人间绝色蓦地走近你,让你怀疑其真实。
山是秀的,一如湘西女儿的风情万种;水是润的,一如湘西女儿的温婉多情。在这里,山就是诗,水就是歌,一吟一唱就成为世上绝响。我曾经在寂寂长夜里走失的梦,刹那间因为这一咏一唱而复又寻到,仔细辨来,那梦已醒在山间,已睡在水中。这人间天上,有一种温暖是神秘而又撩人的,这种温暖当在武陵沉梦中。
武陵显得过于清丽温婉了,粗野的我自北方赶来造访,竟怕自己的一身北国风吹破了那如水的清丽,自己的一口北方话惊碎了那如雾的温婉。煮酒焚琴无疑是大伤风雅,而我唐突造访,是不是也有不解风情之嫌?
既然是不解风情,那么姑且老着脸皮去把梦追寻。毕竟人间天上可以栖息梦的地方并不多,毕竟忙碌人生可以温暖自己的梦也并不多。
在驰进武陵源市区的时候,南国的黄昏在批发采购山水间化为绚烂的、潮湿的温柔拥抱。这里的建筑舒朗,还有些古风,都并不高大--------高大的建筑在这里未免让人讥为恶俗了。武陵源中灯火已经联翩如蝶般亮起来,这当是寻梦之路。走在这条路上,大约不会太热闹,毕竟喜欢寻梦的人也并不多。
为了寻梦,当晚我一个人走出宾馆,随意买了两瓶啤酒。夜风徐来,天上星似随风而落,街上灯似就风而上。天上星斗难道就是人间的灯火。
驭风独行,倚风独饮,便在行走中浑忘此身在何处,便在饮啜中不知尘梦已将至。于是,眼前有一道大水潺潺而下,两岸草树如同醉笔写意。水中一叶小舟,舟头一盏昏灯,灯下一个雪发老人,这老人莫非是带我寻梦的使者?我举酒相邀,天上月如钩,自己竟似凌风飘落舟中。
“此地可好?”雪发飘洒,老人问道。“此地甚好。”我答。“此地虽好,终是一梦。”老人道。“人生有梦,则无悔此生。”我答。老人哈哈大笑,扬篙,小舟迅即划开。
“武陵源上夜如梦,一叶扁舟古今行。浑忘人间万般事,半杯老酒谢东风。”
这是老人吟的诗,还是我梦中寻到的歌?天地悠悠,人生百代,有一梦可栖,又夫复何求。
【1】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桃花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武陵的美景。
【4】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武陵源上夜如梦,一叶扁舟古今行。浑忘人间万般事,半杯老酒谢东风”这首诗的理解。
9、作文
《傅雷家书》一则(1954年4月七日)中,傅雷向傅聪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这给你有何启发?
请以“我想要的学习”为题,写一篇面向全班同学的演讲稿。
要求:(1)围绕“学习”话题展开,符合演讲的文体特征;(2)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3)字数不少于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