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似与游者相乐
B. 皆若空游无所依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 其岸势犬牙差互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今天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渴望,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人对自身的国际定位。如果在汉语全球教学和推广的环节上不能跟上这种渴望,那么全球对中华民族的关注与了解之间就会出现脱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尤其是从事汉语和汉文化教学与推广工作者责任重大。
A.不仅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更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
B.这种脱节不仅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更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C.不仅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更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D.这种脱节不仅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更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
3、加点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g) 屹立(yì) 羁绊(jī) 戛然而止(gā)
B.窈窕(yǎo) 蓦然(mù) 省亲(shěng) 翘首以待(qiáo)
C.贻误(yí) 斡旋(wō) 晦暗(huì) 黄花垂髫(tiáo)
D.亢奋(kàng) 龟裂(jūn) 悄然(qiǎo) 风雪载途(zài)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怠慢(dài) 行辈(xínɡ) 屹立(yì) 戛然而止(gá)
B. 搁置(gē) 沙砾(lì) 山麓(lù) 帷幕(wéi)
C. 一摞(luó) 沼泽(zhǎo) 喧嚷(rǎng) 雾霭(ǎi)
D. 糜子(mí) 眼眶(kuànɡ) 蓦然(mò) 大彻大悟(chè)
5、阅读诗歌赏析
渔父·渔父醒
宋 苏轼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
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落花飞絮”的情景。(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2】词的下阕着力刻画了渔父的处世形象,富有哲理性,请你谈一谈“笑”中蕴含了渔父的心态。
6、默写。
⑴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式微》 )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子衿》)
⑶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蒹葭》 )
⑷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⑹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孩子,特别是儿子 (姓名)的,其中“书”就是 的意思。傅雷对如何教育儿子,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 是第一位的。
(2)一部《傅雷家书》,有人读出了“拳拳父爱”,有人读出了“修身励志”,请你结合书中具体事件简单谈谈你的一点感受。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乡曲风流张国中
“三月里来是清明,姐妹二人要去观青,捎带着放风筝……”
正值初夏的夜晚,月华如水。我坐在老家的院子里,独自呼吸着浓郁的小麦扬花的馨香,沉湎在故土的芬芳里。忽然,夜之深处,不知谁唱起了一曲落子调,隐隐约约,似有却无。顿时,这熟悉的音律,像涓涓溪流浸润我心。侧耳细听,不禁若醉若痴。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乡曲,这就是被誉为“小风流儿”的南皮落子调!
一曲落子调,梦魂到家乡。或许是因了地理的优势,这里既承齐鲁儒家文化之底蕴,又兼燕赵慷慨悲歌之豪气。所以,南皮落子也有文武之分,说来它已有 150余年历史了,其鼎盛期在清末民初。那时,村村都有“落子房”,人人都会跑落子。落子所表现的内容多是男女爱情和劳动生活。在表演中,“挥鞭”为男演员动作,洋溢着一股威武和彪悍;“打板”和“舞扇”,则为女演员动作,充溢着一种优雅和柔美。我无数次观赏落子,每每被激励,被感动。我觉得,南皮落子,该是最具有民间和汉民族色彩的集体舞了。
这一带,人们最喜欢的就是逢年过节跑落子,它代表着欢乐、祥和、劳动、爱情,男女老幼皆宜。特别是年轻小伙子,更是落子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乐意用强健的体魄、洒脱的舞姿,去展示自己的风采,去撩拨心仪姑娘的芳心。因此,各乡各村都有年轻的落子高手。
近些年,乡村文化生活丰富了,但跑落子仍然是乡亲们的首选活动。我常想,当今艺术界提倡返璞归真,就是让艺术回到朴素率真的境界中去,回到创造艺术本身的坚实的土地上去。记得我在北京拜访一位南皮籍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时,他动情地说,一听到《放风筝》、《茉莉花》这些落子调,我就会流泪,就会梦回家乡。我知道,南皮落子调,就是乡音,就是乡情啊。我真希望各门类的艺术家们都不妨来看一看这些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看一看这些一年到头和泥土打交道的农民,是怎样以他们的理解,把生活变成艺术的。庆幸的是,我的这个愿望正在实现。南皮落子已经凭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先后多次登上央视和省电视台的大雅之堂,去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么令人鼓舞!
“姐妹二人忙不停,梳洗打扮把衣更,镜子照花容……”
亲切的落子调,在寂静的乡村夜里响起,悠悠然飘得很远,绵绵不断似乎一直到天边。在悠扬的乡曲里,我不禁想起儿时的一段往事。许多年前,邻居水英姐和三民哥都是村里唱落子的高手。三民哥心灵手巧,会吹笛子,还拉得一手好二胡。他爱落子成癖,平素嘴里哼的唱的都是落子调。冬夜漫长,邻居们聚在一起,围着火盆,喜欢静静地听三民哥用自制的竹笛吹奏落子调。他能连续吹奏 30首落子调而脸不红,气不喘,令人叹服。每当此时,水英姐就一手打竹板,一手舞彩扇,随曲而舞。二人青梅竹马,在一起唱落子更是一对配合默契的好搭档。当时,我们村里穷,穷得小伙子们都娶不上媳妇。水英姐的父亲强拧着把她嫁到百里之外的一个村子,为年近30的儿子换回一个媳妇。从此,人们都似乎注意到,三民哥变得忧郁了,整天沉默寡言。每到夜晚,村头的古槐下,他用笛子吹奏落子曲,以排遣内心的孤苦,向无际的黑夜诉说自己的愁思。那年冬季挖河,三民哥也去了,却再也没有回来。他因心力交瘁倒在了工地上。一颗孤独的心连同动人的笛声消失了,也永别了他挚爱的落子艺术。后来,听说水英姐回娘家时,特意跑到三民哥的坟上大哭一场……
“姐姐穿的是葱心绿,妹妹穿的是石榴红,裙子系在腰中……”
动人的落子调,迷迷蒙蒙的,像来自遥远之地,似从大地母亲胸腔里发出来的,飘荡在夜空中,充满温柔爱抚的韵味,让人似乎感知到演唱者的心灵。我起身踱出院外,却寻不到唱曲者的踪迹,只感觉从池塘那边吹来一阵沁人心脾的杨柳风。那歌声也仿佛随风而逝,再也听不到了。
我望着附近黑黝黝的麦海,还有远处黑的树林,暗自思忖:也许这歌声,本身就是夜魂的心曲,或者就是我们南皮乡曲风流调的神韵吧。
【1】由文章看来,落子调有怎样的特点?
【2】作者说“庆幸的是,我的这个愿望正在实现”,那么作者的“这个愿望”是什么愿望?
【3】文章插叙了落子调高手三民哥和士英姐的爱情故事,这有什么表达作用?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是苏东坡的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胸有,比喻学于成。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华:丰盈而实美。这句诗高度概括了阅读在丰富一个人内在涵养中的重要作用:①只有饱读诗书,学有所成,②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你对这句诗一定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请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作文。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