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遵义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主人公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这部小说回答了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下列对这个问题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B. 人的一生应该从事什么职业?

C. 人的一生应该为什么活着? D. 人的一生如何达到事业的巅峰?

2、下面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A.原句: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被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撵走了。

改句: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B.原句:日本玩弄“申遗”的伎俩既不合规又不合理,只会是一场闹剧,是注定要失败的。

改句:日本玩弄“申遗”只会是一场闹剧,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这种伎俩既不合规又不合理。

C.原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不但能增强同学们的体质,而且有助于磨炼大家的意志。

改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不但有助于磨炼同学们的意志,而且能增强大家的体质。

D.原句: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改句:如果你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而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那么青春对你来说没有什么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B.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草长莺飞”指绿草茂盛,黄莺飞舞。形容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色。)

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目空一切”指什么也看不见。)

D.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不仅是一种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还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

修改:把“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互换。

B.各地展开多种措施,保证中考顺利进行

修改:将“保证”改为“保障”

C.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

修改:将“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传授给学生知识”调换位置。

D.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修改:去掉“否”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诗歌赏析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此词为苏轼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所作。①洛,指洛河,源出安徽定远,北入淮河。②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2】“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③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贺敬之《回延安》)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在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上一致的句子是“   ”。 

②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现落花的生命将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生命的真正价值的句子是“   ”。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黄庭坚是__________朝的文学家,字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小题。

我爱燕园

宗璞

考究起来,我不是北大或燕京的学生,也从未在北大任教或兼个什么差事。我只是一名居民,在这里有了35年居住资历的居民。时光流逝,如水如烟,很少成绩;却留得一点刻骨铭心之情:我爱燕园。

我爱燕园的颜色。五十年代,春天从粉红的桃花开始。看见那单薄的小花瓣在乍暖还寒的冷风中轻轻颤动,便总为强加于它轻薄之名而不平,它其实是仅次于梅的先行者。还没有来得及为它翻案,不要说花,连树都难逃斧钺之灾,砍掉了。于是便总由金黄的连翘迎来春天。因它可以入药,在校医院周围保住了一片。紧接着是榆叶梅热闹地上场,花团锦簇,令人振奋。白丁香、紫丁香,幽远的甜香和着朦胧的月色,似乎把春天送到了每人心底。

绿草间随意涂抹的二月兰,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那是野生的花,浅紫掺着乳白,仿佛有一层亮光从花中漾出,随着轻拂的微风起伏跳动,充满了新鲜,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简直让人不忍走开。紫色经过各种变迁,最后便是藤萝。藤萝的紫色较凝重,也有淡淡的光,在绿叶间缓缓流泻,这时便不免惊悟,春天已老。

夏日的主色是绿,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绿。从城里奔走一天回来,一进校门,绿色满眼,猛然一凉,便把烦恼都抛在校门外了。绿色好像是底子,可以融化一切的底子,那文眼则是红荷。夏日荷塘是我招待友人的保留节目。鸣鹤园原有大片荷花,红白相间,清香远播。动乱多年后,寻不到了。现在勺园附近、朗润园桥边都有红荷,最好的是镜春园内的一池,隐藏在小山之后,幽径曲折,豁然得见。红荷的红不同于桃、杏,鲜艳中显出端庄,就像白玉兰于素静中显出华贵一样。

秋天的色彩令人感到充实和丰富。木槿的花有紫有白,紫薇的花有紫有红,美人蕉有各种颜色,玉簪花则是玉洁冰清,一片纯白。而最得秋意的是树叶的变化。临湖轩下池塘北侧一排高大的银杏树,秋来成为一面金色高墙,满地落叶也是金灿灿的,踩上去不由生出无限遐想。池塘西侧一片灌木不知名字,一个叶柄上对称地生着秀长的叶子,着雨后红得格外鲜亮。

一望皆白的雪景当然好看,但这几年很少下雪。冬天的颜色常常是灰蒙蒙的,很模糊。晴时站在未名湖边四顾,天空高处很蓝,愈往边上愈淡,亮亮地发白,枯树枝桠,房屋轮廓显出各种姿态。像是一幅没有着色只有线条的钢笔画。

我爱燕园的线条。湖光塔影,常在从燕园离去的人的梦中。映在天空的塔身自不必说,投在水中的塔影,轮廓弯曲了,摇曳着,而线条还是那么美!湖心岛旁的白石舫,两头微微翘起,有一点弧度,显得既圆润又利落。据说几座仿古建筑的檐角,因为缺少了弧度,而成凡品。湖西侧小山上的钟亭,亭有亭的线条,钟有钟的线条,钟身上铸了十八条龙和八卦。那几条长短不同的横线做出的排列组合,几千年来研究不透。

我爱燕园的气氛,那是人的活动造成的。每年秋天,新学年开始,园中添了许多稚气的脸庞。“老师,六院在哪里?”“老师,一教怎样走?”他们问得专心,像是在问人生的道路。每年夏天,学年结束,道听途说则是:“你分在哪里?”“你哪天走?”布告牌上出现了转让车票、出让旧物的字条。毕业生要到社会上去了。不知他们四年里对原来糊涂的事明白了多少,也不知今后会有怎样的遭遇。我只觉得这一切和四季一样分明,这是人生的节奏。

有时晚上在外面走,看见图书馆灯火通明,像一条夜航的大船,总是很兴奋。那凝聚着教师与学生心血的智慧之光,照亮着黑暗。这时我便知道,糊涂会变成明白。

我爱燕园中属于我自己的记忆。我扫过自家门前雪,和满地扔瓜子壳儿的男士女士们争吵过。我为奉老抚幼,在衰草凄迷的园中奔走过。我记得室内冷如冰窖的寒冬,也记得新一代水暖工送来温暖的微笑。我那操劳一生的母亲怀着无限不安和惦念在校医院病逝,没有足够的人抬她下楼。当天,她所钟爱的狮子猫被人用鸟枪打死,留下一只尚未满月的小猫。这小猫如今已是十一岁,步入老年行列了。这些记忆,无论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都同样珍贵。因为那属于我自己。

我爱燕园。

(选自《宗璞散文选》,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依次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了对燕园的爱。

2朗读“我只是一名居民,在这里有了35年居住资格的居民”时,至少有两个词语必须重读,你认为是哪两个?请简述理由。

3文中多次出现“我爱燕园”,有什么作用?

4有人评价《我爱燕园》:“贯穿燕园四季景色描写的是宗璞对美的发现和深切领悟。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在她的笔下有了生命意识和灵性。”请以第3段为例,说说这样评价的依据。

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有时晚上在外面走,看见图书馆灯火通明,像一条夜航的大船,总是很兴奋。那凝聚着教师与学生心血的智慧之光,照亮着黑暗。这时我便知道,糊涂会变成明白。

(宗璞《我爱燕园》)

(乙)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

(1)两段文字都写到北大图书馆,它们共同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2)你怎么理解宗璞的“兴奋”?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以下两个作文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

(1)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月夜归航的罗汉豆,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里,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作文。

还记得《背影》里的“父亲”吗?“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我”,“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态,它或许是身体的苦旅,也或许是心灵的跋涉。

请你以“攀爬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场景,恰当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