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课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呐喊》,讲述的是鲁迅小时候去赵庄看社戏的事情。
B. 《大自然的语言》是气象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说明文,文中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物候及物候学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C.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课文《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
D. 《灯笼》是吴伯箫写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美好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今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大型纪录片,全面展现了过去五年中国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军事现代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①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②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③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乐章
A. ③①②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疫情结束后,我和小林在镇上一条小巷中狭路相逢,我俩又是拉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B.《核舟记》中王叔远雕刻的核舟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C.去年暑假,我登上泰山之巅,目空一切,胸中自然涌起“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D.国庆7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5、诗歌鉴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郑风》)
②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__________,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诗经·关雎》中,男子追求女子没有成功,从而以“_______________”表达其对女子的日夜思念。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表达即使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中央电视台原节月主持人倪萍在《朗读者》中说“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孙少安(《平凡的世界》)
8、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春*正中分
刘汉杰
①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事历法,早见于汉代刘安的《淮南子》所谓节气,即时节和气候。古人在观天识象的基础上,对每个季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岁有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恰逢春季之半,致名“春分”;又因是昼夜时长相等之日,古人也称其为“日中”“日夜分”。
②按古人“候应”之说,每候都有一个物候现象与之对应。春分有三候:初侯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燕于属于季节性候鸟,生活于北方的古人认为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二候雷乃发生,春天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增大,天空开始打雷;三候始电,雨多了,闪电也开始出现。此时,甘霖滋润,万物勃发,人们可以欣赏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了。
③春分是农事播种的季节,与乍暖还寒的惊蛰节气不同,春分时节的气温回升较快,因此民间有“冷惊,暖春分”之说。天气变暖,意味着农忙季节开始,农谚讲“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东汉崔在《四民月令》中讲,仲春二月,可以把树枝在土里,令其生长;可以种地黄,采桃花、茜草、土瓜根等。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播种的农作物也不一样。
④春分是祭祀的日子。春分时节有帝王祭日、百姓祭祖、春社祭神等祭活动。帝王祭日是春祭的重要活动,从先秦开始,祭日已经成为帝王的独享祭祀。明清之前,帝王一年之内要有多次祭日活动;明清之时,则固定在春分这一天,地点设在京城的日坛,祭日的仪式颇为隆重。百姓祭祖也在春分举行。此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尤以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区为盛,祭祖一般从春分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之前。春分前后,还有一项祭活动——春社祭神。社,为土地神;春社,即祭视土地神的节日,也称“春社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楚地春社的情形:这一天,四邻宗亲在神庙树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求社神赐福,祈盼五谷丰登。
⑤春分有特有的饮食习俗,春分吃“春菜”。春菜可以泛指春天里的各种应时蔬菜,但在广东开平一带,春菜特指当地的一种野苋菜。每逢春分之日,村民们就到田野里采摘春菜,把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俗言“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春分这天还有吃汤圆,喝汤面的习俗,汤圆不仅人们食用,还要分享给鸟吃:把煮好的汤用竹叉插着,置于田边地头,名曰“帖雀子嘴”。据说,这样能粘住麻雀等鸟的嘴,以防它们来啄食稻谷,以保年景丰收,春分酿春酒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浙江于潜,民众春分造酒存于瓮,过三伏天糟粕自化,色赤味醇,谓之“春分酒”,预示着甜美生活长长久久。
⑥春分还有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起来,这种玩法简单的民间游戏叫“春分竖蛋”,深受百姓喜爱。在我国南方地区,春分日妇女多出游,称“踏青”;儿童则竞放纸鸢为戏,谚云“杨柳青,故风筝”。
⑦“促春初四日,春*正中分。绿野装回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诗人徐铉的《春分日》,道出了春分时节春*的美妙,万物的变化。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②~⑥段依次从候应现象、__________、祭祀活动、__________和游戏活动五个方面介绍了春分的相关知识。
【2】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恰逢春季之半,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
B.选文中介绍的春分习俗,大多蕴含着祈福的美好愿望。
C.人们之所以喜欢在春分玩竖蛋的游戏,就是因为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
D.选文引用的谚语、俗语、诗句,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4】劳动人民在总结“候应”时关注了哪几类物象?人们总结“候应”有什么作用?请根据选文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作答。
(材料一)清明有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初侯梧桐开花,5天后田鼠变成鹌鹑之类的小鸟,再过5天,天空出现彩虹(选自《百科知识》
(材料二)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9、请以“让_________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善良”“勇敢”“快乐”“感恩”中选择,也可以填其他的词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